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 >回到明朝当王爷mp3 > 第107章(第1页)

第107章(第1页)

他怒不可遏地瞪大了眼睛,“为什么……为什么不让我英雄地战死?”阔阔台想转过身来质问明军,可是他那只强健的手臂已经连马缰也无力抓紧,身子只摇晃了一下,就圆睁怒目一头栽下马去……“强盗就是强盗,虽然他很勇敢……那也不过是勇敢地强盗。你什么时候见过官兵杀强盗还和他讲规矩的?”两年后圣任百户的火铳手鲁二牛提起这一战时对手下的小兵振振有辞地说。皇帝启驾回城了。全城的百姓都听说少年天子定下妙计重挫鞑靼铁骑的英雄事迹,如果说看到黄罗伞盖出城赴白登山时,他们还只是对那个生活在紫禁城里地天子充满了好奇地话,那么现在他们夹道欢迎却是完全发自内心的了。皇帝是汉人的代表,他的光荣就是整个汉人的光荣,谁不希望自己的领袖是一个可以令他自豪和骄傲的英雄?鞑靼任在边关留下了桩桩罪行,多少任因为他们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多少人因为他们背井离乡担惊受怕,市井间飞快流传起来的种种传闻虽然荒诞离奇不合逻辑,鞑子的死亡人数更是成倍地上升。甚至已经超过了整个草原大漠的人口的总和,但是百姓愿意传播它、冰旗相信它,谁敢置疑一句,立时招来一群人唾沫四溅地痛骂。抱着脑袋逃之夭夭。杨一清回援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步兵的极限,可是终究赶不上四条腿跑的快,数万大军半途就接到皇上回城,着他所部在大同城外迎驾地消息。他的部队浩浩荡荡到了大同城下,瞧起来军威严整衣甲鲜明。哪有半点打过仗的样子,看在百姓眼中更印证了皇帝亲征,将士龙精虎猛以一挡百以一挡千。伯颜可汗丢盔卸甲望风而逃的传言。代王、胡瓒、杨一清、杜人国在大同城门恭迎圣驾,正德皇帝一到,几人立即齐刷刷跪倒在地,俯地不起。杨一清这一路就心事重重,他做为三关总制,对整个战区防务负有责任。如今皇帝不是遇到刺客逆匪,而是鞑靼皇帝的全部主力部队堂而皇之进入关内,杀上白登山,他实在想不出任何理由替自己开脱。銮驾停下,正德皇帝大步走至几人面前。那张小脸已擦得干干净净,皇帝狼狈地样子当然还是不被臣子们看见的好。代王保养得宜的双手按在肮脏地雪地中,长跪不起,颤声道:“皇上遇袭,罪臣难辞其咎,请皇上严惩!”胡瓒、杨一清、杜人国一齐磕头道:“罪臣万死,请皇上治罪!”前来接迎的各路将领、官员均一一跪下,数万大军更是肃然下跪,鸦雀无声。这其中真正忧惧的只有代王、胡瓒和杨一清三人,杨一清是现任的三关总制,自不待言。胡瓒是大同巡抚,杨一清节制三军前大同军政他是一手抓的,千总以下官员都是他签署命令任用的,虽说他是文职,并不通晓军务,王虎、李义两个反贼都是军中宿将举荐,再由他任命的,可这理儿向谁说去?至于代王身为镇守大同的边王,平素虽没有过多干预军政,毕竟是名义上的最高官员,而且战时统兵用兵之权,军中出现奸细他有失察之罪,皇帝遇险他闭门不救更是大罪,如何不惧?正德走下轿来时正满怀喜悦,一听这话忽又想起在白登山时的惊险一幕,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他这一路坐在轿中越想越开心,这一役重挫伯颜,伯颜地大汗之位帕是坐不稳了,草原上燃起内乱的战火,至少可以换来边陲十年的平静,而且有朵颜三卫的合作、有鞑靼内部的分裂,如果一切按照杨凌的设想发展,在他统治江山期间一统大漠都有可能,那可是数省之地呀!正德年纪虽小,也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开僵拓土!宗庙里他的地位将超父越祖,成为仅次于开国之帝的圣君。多少帝王兢兢业业治世一生也捞不到的大功劳。可他踩刚刚改元正德。成为大明皇帝,就做到了。小孩子脾气,惊惧之心一去光想美事儿了:一仙不是喜欢英雄么?她不是说自己未来的夫君要是个顶天立地地大英雄,要有本事保护她,有本事保护大明地百姓不受人欺侮么,朕这不就做到了吗?嘿!当初和杨凌去莳花馆,挨了顿揍认识了唐一仙,这次和他去白登山,被砒霜巴豆熏成了大花脸却成就不世之功,他还真是朕的福将。这种吃小亏占大便宜的事以后越多越好。正德越想越美,下了轿子还眉飞色舞的,听代王等人这一请罪,他的火气又上来了。正想发作,刘大棒槌忽然扯着大嗓门儿高声叫道:“皇上运筹帷幄、英明神武。重挫伯颜可汗,结盟朵颜三卫,实是当世明君。千古一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数万大军齐声跪诵,声震屋瓦,简直可以令鹰雀落地。喊声未歇,城内夹道欢迎的百姓也欢呼起来。杨凌上前一步,咳嗽一声,悄声道:“皇上,边军全体将士和百姓,都在颂扬陛下的功德呢”,说着赞许地看了一眼大棒槌,这家伙虽不识字,不过记性却好,只教他一遍。不管懂不懂什么意思,反正是一字不差全给背出来了。正德一听杨凌的话怒气顿消,军中出现奸细的事本就不宜外传免得引起百姓恐慌,何况若让人知道自己这一功是误打误撞撞出来的,那就没什么光彩了,没准儿京里那帮老头儿又得利用此事大做文章,此事还是悄悄处置地好。想到这里,正德换上一副笑脸,笑吟吟地道:“诸位爱卿重挫鞑靼,功在社稷,何罪之有?若无代王叔死守大同、不肯中计孤军出城以免为敌所乘,不但大同陷于敌手,令万千百姓遭殃,朕也只好慌忙逃回京去了。至于杨卿等将,朕赏罚分明,所谓瑕不掩瑜、功不掩过,来来,诸位爱卿平身,先随朕回城去,通敌叛逆自要严惩,但如今正是全城军民同庆之时,此事先搁过一边”。胡瓒听他只提代王和杨一清,却自己只字不提,便知这个黑锅十有八九要由自己来背了,可是那两个奸细将领,确实是他任巡抚督办大同军务时所任命,如今皇上有惊无险重挫鞑寇,沾了这光只罢官不砍头,已经是占了大便宜,还有什么好说的?所以默默站起,不发一言。杨凌对正德的耳语声音极小,跪在后面的张寅并未听见,但二人地表情他却观察的极是仔细,正德先是乍露怒色,随即便能不动声色地隐忍疏怠防备,陷帝于险境这样的大事,必是听了杨凌耳语的话,此人对皇帝地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藉杨虎之手刺杀皇帝的计划失败了,藉伯颜之手铲除皇帝的计划又失败了,每次计划中都只是出了那么一点点意外,就是这一点纰漏,就让自己落后于人,步步被动,精密设计地计划不得不一再更改,真是心有不甘呐。是正德气数未尽,还是我运气欠妥?伯颜的数万大军都不能刺杀皇帝,看来必须得改弦易张了,不能除掉正德保宁王顺利继位,那我就挑起宁王的野心,让大明再演一场叔夺侄权的好戏。张寅想到这里,悄悄打量了杨凌一眼,心道:“此人在皇帝面前如此了得,与其费尽周折除之不去,为何不能利用他呢?杨虎是灞州第一好汉、伯颜是大漠之雄,我可以利用他们的贪欲把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上,难道就利用不了杨凌?人有所好就有弱点,他是好权、好利、好名还是好色?”张寅细细思索所知的杨凌的情报,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此人少年得意,所好者不外乎权、色!他能背妻寻医,抗拒圣旨,显然是少年意气,钟情心爱女子,这样的人倒不难对付,我或许可以在他身边安插一个可靠的耳目,纵然不能对他有所影响,也必能让我掌握足够的朝廷机密。”张寅不动声色地想:“石榴裙瑕醉安眠,醒时犹忆小蛮腰。皇帝能给他地,是权利。而本教,却多的是美姬绝色。对付这样的少年权臣,用美色引诱作为敲门砖是最恰当不过了!”第五卷群魔乱舞第213章激烈冲突鞑靼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凄凄惶惶而去。伯颜部受创最重,XX部队连死带伤,几乎折损过半。伯颜原本预料火筛势必因大同无人接应之事来吵闹一番,不料火筛不但没有只言片语的怨言,反而携住伯颜运送伤兵,宰杀的战马制成了冻肉也主动给伯颜部和其他诸部送来,自己主动要求断后,种种表现倒令伯颜好生郁闷。杨一清、王守仁主将副将意见一致,就是鞑寇虽大败,亦不可穷追,但鞑子兵员大多有伤,部队没有存粮,如果摆出重兵追击的阵势促其速退,不让他从容撤兵,因伤减员、饥饿减员的情形必将成倍增长。所以杨一清派出几路大军,相隔数里,相互呼应,追上小股残兵就吃掉,遇上鞑子主力就摆出各部大军合围的姿态,逼得鞑靼人不得不在冰天雪地中日夜兼程逃往沙漠,一路饿殍遍野,伤势得不到休养治疗因而丧命的鞑子处处可见。大同城内满城欢歌,有士绅名流筵请驻军将领的,代王府设宴款待各路援军的,作战有功的将领们互相筵请的,百姓们举家庆祝的,大小酒楼人满为患。一切的庆祝活动,最终的指向目标自然是当今皇帝,可是小皇帝自从那日回了城,在巡抚衙门接受了代王和各路官员朝贺后,返回驿馆便从此闭门不出,连代王亲自相请赴宴的事都驳了,试问还有谁更有资格请皇帝赴宴?皇帝不来,自己这份心意总得让天子知道呀,预示杨凌、张永和苗逵这三位御前宠臣便成了皇帝的代表,不得不早出晚归,直把白脸曹操喝成了红脸关公才能回来。杨凌在军方一向名声不错,又不摆钦差架子,酒席宴上每每虚心讨教些战阵本事和鞑靼军队的情形,令这些手握重兵却大多没什么文化的将领难得有机会在上官面前满足一番卖弄的虚荣,对杨凌观感极佳。杨凌从这些守边多年的老将口中也讨教了不少本事。尤其对这些将领的为人、性情有所了解,将来出兵讨伐大漠时他至少对可用的将领可以心中有数,可谓受益匪浅。这时傍晚,杨凌才赶回驿馆。今日设宴相迎地是以杜人国为首的三镇总兵,战时他们驻兵在大同一线的关隘上,如今大同之围已解,不日两位总兵就要返回各自的驻镇,是以设宴款待巡边钦差。他们对这位御前红人、内厂总督有意结交。酒宴散了还各自派了百余亲兵马弋将他一直送回驿馆,这种隆重地接迎规格以前也只有兵部尚书,老将刘大夏承受得起。杨凌到了府前,同三位总兵的亲兵队长客气地打过招呼,这才转回驿馆,一进驿馆大门他就脚下加快直奔后厅。掀开门帘儿,一股幽香挟着浓郁的药味儿飘进鼻中,杨凌皱了皱眉,走进去。只见唐一仙躺在床上,盖着厚厚的棉被。两个临时从王府找来的宫女见他进来。忙屈膝施礼:“见过大人!”正德还是一身校尉打扮,正自铜盆中沾湿了毛巾,很认真地扭干了水,瞧见杨凌进来,他迟疑了一下,也欠身施礼道:“见过大人!”杨凌点点头,问道:“一仙今日好些了么?”“唔……表哥来啦?”唐一仙脸蛋儿烧得红通通的,听见杨凌的声音迷迷糊糊地坐了起来,两个宫女连忙扶住了她,在她肩上又加了一件衣裳。正德笨手笨脚地想要把湿毛巾搭在她额头。见她坐起只好递到她的手中,唐一仙结果毛巾擦了擦脸,然后半靠在床头,神态慵懒,格外惹人垂怜。她喘着气,瞧见杨凌脸色,才道:“表哥今儿又喝……醉了?不喜欢应酬就不要去了”。杨凌看了正德一眼,他始终以校尉的身份出现在唐一仙面前,杨凌无法请他坐下,只好自己挪了把椅子坐下,笑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些事喜欢也不能去做,有些事再不喜欢也必须得去做,由不得人的。”他探手试了试唐一仙的额头,蹙眉道:“怎么还是这么烫?不是请了代王府的名医么?”正德趁机告状道:“她……她不肯喝药,我熬了三次了,还放了糖,她就是不喝!”唐一仙白了他一眼,嗔道:“啰嗦,你的话比我还多,还不是你熬地药太苦了?”“我……”,正德翻了翻眼睛,怎好说出自己把一罐药都熬干了,后两次都是找的旁人熬药。杨凌笑道:“良药苦口,你一直不吃药,就这么挺着,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唐一仙甜甜地笑道:“伤风嘛,不要紧地,就是脑袋晕乎乎地,跟喝醉了差不多,浑身的骨头都是酸的,我多睡几觉就好了”。杨凌摇了摇头,坐在这儿那香气更浓了,甚至有些熏人,他这才见桌上燃着枝藏香,杨凌不禁问道:“怎么这儿还点着香?”正德讪讪地道:“仙儿姑娘嫌房中药味太浓,我就点了枝香去去药味儿”。杨凌哭笑不得地道:“别什么都由得她,她受了风寒,重的厉害,房中应该经常保持空气清新才好,不是闻着香就对身体一定有好处的”。她温声对唐一仙道:“仙儿,快躺下歇着,不吃药那就多喝些水,我们都出去”。然后对两个宫女道:“两位姑娘,请撤去药碗和燃香,掀帘换换房中气味,然后加上两个炭炉”。唐一仙说了这会儿话也真的没了力气,便听话地躺了下去,杨凌向正德一打颜色,两个人退出了房间。二人回到书房,正德就垮下了小脸,沮丧地道:“杨侍读,一仙姑娘病得有气无力,还是整日责备我什么事也做不好。朕是不是真的太笨了?如果除却这皇帝的身份,朕真不知有什么可对她炫耀的……唉!她若对朕有对你整个哥哥一半好,朕都不知会开心成什么样子呢”。杨凌一诧,不禁摇头道:“皇上虽有一后二妃。看来还是不了解女人,一仙对我别的部下都客客气气地,从来不摆大小姐架子,唯独对你……呵呵,对你黄校尉。呼来喝去的,病得睁不开眼睛了还喜欢对你说话,皇上说是不是有些不同?”正德眼睛一亮,击掌道:“对呀,杨侍读一言,令朕顿开茅塞,对对对,朕还以为仙儿姑娘讨厌朕呢,可是晌午给她讲海盗女王的故事。她却听得津津有味,还拉着我非要我讲个不停呢。呵呵呵……”正德傻笑了一阵。忽又恼道:“都是那该死的伯颜和火筛,又是攻城又是攻山地,害的仙儿姑娘提心吊胆在阁楼中等咱们回城,生生的吹病了,哼!杨一清的追兵回来了么?”杨凌答道:“还没有,不过这次追击只是做做样子,再追下去粮草供给就有些吃紧了,臣顾及这几日大军就该回返了”。正德刚要说话,刘大棒槌急急走了进来,一见皇上和杨凌都在。急忙拜倒道:“卑职……臣见过皇上、见过大帅……”。正德失笑道:“你是什么臣?”刘大棒槌黑脸一红,搔了搔后脑勺,才傻笑道:“这个……这个……小的见过皇上,见过大帅”。正德被她逗乐了,拍拍他肩膀道:“起来吧,不用乱称呼了,好好给朕打几场仗,有你对朕称臣地一天!对了,你进来做什么?”“啊!”刘大棒槌一拍脑门,又咋呼起来:“京中来了两个大人,驿馆叫谷大用,一个叫杨芳,要求见皇上!”“甚么?”正德和杨凌对视一眼,都有些吃惊。谷大用来了还不稀奇,杨芳来了……莫非京中百官已经知道皇上出京了?正德定了定神,才想到此次大同之行,政策军功皆有所获,足以傲对群臣了,况且已经闹得满城皆知,这事儿本来就掩不住了,他们早知晚知又有什么关系。正德不在乎地道:“去,叫他们进来吧”。不一会儿谷大用和杨芳急匆匆走进房来,一瞧见正德,就惊喜万分地俯伏于地,泣不成声地道:“臣(老奴)参见皇上,皇上安然无恙,可喜可贺,臣等路上听说了伯颜兵围白登山的事,可真是惊得魂飞魄散”。正德两手一摊,无奈地翻了个白眼,讥讽地苦笑道:“朕还没升天呢,你们哭个什么劲儿啊?再说你们听说朕被伯颜围困的消息时也该同时听说朕大破鞑靼,伯颜落荒而逃的事了吧?这样都能惊得魂飞魄散,你们再练练都能元神出窍了”。两人正哭天抹泪地大表忠心,结果却被正德一顿冷嘲热讽,顿时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地僵在那儿,正德往椅上一坐,翘起二郎腿儿得得瑟瑟地道:“你们怎么来啦?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还是三个大学士逼你们来的?”正德以前虽然胡闹,毕竟从小受到宫廷礼仪地熏陶教习,从没有过这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毛病,这都是在军中扮校尉从大兵们那儿学来的,一时把出身詹士府,从小负责太子教育的杨芳看的目瞪口呆。谷大用见他两眼发直,不答皇上的问话,便接过话茬儿道:“皇上,本来皇上出京,宫里和三大学士们想先瞒着,可皇上连着多日不上朝,京里可就谣言四起了,传的荒诞离奇的。本来三大学士并不予理会,可是后来传言越来越多,竟然有人传言……呃,传言皇上听信谗言说西山出美女,竟然微服跑到大同搜罗美人,置朝廷江山与不顾,连朝中百官也开始人心浮动,三位大学士请示过太皇太后,于是派了老奴和杨大人来迎接皇上,请皇上务必早日回京以定民心”。正德腾地一下跳了起来。俊脸涨红,怒不可遏地道:“放屁!朕到大同是来搜罗美女的吗?”詹事杨芳刚刚从正德地无赖坐姿中缓过神儿来,还没等开口,又被正德一句粗话再次惊得元神出窍。神游物外去了。正德一句话骂出口,忽地想起了唐一仙,虽说自己是为了国家大事才冒险到正在打仗的边陲重地,不过这美人儿……传言倒也不是全不靠谱。想到这儿,正德不禁有些气馁。杨凌蹙眉半晌,忽地插嘴道:“皇上前两日前往白登山,大同百姓才知道天子在此,京中谣言早在皇上离京十余日时就开始盛传?这谣言是什么人传出去的呢?半真半假,最不易叫人辩白,一定是有心人在搞鬼!”正德被他一言提醒,恍然道:“对啊,朕离京地事,早被弥勒教侦知,这一定是他们传出去的谣言!大用。朕叫你严查弥勒教,可有什么进展?”谷大用连忙毕恭毕敬地道:“皇上。老奴奉了圣旨。不敢迟疑,立即通令天下,东厂探马四处侦寻弥勒余孽,在甘肃、陕西、山东和京师均查出一些加入白莲教的叛逆,都是当地一些乡绅地主,弥勒教吸引教众似乎已经改弦易辙不再只引诱些苦哈哈入教了,老奴正在顺藤摸瓜。。。。。。”。正德不想听他继续自吹自擂,他不耐烦地挥手道:“朕知道啦,继续查下去,你们先住下。过两天朕就跟你们回京!现在么……”他眼珠一转道:“大同西城守将王虎、拒虏门守将李义均是弥勒教的奸细,朕看他们不止吸纳些乡绅地主,而且开始向军队伸手了,朕险些遇险,就是这些内贼作祟,朕看这大同烂的也差不多了,你来地正好,朕就授命你全权负责此事,把奸细全都给朕挖出来!”正德溜的飞快,他闪身出了房间,杨芳才清醒过来。杨芳可不知皇帝心中最重要的女人正卧病在床,要他现在起程丢下唐一仙,或者让病体未愈的唐一仙舟车劳顿地一路颠簸进京,他是万万不肯地。想想皇上方才毫无帝王风范地言行,如今京中人心惶惶,他仍留连于外不肯回京的借口,杨芳一腔怒火全都撒向了杨凌,他腾地站起,怒目圆睁,戟指杨凌喝道:“杨凌,皇上出京可是处于你的蛊惑?你……你……你不过是内厂都统,皇上的家臣,竟敢使人断了三大学士地马腿!白登山下置皇上与险地,纵然你不是边关守将,可始作俑者非你莫属!你为了奉迎皇上的欢心,不尽臣子本份,怂恿皇上留连于外,不顾江山社稷,罪无可恕!”杨凌压了压心头火气,耐着性子解释道:“杨大人,本官也知道你对我素有成见,只是你罗列的罪名,本官却不敢笑纳。现在也不怕让你知道,白登山之行,为的是与朵颜三卫结盟,有他们牵制伯颜,我们才有余力整顿行伍,积蓄力量,寻找机会一举解决这非方大患……”。杨芳闻言冷笑一声,嗤之以鼻地道:“北方蛮夷,以广袤的沙漠草原为家,他们到了草原便如龙入海,洪武皇帝雄才伟略没有尽灭北元,永乐皇帝五出边塞不能尽除瓦剌,你小小年纪,文不曾中举殿试,武不曾统兵挂帅,惯会阿谀奉承的弄臣而已,怂恿皇上北巡,想学王振奸阉么?”杨凌对他一忍再忍,已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时一听积压许久的怒火终于升至临界点,杨凌藉着酒意,也勃然大怒道:“罢了!夏虫不可与之言冰,你除了口口声声以古鉴今,毫无任何创见,不过一个腐儒罢了,我向你解释实属多余,以你杨大人之见,便坐视鞑靼为患就是了!”杨芳听了更怒,杨凌一向隐忍,即使他主动寻衅从来也是避不接招,想不到这回这么强硬,既然两人已撕破脸皮,他更无顾及地斥道:“你有什么本领敢说这种大话?什么结盟朵颜三卫,愚蠢!本官在路上便已听说。你怂恿皇上将朵颜三卫一个小小的指挥封为可汗,朝廷体面何在?你还尽开边塞互市,蛮人有什么?除了马匹,尽是狐裘人参等高价物昂非关国计民生之物。一经互市,能以商富国么?有那些银两流失,不如用来充备军饷,以我大军重挫鞑靼,扬我军威。使其不敢来犯!”“荒谬,纸上谈兵,不切实际、目光短浅!”杨凌毫不留情地反唇相讥:“你说的银两,是我大明富有的子民自家之物,不拿出来花用,难道你便能抢了来扩充军饷?他们有所求,你不开互市,他也会高价求买。开市通商,一则示善兀良哈。加强彼此地结盟,二则他们除了天材地宝。根本不事生产。这些银子赚到手中,还是要用来购买我中原民用之物,普通的农人,小作坊主可以得其惠利,这不过是借朵颜人地手把富绅地主贮存在窖中快发霉地银子掏出来放到我普通百姓手中罢了。”谷大用见两个人一个比一个火气大,一时插不上嘴,只是愣愣地站在一边。“呃?”杨芳有些转不过弯儿来,虽则恼羞成怒,可是做买卖那种下贱行业,他是真的从不涉足。是以目瞪口呆的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杨凌借着酒劲儿又道:“出兵出兵!需要多少兵?你只看到花的多了,而且那银子没有直接扔进大明地口袋,可是你知道出兵要花多少钱?要在草原上歼灭四处流窜的鞑靼铁骑没有二十万骑兵可能么?马匹从哪儿来?得花多少银子买?只要十万骑兵入大漠,运送辎重粮秣的步兵就得三十万,一路吃一路走,三十石粮食运到地方只剩下一石了,这个无底洞大明填得起吗?如今可以挑起鞑靼内乱,我大明四两拨千斤。坐山观虎斗,何乐而不为?”“呃?”杨芳张口结舌的,满腹想说地话还是说部出来,要讲圣贤书,他能说上三天三夜不重复,不过军事……杨凌说完拂袖道:“本官刚刚为两位即将回到驻地的总兵大人饯行,不胜酒力,少陪了。老刘,送客!”“你……你这……”,杨芳胡子一翘一翘的,一句恨斯文的骂人话还没出口,刘大棒槌就把他“扶”了出去。…………………………………………………………………………………………杨凌和张永随侍圣驾,皇上这份功劳少不了这两位钦差大臣地份儿,苗逵率五千兵纵横大漠,出生入死的,如今看皇上对苗逵,私人感情方面虽不及自己,可是显然对他的才能也甚为看重的,自己来了大同不好好卖力一把,怎么对得起身上这件御赐的蟒袍?谷大用抖擞精神,恨认真地查起大同逆匪案来,与王龙做过买卖的,全抓起来,不招?不招往死力打!跟王虎一起喝过小酒儿、一起逛过窑子?抓起来!保荐李义为边关镇守的大同副将朱子义。年近七旬,为人豪爽,在大同军中袍泽好友甚多,李义文武双全、熟读兵书,在众多不识字的边关将领中如鹤立鸡群,朱子义原还以为自己慧眼识珠,保举了一个英才少年,受此牵连也锒铛入狱,全家也逆反罪入狱待参。和他关系密切的官员和保举过地将领也一一接受了调查,贪图小利收受钱财将李义写入自家族谱,使他得以顺利混入军中的宣府李家,也派了番子前去锁拿,满门治罪。谷大用再施顺藤摸瓜之计,跟犯官是好友的将领们不但全部入狱待查,他地好友的好友一样解职查办,这一场广受株连的大清洗在大同庆功宴尚未结束的时候,轰轰烈烈地开始了。一时人心浮动,人人自危,许多将领原本同这两人并不相识,也被绕七绕八地攀咬出来,杨一清深知这番举动实在太大,可他自己虽有皇帝的话保驾,终究难辞其咎,又有什么脸面替旁人说情,何况谷大用也根本不买他的账。这些被撤换的将领手下的什长、把总,哪个不是同生共死的好兄弟?他们虽不甘公开有所不满,但消极怠工总还做得到的,整个边军士气顿时低迷。新上任地将官有的是就地拔起,有的是互相调换,调换来的军官将不识兵,原将官又被匆匆解职,许多事情来不及交结,就此耽搁在那儿。就地拔起的就任用私人,整治有嫌隙的同僚,搞得怨声载道。谷大用的整人效率实在够快,三天的功夫就在大同军政两方挖出了大批的“弥勒教徒”,第一天开始调查时杨凌还没注意,第三天接获了耳目送来的大批情报,把他吓了一跳。与此同时,这几天和他相熟的军中将领也纷纷赶来求他说情解救,杨凌这才觉得情形不妙,对将领们如此搞株连,宁罔杀勿错过,边军势必元气大伤。他赶紧找谷大用郑重提出此事,谷大用对他客客气气满口答应,心里却觉得杨凌这是怕自己的功劳盖过了他,是以更是变本加厉。到了第二日,杨凌见他仍在大搞株连清洗,就连正在外做出追击伯颜姿态尚未返回的将领,都有人被他派人飞马提押回来,不禁心中恚怒,此时伯颜大军已退,谷大用肆意妄为虽不致酿成极大的祸患,但若引起兵变也乱子也不小了。在此关头,纵然为此和谷大用失和也顾不得了,杨凌立即赶去对正德皇帝提及此事,正德本来还觉得谷大用做事尽力,倒未想竟有这么多严重后果,一听之下才觉事态严重,连忙答允马上叫谷大用停止捕人,没有真凭实据的一律放掉,官复原职。杨凌这才放松下来,他刚刚回到自己的书房,就见伍汉超拿了一封请柬走进来,这几日由于边军受到大清洗,将领们人人自危,也没人互请酒宴了,所以杨凌见了有些好奇,不禁问道:“是什么人相请?”伍汉超道:“大人,太原卫指挥使张寅送来的请柬,请大人过目!”杨凌打开一看眼都直了,那请柬不过寥寥几字,由太原卫指挥使张寅作东,请他当晚赴宴而已,可是陪客的名单却长长的有如京中文官写给皇帝的奏折,又臭又长,那林林总总的名单上,几乎已囊括了目前所有还未入狱待参的官员,大大小小足有一百多人。张寅是太原调来的将领,大同边军出现奸细与他毫不相干,再者他提兵来救,在拒虏门外射杀三千余鞑子,立下了大功,无论如何这通敌奸细和他挂不上勾,所以在目前大同的将领中,他的身份十分超然,这也是边军将领请他出面以即将离开为由筵请杨凌的原因。杨凌拈了拈名单,心中一声苦笑:谷大用立功心切,如今闹得大同的官儿是个个成了惊弓之鸟了,只看这份名单,如何还不知道今晚这宴会是什么用意?杨凌暗叹一声,对伍汉超说道:“去门房回复张大人的下人,就说本官今晚一定到筵!”第五卷群魔乱舞第214章夜来风雨声张寅端然而坐,若有所思,灯光下,他的脸庞曲线半明半暗,眸子在烛光映照下微微闪烁。桌旁、曾在“太白居”出现过的青袍人侧身而立,一身中军打扮。过了半晌,他忽然说道:“教主神机妙算,不但置身事外,而且还立了一功,在朝廷更有了为官的资本,只是……如今谷大用追索甚急,本教正在发展的几个富绅全被抓了起来。幸好他们虽然向往长生不老,不过入教之心尚不迫切,本教的人不曾对他们表明身份,否则严刑拷打之下,本教在此地辛苦埋下的暗桩,难免要被一一挖出。”。张寅呵呵一笑,得志意满地道:“那又如何?争江山夺天下总要有所牺牲,我们若是起兵造反,得损伤多少人马才能处理掉这么多将官?暴露一两个奸细,就弄得朝廷自毁长城,划算。谷大用如今几乎已将大同驻军将领一网打尽,如果不是他如此热心办案,我倒真想送几个已吸纳入教的人给他,借机攀咬,把整个大同搞得天翻地覆”。他说完笑容一敛,惋惜地叹道:“时也,命也。可惜他来的太晚,如果伯颜陈兵塞外时,他能赶到大同,来上这么一出,军心焕散士气低沉,伯颜未必不能成功”。中军奇道:“既然如此,教主为何还答应大同各位将领,替他们出面摆酒设宴,请杨凌阻止此事呢?由得他们继续闹下去,让大同将领对朝廷多有怨憎,岂不对本教更为有利?”张寅莞尔笑道:“不可能的,你以为杨凌会坐视谷大用这般胡闹下去?如果我所料不差,这一两日他便会出面阻止此事,况且我不出面。杨一清、王守仁、杜人国这些与他关系密切的将领迫与无奈,也得上门相求。与其那时我才锦上添花,何如现在雪中送炭?”张寅说完问道:“大法师,义儿已经离开了吧?一路可还安全?”中军忙道:“教主放心,伯颜的人一接手关隘,二公子和本教冒充五台山和尚的教众就分头离开了,二公子轻车简从、改头换面,已直奔江南去了,军方发出搜捕令时,他早在百里之外”。“这就好”。张寅颊肉突地抽搐了一下,摇摇头苦笑道:“听说子豪这孩子一直喜欢柳家小姐,如果留他在这里,知道我让柳姑娘献身杨凌,一定又要和我吵闹了”。子豪是李大义的表字,大法师青袍人是他的业师,自己的徒儿,当然感情深厚一些,闻言目中闪过一丝不忍,轻声道:“柳光如今是本教在大同地唯一一个较得要的官员了。他不过是个小小的照磨所照磨官,被人攀咬供认二少主任副千户时曾登门拜访过他而已。柳家有女、姿容出众,上门拜望的青年俊彦比比皆是,官府也不为能据此认定柳光是本教中人,既然杨凌将要插手阻止,柳光不日就要出狱。还可以继续留在大同为本教效力,二少主对他的女儿柳绯舞情有独钟,这么做二少主日后知道了,难免心有怨恚,教主是否另寻一个圣女奉献与杨凌?”张寅凌厉的目光从他面上扫过。令大法师为之一震,张寅冷声道:“温柔乡是英雄冢,本教大业未成。岂可留恋儿女私情?他有多少女人只要是逢场作戏我都不管,唯独这般用情却是大忌!”张寅目光闪动,徐徐说道:“谷大用和杨芳既然来了,皇帝不日必定回京,我一时也来不及去找姿色身份都相宜的女子缓缓行事了。杨凌的夫人出身猎户、两个妄室是从妓院中买回的清馆儿,绯舞好歹是官宦人家,身份纵不尊贵比起这三人也强了十倍,只要讨得杨凌的欢心,不怕不能独占闺宠”。“再说,杨凌是我请来地。虽说边塞镇日征战,狎妓应酬蔚为风气,可他若他糊里糊涂与女子合欢,明日醒来必定起疑。以柳家姑娘的身份,若说是为了救父亲出狱,买通老鸨以己身赎父命,乃是孝女迫于无奈的行为,这理由还说的过去,杨凌才不会对我起疑,而且这一来整桩事和我全无干系,纵然柳姑娘将来出了纰漏,以我的军功和武定侯的庇护,他没有真凭实据也动我不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