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 >似是故人来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 第二章(第1页)

第二章(第1页)

第二章10想不到我与先生为江山奔波这么多年,却还是敌不过天子猜忌。先生愤而起身,要去找皇帝算账。可我的先生清风明月,他该站在云端受万人敬仰,而不是为了一个女子担上谋逆的罪名。一封绝情书,我收起长枪甲胄,入主中宫做了皇后。行册封大典的那日,先生心灰意冷去了边疆驻守。入宫后,皇帝日日来我宫里,我却不想与他虚与委蛇,常常紧闭宫门,让丫鬟把他打发了去。宫中流言四起,说皇帝连一个小小的女子都得不到,消息传到姑母耳中,她把我叫去慈宁宫,以关心之名暗中警告。「姝儿,我们卫家如今只剩你一棵独苗,皇帝有意为你撑腰才立你为后,你要知进退,万不可让他难做。」「姑母,您还当自己是卫家人吗」这宫墙深深,每一个女子初进宫的使命都是为了家族兴旺,繁荣昌盛。可时日渐久,在这宫墙内受够了委屈,生了孩子,当了太后,家族昌盛还重要吗于姑祖母和姑母而言,怕是早就不重要了。「姑母,您知道我父亲与兄长是怎么死的吗」「他们是为了这大胤江山退敌时,被自己人偷袭而死。」姑母闻言,保养得当的脸上浮现愠怒,「是谁这么不长眼,姝儿你为何不早说,姑母定要那人付出代价。」我笑了笑,躬身告退,姑母,您能扶持年幼的新皇稳坐帝位,会不知道他对我父亲所做的一切吗不过是取舍罢了。11朝堂上有人弹劾皇后性情乖张且一直无所出,不堪为一国之母,请皇上废后重立。外公气得不顾颜面,站在朝堂上声泪俱下地细数我这些年的功绩,「当初北疆进犯时,怎么不见你们这些人用嘴皮子去打败北疆,还得皇后娘娘一介女子守国门。」「没有皇后娘娘,你们这些老匹夫哪能安稳的站在这里,说不定早就成了地下冤魂,她不配当一国之母,还有谁配。」我知道这件事时并不甚在意,我打仗不是为了朝堂上那些吃的膘肥体壮的大臣。他们若能让皇帝废了我,我还要感谢他们。可我不在意,有人在意。后半夜,皇帝喝得醉醺醺地敲响房门,他把房里守夜的丫鬟全都赶走,说要与我谈谈。「皇后,你心里是不是还装着靖王,所以才不肯同朕圆房。」「皇后,朕到底哪里不如他,他不过是个落魄王爷,朕可是天子啊。」皇帝发了疯一般扯开我的衣襟,被我一脚踹倒,桌子上的茶杯哗啦啦落了一地。我端起隔夜的凉水浇在他脸上,他停下动作,「皇上可清醒了」「你不是想知道你与靖王有何差距吗,我告诉你,因为你的脑子里只有儿女情长,而靖王心有大义。你因为忌惮,杀了为你保家卫国的将军;你因为猜疑,不肯让我去北疆;你因为嫉妒,要从靖王身边抢走我,你看看你的所作所为,哪一样像个明君。」皇帝气势汹汹地来,灰溜溜地离开,姑母罚我跪在慈宁宫门口反省。曾在宫门口拌过嘴的姚小姐幸灾乐祸,「皇后娘娘,这次怎么没人替你出头了」是啊,没有会为我出头的人了,父亲死了,兄长死了,姑祖母死了,先生我也弄丢了。12我罕见地病倒了,娘亲请旨进宫看我,一见我就哭个不停,「姝儿,你怎得消瘦成这样,太医怎么回事,不过一个风寒治了这么久还没好。」小桃哭哭啼啼地告状,「夫人,皇后娘娘根本不肯看太医,也不肯吃药,您快劝劝她吧。」小桃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太不稳重,娘亲让她出门外守着,然后颤抖着声音问我,「姝儿,你是不是在怪娘亲」我谁也不怪,不过是时也命也,我能怪谁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和难处。娘亲哭得撕心裂肺,「姝儿,娘后悔了,娘不该阻止你和靖王在一起,娘后悔了啊。」靖王,不知他现在过得怎么样,是不是在边疆找到了相守一生的人,也不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人。想着想着,我便什么都不知道了。再醒来时天黑沉沉地,只有皇帝坐在我身边,他说,「卫姝,靖王已经娶亲,你何必这么坚持。」原来他真的娶亲了啊,挺好的。「皇上,你为什么要杀我父亲,他是你的亲舅舅啊,谁都会背叛你可他不会啊。」沉默许久,皇帝开口,「卫姝,舅舅太得民心了,他活着百姓们便不会记得朕的名字。」「这些年午夜梦回时,朕常常想起小时候赖在你家学骑射的日子,那时候多快乐啊,卫姝,朕后悔了。」「和朕生个孩子吧,这江山有卫家人的血脉朕才放心,等孩子生下来,朕就放你走,到时天高海阔,你想去哪里便去吧。」红烛摇曳,蜡炬成灰。。。。。。13我有了些许盼头,身体逐渐好起来,不久后太医诊出喜脉,我终于怀上了皇嗣。皇帝高兴地大摆了三天流水席,一时之间普天同庆。可是他们不知道,我的手连剑都拿不起来了。我被困在高高的宫墙之中,逐渐丢失了年少的自己。月份大些的时候,太医说这一胎是个男孩,皇帝立即下旨封他为太子。我生产那日,血水一盆一盆的往出端。太医说我坐胎时心思郁结,此刻恐会难产,让我保持力气,做好准备。母亲与皇帝急得团团转,我的思绪却恍惚回到边疆。那阵子久攻不下,我急于求成,便孤身一人潜入敌军阵营,没想到对方却早早设好陷阱,就等我来钻。先生得知我被俘,带三千精兵闯进敌营,硬是在一万敌军手中把我救出来。那日他身中数箭,却还是强撑着为我擦眼泪。先生,我好想你啊,「娘娘用力,马上就要出来了,再用力啊。」。。。。。。「哇~」随着一声啼哭,拥有卫氏血脉的大胤朝太子出世,我自由了。皇帝让我假死离宫,我本可以扔下孩子一走了之,去过我想要的日子。可是临走那日,皇儿圆溜溜地大眼睛看着我,让我生了几分为人母的心软。或许皇帝早知道,我一旦生下孩子,就有了割舍不下的牵绊,所以才会那么轻易让我走。14我留在了这吃人不见血的皇宫里。我想,反正先生已经娶妻,他的妻子自会珍惜他,为他抚平心伤,我出去了又能做什么呢我便守着皇儿安安稳稳地长大吧。春华秋实,岁月荏苒,皇儿三岁的时候,姑母去了,临走时她紧紧拉着我的手,「姝儿,姑母有愧于卫家,有愧于你父亲,更有愧于你,姑母先去找他们忏悔,来世再还你。」拉着现在的手无力垂下,姑母的时代过去了。她也曾是渴望上阵杀敌的卫家女郎,却在这小小的四方墙内被困了一生,困完她,又困住了我。我执掌凤印,成了名副其实地后宫第一人,手段之雷厉风行,有时连皇帝都要退让几分。皇帝年岁渐长,曾对我生出的愧疚又转变为更深的忌惮。他总是在边疆打胜仗后来试探我,口口声声提起先生。「听说靖王又打胜仗了,朕记得他少时教过你。」「靖王险胜,被敌军刺穿了琵琶骨。」「靖王。。。。。。」拖皇帝的福,哪怕远在天边,我也能知道先生的消息。听到他受伤时,我的心里一紧,面上却面无表情,直到皇帝心满意足地离开。皇儿常常趴在我的怀里问我,「母后,靖王是谁」我会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告诉他,「靖王是大胤的英雄,是娘亲的先生。」然后抱着他,给他讲外祖父,讲舅舅,讲靖王和娘亲的故事,一讲就是一下午。小小的人儿双眼亮晶晶,挥舞着小手说道,「母后,我以后一定做个心怀天下的明君。」15娘亲已垂垂老矣,她一个人守了忠勇侯府一辈子,如今终于要解脱了。我向皇帝请旨带着皇儿回忠勇侯府见娘亲最后一面,她已有些糊涂了,只一个劲儿的拉着我说,「娘亲不对,娘亲后悔了,是娘亲害了你。」无论我怎么安抚,娘亲都说她对不起我,最后带着遗憾离世。娘亲自小便是丞相府嫡女,被外公寄予厚望,所学所见做皇后都绰绰有余。可她却看上了爹爹,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守了那么多年。娘亲,我只心疼你,哪里会怪你。皇帝病重,朝中事务逐渐交到皇儿手中,已长成翩翩少年的皇儿,总是会在遇事不决时来问我,「母后,您的先生会怎么做呢」我想皇儿一定会是个心怀天下的明君。皇帝久病不愈,却一直拖着不肯把皇位交出,我决定帮他一把,于是在一个盛夏蝉鸣的晚上,我独自一人去了他的寝殿。皇帝双眼浑浊,形容枯槁,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死意。我在床头坐下,把浸湿的手帕轻轻放在他的脸上,「皇上,去向我父兄忏悔吧。」16皇儿登基三年,推新政,重民生,鼓励女子走出家门,天下被他治理的海晏河清,他成了少时自己口中的明君。近些时日,皇儿被人催着立后,他烦闷不已,来我这里吃饭都心不在焉。我便跟他说,让他选个自己喜欢的,哪知他还打趣起我来,「母后,你喜欢的是你的先生吗」「儿臣打听过了,靖王在边疆一生未娶,母后要去寻他吗」手里的茶盏落在地上,溅起的碎片划伤了我的手。皇儿心急不已,要为我唤太医,我却怔怔地拉住他,问出了那句,「他一生未娶」「是。」先皇明明跟我说先生已在边疆娶妻,要不然我们怎么会错过这么多年,他等了我这么多年啊。我气急,打马去皇陵把先皇的尸体一把火烧了。任朝臣如何弹劾,都不管不顾地奔向了边疆,像年少时那样,去追逐我的少年郎。不想边疆百姓竟还记得我,那些百姓拉着自己的儿子,孙子眼含热泪,「快来见过卫将军,她是我们大胤的英雄,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军,没有她哪有你们这些小崽子。」真好,半生归来,还有人不觉得我是皇后,太后,只把我当做他们的将军。「将军,这次回来不走了吧」「不走了。」「好好好,有空来我家吃饭啊。」。。。。。。17我在将军府门口站了很久很久,许是近乡情怯,始终不敢迈出那一步。「你还要在那里站多久」是先生的声音,我惊讶地回头看去。我的少年郎一点没变,还是那般朗朗如清风明月,我弯腰向先生作揖,「先生,卫姝来了。」我对着先生浅笑,他的表情却变得惊恐,「卫姝,卫姝,快来人啊,卫姝~」。。。。。。18靖王番外:父皇驾崩前把皇位留给了我,我对那个位置无甚兴趣,便让给了拥有卫家血脉的皇弟。卫家人忠勇,正直,我想他应该会是个好皇帝。至于我,我打算去边疆生活一段时间,亲眼看看那里的民生疾苦。拜访完卫将军后,我正欲离开,却不想他说家中小女早已到了启蒙的年纪,却苦于军营里没有先生能教。鬼使神差地,我应下了这门差事。那是个张扬明媚的小姑娘,小小的年纪眉眼坚毅,行为举动颇有风骨,我一时兴起答应与她比试。她许是看我比较瘦弱,还好心地提醒我不要哭,殊不知我自幼习武,兵法枪法远超他人。毫无疑问,我赢了,自那之后她便时常跟在我身后,先生先生的叫个不停。有此学生,我自倾囊相授。她十五岁时,来跟我抱怨学有所成,忠勇侯却还是不让她上战场。我动了心思,去找忠勇侯促膝长谈,忠勇侯终于答应让她同行。她开心极了,笑容比那天的阳光还明媚,我便知道,我做的值得。打了胜仗之后,皇帝却让她回京,怕她不习惯京中的生活,我打算同她一起回去。一路上,我教了又教,让她回去后要谨言慎行。她真的有把我的话放在心上,那些京中女子为难她时,忍气吞声闭口不言。我却忍不住了,出口教训了那些人,为此被她笑了好久。我听闻忠勇侯父子身死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打听她的动向,却不想她已经入宫,把金銮殿砸了个稀碎。她那样骄傲的人,没能与父兄同生共死,该有多难受啊。父兄的死让她一夜之间长大,她变得成熟,稳重,也更加懂得权衡利弊。皇帝下旨封她为后时,她权衡利弊放弃了我,入主中宫成了皇后。我知她心有抱负,这样做比谁都难受,可我不想干涉她的选择。在看到她嫁人后,我便请旨前往边疆,为她做她不能做的事。五年后,听说她有了孩子,我在战场上走神险些被敌军一箭穿心。又一年后,她为大胤朝生下了一个太子。或许孩子,能解了她在宫中的苦闷。我不怪她,她和我都是一样的人,困在命运这牢笼里挣不脱。只是,我很想她。四十岁时,她的孩子继位,把这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只是我观他施行的政策,都是当年我与他母亲讨论过的。我便知,她没有忘了我。像往常一样四处巡视那天,刚回府就看到一个身影站在那里。哪怕多年不见,我还是一眼就认出来,那是她。故人重逢,我只当没有分别过,熟稔地朝她打了声招呼。她回过头看我,一如当年的模样。我正欲走向她,却不想她竟那般直挺挺倒下,再也没有醒过来。比起她嫁给别人,这一次,我真真正正地失去了她。卫姝,如果再来一次,我们能不能不要考虑那么多。19番外:我在床上醒来的时候,眼泪不知不觉流了满脸。这个梦做的太真实了,让我忍不住地难受。收拾好情绪后我赶紧起床,今天是第一次跟着教授去探寻古墓,可不能迟到了。考古的工作枯燥又漫长,经过一整天小心翼翼地探索,我们终于打开了古墓。里面却空空荡荡,只有一只双人合葬棺。棺椁里的人早已面目全非,但他们却紧紧相拥,爱意从骨缝中蔓延。我几乎是下意识地叫了一声,「先生。」完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