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带着五十个人,奔袭百里冲进了金军大营,好似真的犹如霍去病附体一般,一路猛冲在五万人的大营中活捉了叛徒张安国】【等金兵回过神来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带着兄弟们突围了!】【然后将张安国押到了江南斩首示众!】【这一年的辛弃疾才二十三岁,他的人生正如那高高升起的太阳,才刚刚开始!】贞观年间。“好一个辛弃疾!”“这等勇气谋略可为帅矣!”李世民看着辛弃疾一番操作赞叹不已。大殿之中一众名将也是认同的点了点头。这一战的描述看似简单,但其中透露出来的东西非常多!敢领五十人冲五万人的大营胆气惊人!而这五十人敢跟着他冲,也证明其带兵能力!从他回营到出兵,时间极短说明其临机反应能力过人!更不要说他带着五十人能在五万大军的大营之中,迅速锁定目标的位置,而在目的达成后又能在混乱的战局中找到突围的路线!这种对于战机的把握才能,才是最可怕甚至于根本无法学习!是优秀将领与生俱来的本能!毫无疑问,辛弃疾这一次领兵出战交出了完美的答卷!更何况他此时才二十三!他人生的路还很长很长…大明。朱元璋叹息的摇了摇头。“想那南宋,在家国存亡之际涌现出了多少人才!”“李纲、宗泽、种师道就不说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刘琦更是当世人杰!”“便是到了南宋,也有如毕再遇、辛弃疾、李庭芝这般的能人义士。”“这其中但凡宋朝皇帝抓住一次机会,也不至于让江山沦落至此。”朱标怅然,“儿臣忽然想到后人说的一句话,钱存着不去扩充军备,总不能拿去当赔款吧。”“这话虽然有些混不吝,但其中的道理确是浅显易懂。”“赵宋朝廷就是习惯了花钱买和平这套,不成想到了金人、蒙古人这里,这套不灵了。”“国之大,好战必亡,但忘战必危!关键还是要如何把握其中的度。”“无怪后人会对太宗皇帝陛下如此赞誉。”朱标说到李世民的时候脸上也满是崇敬,纵观古今帝王。也就只有李世民能在不影响民生的前提下还打出了赫赫国威!天幕前,无数人都为辛弃疾的悍勇感到吃惊!不是什么人都敢带着五十个人冲五万人的!就算有多数也都是疯子,而辛弃疾竟然能从其中全身而退!不少将领虽然看了出来,辛弃疾这一战是利用了自己的机动性,和目标小的优势,在大营立足未稳的时候冲了进去。但你别管这里面有多少其他因素!他就是做到了!武我们承认了,但文呢词中之龙又何解【辛弃疾原以为自己的人生梦想将以这一刻为,很快就能达成收复中原的目标,却殊不知这就已经是他人生的黄金时刻!】【残酷的现实告诉他,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辛弃疾立下了如此大的功绩,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大宋,也受到了皇帝的嘉奖,但也开始慢慢受锤。他想要北伐,但是被金人铁蹄吓破胆的南宋朝廷只是一再敷衍。给他任命了一个在江阴管文书工作的签判!【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会消磨人的意志,辛弃疾想收复失地,于是写下了煌煌军事着作《美芹十论》】【从战略推演、军事组织、经济发展、民情考察、统战动员其中无所不包】【甚至开创性的提出了大战役级别的跨海登陆作战的构思】【然他的着论大宋皇帝看过后说了一句文采不错,然后就被束之高阁】天幕下,宋以前的先辈们听到这里冷笑一声。这宋朝亡的是真不冤,能撑这么久反倒让人奇怪!那异族真就有那么可怕!【那么美芹十论真的只是纸上谈兵吗】【其实不然】辛弃疾被调到滁州,用其中的理论不到一年的时间,把处于金宋缓冲带的滁州治理的物阜民丰,车马不绝。被派到江西剿匪,让朝廷头疼了一年多的匪患,辛弃疾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但即便如此,朝堂也还是不信任他,北伐的梦想被一再耽搁,而辛弃疾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被这样一再蹉跎给耽误,连一次掌控军权北伐的机会都没等到】辛弃疾一个个难眠的夜晚中辗转反侧!一直到他31岁,江南的暖风他吹腻了,江南的秀色山水他也看腻了!中原大地还在金人的手中!于是辛弃疾写下了: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就这样几十年无数个日日夜夜过去…辛弃疾被不断调往各个地方,只有一有机会就训练民壮,组织民兵队伍。他的头发也变得越来越白,脸上的老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各时空无数郁郁不得志之人,在这一刻也能感受到辛弃疾心中的那股心酸悲愤!甚至于忍不住为他呐喊,为他鸣不平!茶馆酒楼之中,更是传来一阵阵叹息之声。他们似乎也都读懂了辛弃疾内心的苦闷!【一直到辛弃疾晚间住在江西上饶的时候,朝堂似乎已经忘了还有那这么一号人】有一天,他的好朋友陈亮来看他,两个人就在灯光下喝着酒,聊起了天下局势,又聊起了少年梦想。突然辛弃疾就从墙上取下了自己的佩剑。“陈兄,这把剑就是当年耿京大哥赐给我的。”“我用它砍了义端那个畜生。”“也是这把剑陪我一起深入敌营,活捉了张安国!”‘噌’的一声,剑被辛弃疾拔了出来。火光照耀在剑身上,这把剑被保养的很好,到现在依然散发着森森寒气。然握着剑的主人却已经白发苍苍尽显老态。辛弃疾忽然露出一抹微笑看向了陈亮。“你能来看我,我很高兴,今日弟为兄吟诗助兴”辛弃疾深吸了一口气,握剑的手虽苍老但依旧有力!“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词声伴着舞剑的身姿于火光中翩然而起,影影绰绰间,陈亮举着酒杯的手停了下来有些恍惚。这一刻他似乎看到了一个年轻人满怀不忿的身影,宝剑呼啸间也带着难言的不甘!一曲吟罢,辛弃疾已然泪如雨下!【一直到到了辛弃疾六十多那年,他的心还是滚烫,写下了那句】“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这时候庙堂之上坐着的皇帝,已经从高宗、孝宗、光宗、变成了正值壮年的宁宗皇帝!】【足足经过了四个皇帝,这个时候朝廷才终于想起来还有辛弃疾这么一号人!】【于是任命他为镇江知府,因为这个时候朝廷终于要北伐了!】天幕下,无数人这个时候均忍不住嘴角一抽。像是听到了什么冷笑话一般。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的!别人正值当年的时候你不打,等到快进棺材板了才终于想起来。这大宋的武将是真的当不得,谁当谁倒霉!【辛弃疾却没觉得自己老,他路过镇江北固山,突然想起了很多年前的意气风发,于是写下了】“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所以说,以前在学习许多诗词的时候只觉得很美,很好听,但很多时候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到了解这些人写下这些诗的背景时,或许你又有了新的体悟】【语文老师那时候总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那个时候不懂只知道套公式去答,现在却笑不出来】【从这词里,似乎可以看到辛弃疾在回归大宋的这四十多年里,在每一个绝望的日子里,都在反复咀嚼,怀念当年那个无所不能的少年】就在辛弃疾满心期待准备着北伐的工作时,朝廷北伐的先头部队因为叛徒的出卖,再一次一败涂地!接到这个消息后辛弃疾病倒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病的要重。病榻之上,辛弃疾看到窗外黑云如墨,他有些激动的想要坐起身子。因为在那黑云之中,他好像看到了一个二十三岁的少年将军,披坚执锐、纵横无双,在万千敌军之中取贼将首级!少年将军策马狂奔,脸上带着肆意的笑,长枪直指口中大呼!“杀贼!!!”声落,辛弃疾气绝而亡,享年67岁!六十九年后南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