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 >帅的小伙子 > 第253章(第1页)

第253章(第1页)

尽管老爷子,多次跟家辉讲,这里是自己家,不用拘束;然而家辉就是做不到从容,总感觉像是来做客。“家辉这手法和力道是真好,伺候老人,还得是自己的亲儿子啊!这外面的技师再好、再专业,这心里要是不装着你,感觉它就是两样。”老爷子趴在保健室里,十分享受地夸赞。“家辉心思细腻,脾气也温和。咱家这兄弟仨,老二是不指望了,我看往后,也就只能我主外,家辉主内,事业、老人两不耽误,一个开疆拓土、一个床前尽孝。如此,您老人家这辈子,晚年也能图个踏实了。”建川这话,讲得很有水平。至少在他看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首先他是家里长子,父亲这位农民企业家,思想也比较守旧。传长不传幼,传嫡不传庶,建川早摸透了老爷子的心思。再者,他的岁数和从业经验摆在这儿,30出头就挑起了纺织业的大梁,虽说干得不是特别出彩,但好歹事业还算平稳。而家辉一个毛头小子,在父亲退休前的这段时间,已经没机会成长了。最重要的是“定调”,引导老爷子,赶紧把两兄弟,在许家的分工明确出来。可老爷子没有答话,只是朝建川说:“你也不要光剩个嘴儿,只捡好听的说。这干事业和孝敬老人,它冲突吗?合着买卖干大了,就不顾爹妈了?”家辉赶紧解围:“爸,大哥不是这意思。大哥的意思是,把集团发展的更好,也是一种尽孝。毕竟咱云港集团是您的心血,也是您的孩子,更是代表了您个人的形象。”“对,我就是这意思。”建川声音沙哑地干涩一笑。许世平摆摆手,随即看了看墙上的时钟,接着忙说:“把电视打开,昨晚跟老杨谈事,没顾得上看新闻。这马上中午了,我得先把集团的新闻重播看了。”这就是为什么,当初建川和建江,死活要争宣传部领导权的原因。因为董事长也好,杨总裁也好,都老胳膊老腿儿,哪儿有那么多精力和体力,去下属单位视察?他们获得集团信息的渠道,无非就那么几种:下级汇报、报纸、电视。所以谁抓住了宣传口,就等于抓住了董事长的信息来源。家辉赶紧拿遥控器,调到了企业台。建川的脸色更是尤为得意,因为近期,电视台对纺织口的报道极多,甚至变着法的挖新闻,来给他歌功颂德。中午12点,集团新闻正式播报。董事长趴在床上,指着电视里的主持人说:“这个叫‘晓宁’的主持人不错,她播新闻我爱听,总感觉她能把事儿娓娓道来,讲得很透彻。”又说:“之前那个庄妍也挺好,主要形象大气,但就是嗓门有点高调,不太接地气。”家辉陪在一旁解释:“爸,人家那叫‘播音腔’,正规电视台都那么播。”“都那么播,就是对的?咱集团的新闻播给谁看?是播给你爸我这种老农民,播给厂里千千万万工人看的。还是实实在在最好,我瞧不惯拿腔拿调,吹嘘咱集团发展的那种语气。做人做事,不要唱高调,一步一个脚印,把事儿做明白了最重要。”第653章兄弟对比新闻第一条,自然要播报集团高层会议与精神,这几乎是雷打不动的,是集团发展的核心主旨。第二条播的是铝业,是铝四厂的营收屡创新高。“这个小庄,年轻的时候,我就觉得他行。肯吃苦、肯埋头,有那么骨子不服输的精神,什么困难都敢啃。当初总部人员下放,才不到两年时间,多少人求爷爷、告奶奶,托人情、找关系,死活要调回总部。就人庄毅从不吭声,从没抱怨过一句。”又指着电视说:“再看人家现在,铝业接手不到一年,又啃下一块硬骨头。尤其这个铝四厂,老杨都没指望,它有多大的发展。可现在的情况却是,铝四厂的业绩增长,已经超越了其它三厂,而且是从外部市场赚钱,而不是靠着咱集团内部单位采购。”说的是庄毅,批的却是建川。因为建川手里的产业,至今也没什么大的发展。头两年倒是搞出了几个西装品牌,主打的还是高端商务路线。广告费没少花、时装展没少参加、代言费用更是没少砸,最后却闹得一点动静都没有,还得老老实实给人家外部企业,纺纱织布做代工。这头还没说完,新闻就播到了建川的产业。由于头几期新闻,对纺织服饰播报的太频繁,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新闻可挖了。老隋那边,是绞尽脑汁,让建川那头策划了一个“消防安全演练大赛”,评选“消防标兵”,这才凑出一期新闻。董事长看了直皱眉:“建川啊,重视消防本身没问题,可你八月份才在精纺弄了一次,这10月份,怎么又搞?”建川说:“消防安全、刻不容缓,只有时刻警钟长鸣,才能确保厂区顺利生产。”董事长眉头皱得更深:“你不要总这么流于形式!今年四月份,厂区周围柳絮横飞,我让你安排人,把周围的柳树砍掉,你办了没有?”建川打哈哈笑说:“爸,这都是小事。何况咱厂区这么多年了,从没因柳絮的事情,闹过安全事故吧。”“你不要认为小事儿就不办!小事都干不明白,怎么干大事?这几年下来,我看新闻上,不少地方因为误燃柳絮,而酿成了火灾。那玩意儿燃起来很快,一个火星保不齐就能酿成大火。”“好好,我回头就办。砍了柳树,咱栽银杏;您老喜欢银杏树,这总成了吧?”董事长哼哼唧唧没说话,他知道这个大儿子,骨子里瞧不上他这个爹。总觉得他爹没多少文化,比不了他这个高材生。这头说完,新闻便报起了西苑社区。听到“西苑”两个字,许世平和许建川,两人的脸色双双冰寒。许世平忌讳西苑,是因为西苑的人老搞上访;他们对云港集团,尤其对地产的评价很低。而许建川耷拉着脸,是因为他已下命令,让隋国征压着西苑的新闻,不要给家辉露脸的机会。结果却不曾想,这新闻到底还是播了。虽不情愿,可许世平还是看得仔细。他首先看到的,是西苑路面的整修工作,工人施工时,西苑的老百姓跟着围观,脸上写满了好奇,有的还带着兴奋。然后是楼顶的防水工作,是停车位的重新划线,是刨除一部分绿化面积,用来拓展车位。新闻里还用了两张照片作对比,一张是车位整修前,西苑社区车辆的乱停乱放;另一张是西苑社区,车辆停得十分规整有序,让人耳目一新。再就是社区公示栏,张贴着云港地产联合物业公司,下一步的社区改造安排,社区的收入与支出明细。还采访了不少西苑社区群众,他们态度一致,对目前云港地产的各项举措,都表现地十分满意。“家辉,这件事是你主导的?”儿子在哪儿工作,具体什么分工,许世平还是清楚的。“都是杨总裁指导的好,我负责执行而已。”家辉谦虚道。“呵!”许世平笑了笑,虽然没过多表态,但他心里却十分欣慰。那老杨天天忙里忙外,光会议都开不过来,他怎么能顾得上这些小事儿?家辉这孩子,不显摆、不邀功,干了实事儿也不声张,倒是颇得许世平满意。“这一套弄下来,也得不少开销吧。”许世平笑问。“爸,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车位租金虽然降了,但收入仍旧可观;同时我们跟集团广告部合作,在西苑社区立了广告牌,拉来了一些小商品广告,这也是一笔收入。再就是兜售车位的口子也开了,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家辉一边说,一边给父亲和大哥递了烟,又弯腰点上火说:“只要不跟白振南一样,把钱往自己兜里塞,用钱去养那些爪牙和打手,西苑社区自身的收益,还是挺富裕的。其实老百姓很好说话,把人家应得的给人家,让人家生活更加便利,这就足够了。”许世平深深吸了口烟,十分认同地点头:“是啊,人活一世,无非衣食住行、图个宽心。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二哥那个混账,半辈子都没琢磨明白。倒不如你,了解普通老百姓的诉求。”又转头看向建川:“这就叫‘接地气’!你也好,建江也好,起点太高、日子太好,都跟社会大众脱节了。建川呐,我还听说你在单位,总打人骂人,不合你心意,就上手招呼,有没有这事儿?”建川惊得眉毛一个劲儿抖动:“犯了错,那还能惯着他们不成?”许世平叹息:“你要知道,不是任何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你一样的见识。你要学会向下兼容,取人之所长。在这点上,我觉得你不如家辉,你应该多向弟弟学习。”又说:“尤其家辉,在西苑社区这件事的处理上,我十分满意!”那个周六,许建川没来由地产生了一种危机感。他忽然间发现,自己这个便宜弟弟,竟然在父亲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以前父亲只是拿家辉当小孩子对待,以前父亲从不对家辉在工作上的事评头论足。可今天,父亲却亲口说,你建川还不如家辉。第654章大港危机家辉露脸了,不单单在父亲面前,更是在整个集团内部。云港集团里,尤其在工业口,也有不少来自西苑的工人。自家的社区越变越好,而且还要整修广场,要建农贸市场,据说还要通公交专线,他们的生活里有了更多的期盼。这种期盼,使他们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有了彼此争辩的话题。“这许家辉是个能人啊!白振南一倒,他一来,我们西苑完全变了样子!”“许家辉年纪轻轻,哪儿有这个头脑?是杨总裁的功劳,现在整个地产业,都归人家抓。”“杨总裁那么忙,怎顾得上我们这点事?倒是许家辉隔三差五过去,监督施工、组织社区会议,听取大家的诉求。据听说他那边,还在尽可能地帮我们西苑,争取当年的赔偿。”“那也是有杨总裁的指示,上头不给政策,他有权力给你们搞这些?”“据听说许家辉,是咱董事长的三儿子,头些年一直在国外生活。他是许家的人,这点权力还能没有?总之吧,有改变就好,能拿到赔偿更好。这样一来,我们也不用绞尽脑汁去上访了。”下面的风评一旦起来,自然就会慢慢传导至上面。不少老同事,就开始在杨总裁面前夸赞:“还得是您呀!这地产之前崩坏的口碑,您杨总裁不到俩月,愣是又给修补回来了。”杨威被夸得面红耳赤,只得诚恳解释:“都是家辉的功劳,这小子有想法、肯实干,关键是有心胸,也有胆量。第一次去西苑,他真是冒着被人打的风险,说是救护车都叫好了,就停在西苑社区外面。”小帅这头,正和郑龙一起,视察着铝四厂的车间生产,隋国征的电话就打来了。他的态度尤为客气,不客气也不行。矫建说得对,许建川要是办他,那得等他执掌大权以后;而小帅办他,随时都可以。“王总助,上一期的新闻,您觉得还行?”“挺好,发挥出了宣传部应有的水平。”小帅点头,语气也舒缓了下来:“隋总,您是怎么跟建川老总交代的?没为难你吧。”隋国征立刻说:“我说这个事情不报,就有可能捅到杨总裁那里。真得罪了杨总裁,那后果就严重了。最后,建川‘哼哼唧唧’挂了电话,倒也没说别的。”小帅笑了:“就是嘛!办法总是有的,就看你愿不愿意办。既然建川不为难你,那西苑社区的新闻,就继续报道,做个专题报道、系列报道。”“不至于吧……”“我说至于!”“那咱就接着报!”此刻,隋国征的身段,在小帅面前软得像根面条。小帅这才耐心解释:“隋总啊,不是我故意找你茬。咱们集团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名声是非常重要的。但凡有个风吹草动,都会落人口实。我们在外参会,或进行商务接洽,人家首先看的就是名声,其次才是实力。你实力再强,名声不好,落个欺行霸市的口实,谁敢合作?”又说:“西苑是个很好的题材,将来就算被人扒出来,咱们集团现在也有了补救的措施。对外有白振南那帮人背锅,对内,有家辉这个许家人,出面给西苑做补偿。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作为宣传口的一把手,你要懂得高层领导的用意!”“你这搞宣传的进了工业口,事儿看得比我还透彻啊!王总助,今天从你这里,我学到了不少。”“从今天起,手擦干净点儿吧。之前上面的俩兄弟胡搞,你们这些下面的也跟着胡搞,集团内部已经曝露出很多的问题,大伤元气了。老隋,将来无论谁上台,一旦尘埃落定,都会大搞整顿、秋后算账。所以尽早收手,路才能走得更长。”“哎哎,我懂!”许建川在宣传口上吃了瘪,连续好几天,心里都不上不下,活像吞了只苍蝇。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老二建江已经倒了,放眼整个集团,他已无人可匹敌。就算问个打扫茅房的清洁工,都应该知道,未来的云港集团,都应由他许建川掌舵。这个时候,他应该说什么是什么,大家都应该站队,听命于他了。可偏偏这个隋国征,竟然拿杨总裁来搪塞,让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心里有火气,他就只能朝助理撒。祖宗十八代的骂了一通,助理顾江也早习以为常。他面不改色心不跳,权当建川骂了别人,声音依旧平静地说:“许总,隋国征只是个小事儿,不至于动火气。要发火,您应该冲包旭。”“包旭怎么了?他那个人…不挺好吗?你们这些人里,属他最对我心思,也属他最踏实、最出成绩。”许建川脾气差,但不代表他不识才。有本事、有能力的,他都会重用。“昨天上午传来消息,大港失去了一个重要客户。”“什么客户?”建川瞪着眼,认真了起来。“凌商地产。”建川脑袋“嗡”地一下,这家地产规模不小,总部就设在临陵。但是这些年,他们在云港的投资,也比较成功。“包旭怎么搞的?这么大的客户,他还维持不住?”“今早我去了大港一趟,包旭说,抢走凌商地产的,就是临陵当地企业。”听到这话,建川松了口气:“难免的事。人家总部在临陵,跟当地企业交好,也无可厚非。何况凌商跟咱云港地产,一直都是竞争关系,拖到今天才做出这种选择,我倒是挺意外。”想了想,又说:“可临陵的型材,要是运到咱这儿,这部分运输成本,它凌商也得担着。为了卖个人情,出力不讨好,我看凌商那帮人,也不怎么样。”顾江低着头,推了推鼻梁的眼镜,又说:“不光临商,几个外埠的大地产商,也中断了跟大港的采购合作,纷纷从临陵开始进货。”“你再说一遍?”建川愣了一下,不知道是自己脑子糊涂了,还是自己助理的嘴巴瓢了。“包旭让我给您带个话,目前大港的形势,不容乐观。”“咱大港的型材又不贵,质量也没得说,他们舍近求远,跑临陵干什么玩意儿?”建川抖了抖有些肥硕的眼角。“便宜!临陵那边,算上运费,比大港还便宜。”第655章群狼战术一场大戏,终于登台;只不过这次,小帅成了看客。多灾多难的大港,曾经,白振南用群狼战术,将方总生生拖垮;现在,它又要面临新一轮的群狼!只不过这群狼,更狠、更凶猛;而大港这些年,起起伏伏,三度易主,哪儿还有多少竞争力可言?大港需要休养生息,可偏偏市场不给它机会。几大采购商一带头,中小客户顺势尾随而上,趋势一旦形成,这股洪流便再难以抵挡。包旭短短几天,便愁昏了头;降价,大港赔不起;不降,货卖不动。他更恨于京,好好的一个大港,被于京那帮人给折腾地四处漏风,危如累卵。包旭想给集团打申请,让港控支援一部分资金,帮助大港渡过难关。可上面给出的回复,在这之前,于京已经在港控,申请过两次款项;就大港目前这业绩,已经完全达不到再申请款项的标准了。倒是杨总裁还算厚道,云港地产仍按原价,继续采购大港产品。算是给包旭托了底,吊了一口气。可这样是远远不够的,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短短一个月时间,大港的市场被疯狂蚕食。临陵这帮禽兽,完全就是有组织、有纪律、有策略、有谋划,是有备而来的。包旭也早早就感知到了这个危险,却没有想到,他们来得这么快、这么汹涌、这么整齐划一。单是外部压力,包旭还能抗一抗;要是内部再施加压力,包旭的精神,就接近了崩溃的边缘。许建川到底还是来了,劈头盖脸地骂!不听解释,不要解释,只要结果。包旭一个厚道人,愣是被逼急了眼:“情况能一样吗?远了不说,我要是有当初于京那个待遇,云港地产给高价采购,港控给两次注资,给我足够的时间,我就能把大港的危机扛过去!”又愤愤掏出烟,也不给建川递,自己点上抽着:“可我接手的是什么?一个烂摊子,杨总裁还取消了地产的支援,港控一分钱不给拨,您还一个劲儿地电话催!饶是这样,我还能维持,可偏偏临陵那帮畜生,跟事先商议好了似的,于京在的时候他们不来,偏偏我一接手大港,他们跟饿死鬼一样,开始撕咬大港的市场!”建川被怼得脸色酱紫,偏偏包旭又有理有据。他松了口气,至少目前来说,大港还离不开包旭。“问题到底出在哪个地方?”建川也从兜里掏出烟,助理赶紧上前点火。“技术存在代差,大港这边,很多工艺都已经落后了。而且我派人打听到,临陵那边的企业,整体实力之所以这么强,是因为他们有个型材协会,协会内部的很多工艺技术,是公开通用的。”又说:“人家不单单技术形成了合力,在采购方面,也是抱成一团,大批量采购产品,就能把价格压低;同时人家优化工艺,节省人力成本支出,生产效率也高,人家机器转一天,顶咱们干一天半。”建川虽不懂铝加工行业,但他好歹也是工业口出身,明白工艺技术的重要性。便认真问:“那咱们这边的工艺技术,什么时候能提上来?”包旭直言不讳:“一时半会儿很难!大港的技术员,整体实力虽然都不错,但是没有宏观研发的能力。因为以前,他们太依赖方振华,也就是大港的前老总。那个老家伙,是正经的技术出身,也是咱们云港,最早从国企下海,开办型材企业的第一人。”“那就把这个人再请回来嘛!对方有什么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都可以提、都可以满足。”建川眼神一亮,看到了一丝希望。“呵,找了,不来!”包旭只剩苦笑。“怎么?嫌待遇给的低?”建川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