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 >梦见帅小伙是什么意思 > 第9章(第1页)

第9章(第1页)

“有我这个主任在村里,你这宅子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我让高峰他妈定期过来打扫。”主任也拍着胸保证。然后高峰扶着海爷爷,海棠扶着奶奶,依次坐进了车里;然后海忠民挥手跟主任道别;然后车子在小帅身边驶过,直至消失在了路的拐角处。小帅懵了,高峰竟然跟海棠一起上了车,他们一起远走高飞了。小帅脸都麻了,他抬起被车链子染上油污的手,狠狠搓了把脸,就那么愣愣地站在原地。小帅想不明白,海棠明明是回乡接爷爷的,怎么还把高峰给接走了呢?而且她还对高峰眉开眼笑,一口一个“哥”地叫着。在那个最漫长的暑期里,那个本应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里,小帅的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他食不知味、无精打采,仿佛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被人剥夺了。他试着看看书缓解情绪,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他想在家里找些活儿干,家里也没什么太要紧的活儿;他按下录音机,想听听歌曲,可里面传来的……“早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你又何苦一往情深……”小帅强迫自己走出家门,想要寻找一个答案。那就是高峰和海棠,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而这种事放在村里,是必然要被讨论的。有的人说:“是高峰要去海家的工厂里上班,所以忠民把高峰一起带走了。”也有人说:“是高峰和海棠凑成了一对,人家提前去接受岳父的培养。”也有人专门去问主任,可高主任臊眉耷眼,就是不把话说透。不管村民怎么议论,他一概不解释,眼神里反而还带着点小得意,令人浮想联翩。本来小帅没有答案,结果又打听出了好几个答案,最后搞得他更苦恼了。以至于录取通知都下发了,升学宴都摆上了,可小帅的心情却依旧没有好转。升学宴当天,他礼貌地接待亲友,对谁都带着客气的笑容,乃至于小舅那个抠门货来了,小帅依然尽最大的礼数。只有表哥看出了小帅不开心,可小帅又不愿细讲。表哥为了逗他高兴,就站在门口对小舅指指点点:“瞅我小叔那样儿,眼珠子滴溜溜,不偷都像个贼,出门不捡钱都算丢。”小帅一愣,缓缓转头看向表哥:“你最后一句说什么?”“出门不捡钱都算丢!”表哥重复了一遍,紧跟着说:“小叔这人你清楚啊,抠门鬼,这不是他一贯作风吗?不过你放心,今天无论如何,我得让他把你的份子钱随了,不能总让他耍滑头。”小帅没听后面的话,倒是前面这句,突然点醒了他。如果从来都不曾拥有,又何谈失去?如果总让自己,执着于对海棠这种莫须有的感情,那不是庸人自扰吗?海棠从来就不属于自己,又何谈失去呢?自己这样痛苦迷茫,那不跟小舅成为同类人了吗?出门不捡钱就算丢?得不到海棠就是失去?“哥,谢谢你!”小帅终于长舒了口气。“不用谢,小叔那种人,就不该让他占便宜,今天我定让他随份子。”“哥,我突然有种特别想努力的冲动,不为别的,我就想跟自己较较劲,看自己足不足够优秀。再或者说,我想让某些人,在将来的某一天,为自己当初的选择而后悔,哪怕有一丁点的悔意或者遗憾都行。”表哥挠着头皮震惊道:“你已经够露脸了!你要是再努力,让我们这些人怎么活呀?!”小帅却摇起了头:“我还差得很远,我不够自信,还缺少些勇气。我看到漂亮的女孩就自卑、手足无措,我在想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源是什么。”“理解!见识少、家境不富裕。等你到了大城市念书,多见些漂亮妞儿、多努力赚钱、多搞上几场恋爱,女人嘛,也就那么回事儿。”表哥故作老成。“那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十年的差距补回来。某天,若能再次相遇,我希望那时的自己,从容不迫、眼里有光。”第25章大学八月末,小帅终于来到了大城市,终于踏进了高等学府的大门。他踌躇满志、热血昂扬,他希望在崭新的环境里奋发努力、大展拳脚。然而,理想和现实却总是充满了差距。迎新晚会上,新生依次上台作自我介绍,小帅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甚至还想表演个才艺,唱首动情的歌曲,加深大家对自己的印象。他上了台,似乎并不怎么紧张和激动。可当他开口说话时,整个礼堂却瞬间哄堂大笑了起来。开始小帅都不知道他们笑什么,直至台下有同学模仿小帅的“家乡普通话”时,小帅这才意识到,他的普通话跟别人的普通话,似乎有着本质的区别,他的普通话带着浓浓的土坷垃味。他的自信瞬间被蒸发,他感觉台下的目光像一根根钢针瞄着自己,他如芒在背、脸颊滚烫,他匆匆说了句“谢谢”就下了台,他甚至都忘了表演才艺,却足以让同学印象深刻。他以为进了这么好的学校,就成了天之骄子。他以为终于可以大施拳脚、光芒万丈。可至此他才发现,他连最基本的语言沟通,都成了笑话。军训的那段日子里,小帅又垂下了头,尽量多听多看,多学习别人的发音,而很少说话。他甚至想让自己变成一个婴儿,学一句会一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学习普通话发音的同时,还要矫正乡音带来的思维惯性。每晚回到宿舍,他都打开学校里发的收音机,听各种时政新闻。一边听,他一边小声咬文嚼字,宿舍哥们开始都以为他神经病,而那时小帅确实有些魔怔了。军训间隙,他还常去学院走廊的报架上,拿各期的校园报纸回宿舍阅读,他跟自己的嘴较起了劲,他必须要跨过语言这道关。跟小帅床铺挨着的同学,是西北汉子张晨发。因为他留了个锅盖头,室友后来都喊他“锅盖”。锅盖的普通话也不是太好,尤其在吃饭的时候,他嘴里总是“美滴很、美滴很、揍是美滴很”。但锅盖的普通话也不是太坏,可能他是大城市过来的吧,他的言语里虽夹杂着乡音,但一点都不土气。锅盖属于那种没心没肺的乐天派,只要能吃饱喝足,他几乎没有什么烦恼。可饶是这样,他还是被小帅天天“念经”给烦透了。“你天天端着个报纸,有甚好念的?难不成上面有财富密码?”锅盖把头皮挠得吱吱响。小帅盘腿坐在床上,尴尬而腼腆地抿了抿嘴:“普通话说不好,一开口就让人笑话。努力练习练习,总归能有点进步。”“你真是想多了,没人拿这个笑话你。真要有人拿这事儿笑话你,证明是他素质不行。”锅盖人不错,也挺拿小帅当朋友。“锅盖,谢谢你,我也知道你可能是对的。可是人跟人不同,我做不到像你那样不闻世事、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和看法。也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变得脆弱而敏感、多愁而善感,特别在意周围人对我的看法,更在意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哎哟,难弄啊!这么活着不累吗?”锅盖眼角都挤出了褶儿。“累呀,可改不了,可能习惯了就好了。要不我上阳台读吧,免得打扰你休息。”说完小帅就要下床,可锅盖却伸手拦住了他:“这话怎么说的?没了解原由之前,确实觉得你挺烦;现在了解了,觉得你…挺好。”小帅十分感激地看着锅盖:“那我…再小点声?”“大声念,发音错了我给你纠正。”锅盖大包大揽。“那还是算了吧,你普通话也够土的。我要是跟你学,那岂不是土上加土?”“土点儿好啊,回头咱俩搞个相声组合,保准能在校园里大火!”小帅的嘴角开始有了笑容:“盖儿,你吃么呀?”锅盖立刻回应:“辣子面。”“那美滴很!”“揍是美滴很嘛!”一个多月的努力没有白费,虽然小帅还没有自信去参加“演讲比赛”“辩论赛”,但平日里跟别人沟通、回答老师的提问、跟同学开个玩笑,倒是能应对自如了。十月中旬的那个夜晚,锅盖突然从被窝里拱出头,趴在小帅耳边问:“明天有事儿没?”“咋?”小帅吓了一跳。“校报社招聘记者,明天陪我去考试。”“我又不懂,咋陪你?”小帅为难地问。“不懂可以交白卷,反正今天报名,我把你也写上了。”小帅一个翻身趴在床上惊讶道:“这不胡来嘛!考不好咋弄?”锅盖直接白了一眼:“不是正规考试,就是校报社的招聘考试。考不好对你没影响,要是考好了、被录取了,在报社里能领津贴,发表文章还有稿费,最重要的能挣学分,将来毕业找工作,也能多一份履历。”第二天下午,小帅带着学生证,就这么被赶鸭子上架,进了校报招聘的考场。小帅觉得自己像个冤大头,哪儿跟哪儿呀,咋就参加校报记者考试了?倒是不远处的锅盖,一个劲儿朝小帅招手,又摆出一副抱歉的样子。至此,小帅也只能硬着头皮,舍命陪君子了。谁让锅盖是自己的好兄弟?谁让他说,有自己陪着,他心里有底气?试卷发下来之前,小帅以为和平常语文考试一样,选择、判断、阅读理解加作文。可试卷发下来之后,上面竟然只有两道题。第一题:根据学校迎接新生所做的各项举措,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新闻报道。第二题:根据个人亲身经历,写一篇叙事性散文,字数不限。小帅对着试卷愣了半天,这活儿他熟啊!从开学到军训,再到正式上课,他几乎天天读校园报,而报道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学校服务和新生活动展开的,那上面的内容他都能背下来了。于是他照猫画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再按照高中语文老师教得写文章手段,凤头、猪肚、豹子尾。小帅把从报纸上看到的,以及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到的学校政策,一股脑地写了进去。最后洋洋洒洒,竟然写了1000多字的长篇报道。至于叙事性散文,那更不在话下,小帅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就是朱自清的《背影》。但今天他没有写父亲,而是写了韩玉,因为他与韩玉最后一次分别,就是星空下,韩玉挥手的背影。第26章狗屎运出于对韩玉的尊重,他没用真名,而是用了韩玉的外号“书生”,这个外号还是小帅给起的。他一边写,一边回忆着韩玉的音容笑貌。他开始跟韩玉灵魂对话:也许生活并不如意,也许我们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也许每个人都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也许生活从来就不是美好的,它只是一个问题接另一个问题……可是我希望你活着。如果咬咬牙,再坚持一下,把那灰暗的高中熬过去。你会发现生活又重新有了色彩。大学是美丽而宽阔的,刚来的时候你甚至会在校园里迷路。这里没人再逼着你学习,这里一天只上几节课。这里的同学都很放松,你会发现只要自己不嘲笑自己,也没人会嘲笑你。他们甚至会为了你的自尊,而刻意照顾你的感受。多么希望你也能穿越灰暗森林,来到这片洒满黎明曙光的大地上。只是你来不了了,我只能带着你的背影来这里,我会一直带着你的背影走下去,阅尽壮丽的大山大河,阅尽人世间的美好。当小帅收笔抬头的时候,考场里已经没有几个人了。小帅挠着头,一脸茫然地交了考卷。说好是陪锅盖来考试的,自己怎么还密密麻麻写上了?锅盖在外面都等急了!他先埋怨小帅怎么这么磨蹭,又各种炫耀他对试卷的作答内容。他拍着胸说这次稳了,还让小帅以后要尊称他“张记者”。记者证的发放,已经是一周后了。是在校报工作的学长,来到小帅他们学院,按记者证上的名字发下去的。“王小帅!”学长第一个念到的,就是小帅的名字。小帅当时吃惊地瞪大了眼睛,看着锅盖难以置信道:“我也有?”锅盖似乎又吃惊又嫉妒又开心,他尽力控制好脸上的表情,很大方地朝小帅挥了挥手,示意小帅赶紧去领。小帅不仅领了记者证,还领了38元的稿费,学长还给了小帅一张报纸,说他的那篇散文《带着你的背影,迈入大学校园》,已经刊登在了校报上。那天小帅云里雾里的,这辈子都没走过狗屎运,他认为这的的确确是狗屎运。而台上的学长,名字一个一个念,记者证一张一张发,直至发完都没有锅盖的名字。最后学长要走了,锅盖才抬起驴一样哭丧的脸:“学长,我滴捏?”“没发证的,就是没被录用。明年还有机会,大家不要灰心。”散会之后,小帅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跟锅盖说话了。他憋了很久才开口:“你不会把试卷上的名字,写成‘锅盖’了吧?”锅盖气得一拍桌子:“我是单纯,但不缺心眼子。”小帅还想开口安慰,锅盖当即抬手打住:“你别跟我说话,现在我感觉咱们俩之间,挺尴尬的。”那天锅盖带着一种很复杂的情绪离开了教室,小帅以为他们俩的友情完蛋了。锅盖一上午没联系他,也没有回宿舍。小帅甚至想,不行报社就不去了,直接弃权。因为他觉得锅盖更好,头对头睡觉的好哥们,俩人入学当天就腻歪在一起,十分投缘。中午过了饭点儿,锅盖才来电话,上来第一句就是:“请我下馆子,我要吃饺子,还要吃炒菜。”小帅终于如释重负,他在足球场的阶梯上找到了锅盖,他们一起去饭店吃了饺子和炒菜。刚开吃的时候,锅盖一直耷拉着脸不说话,吃到一半才突然抬头,眉开眼笑道:“美滴很嘛!”小帅也笑了,把自己的那份饺子也推倒锅盖面前说:“我决定了,校报我不去了,回头就把记者证还回去。”“为什么?”锅盖鼓着嘴,瞪着大眼。“你是我兄弟,未来四年我还要跟你朝夕长处。因为这个事情闹别扭,我觉得不值。”小帅发自肺腑地看着锅盖说。“你可以侮辱我,但不能侮辱我的人格!”锅盖反倒生气了,他拿筷子敲着桌面,“你知道这个机会多难得吗?你说不去就不去了?你以为我小心眼?以为我生气是因为你?”“这……”锅盖愤愤道:“我是生自己的气!之前我拉着你去考试,之前我太能嘚瑟,之前我还要你尊称我为‘张记者’。我只是觉得面子挂不住,我从来没有怪你的意思。你凭本事考上的,为啥不去?”小帅无奈地挠头笑道:“我不是凭本事,只是凭运气。我是看报纸练普通话,误打误撞背了几篇新闻报道,其实我对媒体这一块……”“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你不仅要去,还得给我好好干!至少当我跟别人聊天的时候,我会说自己的好哥们在校报社,是记者、是编辑,甚至是主编。”“那我……”“去!发证的时候不是说,今晚就让你们去开会吗?一定去!”锅盖不容置疑。小帅稿费挣了38,请锅盖吃饭花了68。事后仔细想想,小帅依然认为这个事,不亏!下午上完课,小帅先去自习室,把课后作业做完。然后简单吃了口饭,便如约去了主教学楼8楼,校报社的驻地。会议是在小帅考试的那间阶梯教室里举办的,学校负责宣传的领导、校报总负责人、报社大三学长主编、副主编什么的,都一一到场。会议的具体内容小帅没记多少,光认人去了。领导叫什么名字、主编叫什么名字,他们到底负责干什么,小帅对这行一窍不通,整个会议也是云里雾里。后来报社领导发言,说这一届校报记者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都不高,回头还要进行职业培训。不要以为拿到记者证就高枕无忧了,如果表现不好,明年纳新的时候,报社将会淘汰一部分人。小帅听得心里一颤,他认为自己肯定就是要被淘汰的那拨人。毕竟是凭运气上来的,早晚得凭实力被开除。再后来又搞什么“新生表扬大会”,第一个被表扬的叫“韩俊”,小帅对这个名字印象特别深,倒不是因为他长得帅、普通话好、对着台下侃侃而谈、潇洒万分;而是因为他也姓“韩”,韩玉的“韩”,仅仅一个姓氏,就拉近了小帅的好感。他是在考试当中表现极为突出的新人,他的一篇文章也上了校报,他似乎有种天生的领导力,他讲话一板一眼,颇有大领导的风采。而第二个被表扬的竟然是小帅,他都懵了!老师让他讲话,讲讲他对于媒体、新闻、创作的看法。小帅站在台上,脑袋里空荡荡的。他对媒体狗屁不通,似乎说什么都会惹人笑话,他觉得自己要暴露了……第27章险象环生那是小帅人生中,经历得最长的十秒钟,台下鸦雀无声、万籁俱寂、落针可闻,小帅甚至能听见自己心脏的跳动。在这短暂又绵长的十秒钟里,小帅先用前五秒钟,回忆了刚才韩俊所讲的内容。韩俊讲得真好,讲记者的素养、讲新闻的敏感度、讲文章的构思,乃至报纸的设计排版。可小帅只能大概记住这些字眼,却对里面的含义一窍不通。所以他无法模仿韩俊,人家是正儿八经懂行。投机不成,紧跟着小帅又用后五秒的时间,思考了一下他所有的生活经验。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快速化解眼前的尴尬,而不失体面呢?十秒钟转瞬即逝,校领导按捺不住地拍了拍话筒:“简单讲讲就行。”小帅松了口气,他琢磨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只要马屁转着圈地拍,哪怕词不达意,别人也不会说不好。“感谢领导、老师,感谢学长、同学们,能给我这么一次宝贵的发言机会。”小帅对着台下深深鞠了一躬。掌声响起,“十秒钟的尴尬”缓缓化解。“刚才韩俊同学讲得很好,对于媒体、新闻、创作这方面,我的观点基本和他相同,为了不耽误大家时间,我就不作重复了。讲一讲我个人的感悟吧。”说完,小帅对着台下环视了一圈,发现并没有人提出异议,就连旁边的领导老师都听得很认真。他终于放松了下来,因为他知道往下该怎么说了,他渐渐有了自信。“刚才领导表扬我新闻稿写得好,其实原因不在我,而在于咱们学校对新生的政策和服务做得好,令人印象深刻、温暖人心、念念不忘。”“作为大一新生,刚下火车就能看到咱们学校的横幅和大巴车;进了校园又能看到各学院的学长们,热情地安排新生入学事宜;军训时学校提供免费的绿豆汤,饭卡里学校每月还给49元的补助……”小帅通过自己亲眼看到的、在报纸上读到的,一条又一条,罗列出了一大堆学校的优点,听得台上领导老师一个劲儿点头认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