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 >囚于永夜百度云txt下载 > 第7章(第1页)

第7章(第1页)

  施少连拱手:“赵姑娘。”  原来赵安人亦是带着女儿来广善寺烧香,她闻见桂花香,自己带着人往后面来赏花。  张圆对窈儿丝毫无芥蒂,笑道:“正巧,又在这里遇上了窈儿妹妹,我去请母亲来见安人太太,二嫂也在呢。”  半日后,施老夫人、赵安人、张夫人都坐到了一屋内,满屋人寒暄说话,极为热闹。  甜酿又见到了上次那个面色白皙,少有皱纹的沈婆子。她听到了沈婆子说话的腔调,夹带着吴江口音的金陵官话。  起初她安慰自己,吴江离得并不远,遇见个吴江人很常见。  但她瞧见人群里偷偷的打量她的目光,那目光一而再三的落在她身上,心里却冒起了冷汗,她离开吴江的时候还太小,九年过去了,早已经忘记了大部分的人事,王妙娘走后,她更是松了口气,眼前这个婆子,她真的不认识。  两人目光交汇的那刻,沈婆子绵软的目光在半空中顿了顿,而后轻轻将目光挪走。  赵安人笑容满面道:“我可没有老夫人的诚心,只是想起来念个阿弥陀佛,家里供的小龛虽常年点着香烛,每日里却是身边人在供奉。”她看向沈婆子:“我家这个老嬷嬷,原先还俗前是个比丘尼,在庵里住过数十年,讲的一口好因缘善果,我常招她在面前说法解惑。”  “这倒也是缘分,有这样的嬷嬷在身边,每日晨唱念三道,功德上可要多几分。”施老夫人笑道,“不知嬷嬷以前在哪儿修佛,是那间宝刹?”  “在吴江的一间小庵。”沈婆子笑道,“山野小庵,连个名字也未有。”  施少连看见甜酿脸色突然煞白,目光怔忡不知落往何地,一言不发的坐在施老夫人身后。  日暮施少连归家,见甜酿眼睛发直,双颊嫣红,唇色发白,心知不妙,上前伸手一探,额头滚烫,双手冰冷。  施老夫人也大吃一惊:“如何突然烧了起来。”  “许是下午下棋时吹了冷风,一时受凉。”施少连拜别祖母,“祖母勿忧,我把二妹妹带回家,请生药铺里的大夫来看看。”[公[众]号][闲闲书坊]  施老夫人念了声阿弥陀佛,忙叫人去备马车,牵住甜酿冰冷的手:“你这孩子……好端端的忒的吓唬人,可有哪里疼,哪里难受么?”  甜酿只觉身体半冷不热,云里雾里一般,勉强对施老夫人一笑:“定是下棋时和姐妹们顽笑,言语冲撞了菩萨,也不难受,只是头有些热烫烫的。”  “让大夫送两帖子药来,回家好生歇着。若是言语冲撞,定是惊着风了,祖母替你烧柱香,向菩萨告个罪。”  甜酿辞别祖母和姐妹,在宝月的搀扶下上了马车,施少连差使顺儿先去药铺请大夫,带着妹妹往家行去。  宝月塞了个软垫在甜酿身后:“姐儿靠着歇歇吧。”  她抱膝而坐,面色凝固,漆黑眼仁犹如冻在雪地里,连宝月的话也置若未闻,一动不动,施少连也撩帘进到车内,身形在她面前一晃,坐在她一侧。  甜酿见眼前衣袂晃动,这才动了动眼珠,垂下眼睫,把头伏低。  微凉的手贴着她的额头,施少连蹙眉,看了她一眼,温声问:“难不难受?”  “不难受。”她微声道,盯着自己的裙摆,翠绿的兰草上伏着几只粉蝶,或舞或歇,栩栩如生。  施少连将她身后的软垫出来,搁在自己腿上,双腿平伸:“马车颠簸,躺下歇歇。”又吩咐宝月:“弄条湿帕来。”  她眼角嫣红,身体难受,更多的是心内惊惧,看了他一眼,见他目光沉静,气势却不容拒绝,莫名给她几许镇定,从善如流,轻轻将螓首搁在软垫上,半倚半靠在他膝头,闭上了眼。  他身上永远带着股茶香,她不爱喝茶,便分不清这样的气味,是六安霍山梅片,还是凤团雀舌牙茶,总之就是沸水冲入茶壶,升腾起淡淡水汽的那股味道,萦绕鼻尖,清淡微苦。  而后有湿哒哒的东西覆在她额头,甜酿身体微微抖了抖,微凉的指尖便点点触碰在她脸靥上,像生凉的玉石贴在焦烫的美人蕉上,听见他声音轻轻的:“嘘,别动。”  她伸手摸了摸,原来是一方绸帕沾了水,不是水,是凉茶,冰凉凉的敷在额上,连眼也一并掩住,酽酽的茶香扑面而来,甜酿觉得清凉之意从肌肤直透心扉,抚平了点点焦躁,微微启唇:“谢谢大哥哥。”  那是一方窃蓝的绸帕,绵软似流光,帕下只见一张淡白褪色的唇,唇是花叶的形状,线条润盈,唇角微微上挑,下颌骨尖尖,脸颊还有一点嘟蓬蓬的软肉,而后是一只小巧白玉般的耳,掩在几络碎发中,耳珠圆白,戴着只玻璃种的翡翠耳坠,愈发衬的盈盈水色,白玉无瑕。  施少连没有出声,马车疾驰,车内颠簸,他指尖扶扶她的脸颊,按住那方绸帕。  回到施府,顺儿已领着生药铺的翟大夫在等着,施家生药铺铺面大,上门看病免收诊金,只收药钱,翟大夫就住在生药铺里,离施宅不远,桂姨娘听见前院动静,也出来查看。  施少连半扶着甜酿下马车,见她步履不稳,心不在焉又焦灼不安,扶握着她的手,将她半揽,柔声道:“你病着,去见曦园好么,大哥哥照顾你。”  她不肯去,眼角发红,低头嘟囔:“见曦园是哥哥住的地方,我要回绣阁。”  他也不强求,一行人俱到了小绣阁里,翟大夫诊脉问切,捻捻胡须:“脉象有些急浮,应是见风受寒,喝帖药发发热就好。”  顺儿跟着去生药铺抓药,施少连也通药理,吩咐厨房送来小炉药盅,就在绣阁内熬煮汤药,宝月铺床抱被,服侍甜酿歇息,桂姨娘见施少连亲手煮药,上前道:“绣阁内人少,我留两个婆子婢女在这守着。”  施少连却道:“不必,我让紫苏青柳过来便是。”  桂姨娘知道他们兄妹两人关系亲厚,亦是点头,在绣阁内坐了片刻,也回去歇息。  施少连煎药,亲自端上楼去,他有经年未进她的卧房内,只觉甜香细细浮动,入目是樱朱草白各色锦绣,一应器物随手搁置,却又浑然天成的可爱,窗下小净瓶内斜插着柄细长的草叶,窗上悬着枚海贝做的小铃铛,正是他几个月前从外省带回来的土仪。  床帏半垂,甜酿正怔怔盯着罗帐顶的拓枝纹出神,听见脚步声,从床上挣扎着起来:“大哥哥回去吧,我睡一觉便好。”  施少连看她小口啜吸喝药:“等你喝完药我再走。”  她蹙眉,勉强将药汤饮尽,瞥见唇边的一枚蜜饯,一口咬住,含含糊糊说话:“哥哥也回去歇歇吧,我没事的。”  “厨房里熬了莲子百合粥。”他温声看着她,“待会喝一碗,垫垫肚子。”  甜酿点点头。  施少连回了见曦园,正巧在半道上遇见紫苏。  “大哥儿。”她随着他走,“听说二小姐病了。”  他颔首,领着她回见曦园:”你不必去,她已经歇了。”  主仆两人一前一后回了屋,他要水沐浴,在水里泡了许久才披衣而起,出水时脸上也带了点奇异的嫣红。  施少连换了身居家衣裳,仍往绣阁去,甜酿已然睡下,只留了宝月一人在屋内守着,宝月听见轻微脚步声,而后见施少连头发俱披在身后,发尾还濡湿着,朗月清风般的姿态,轻问她:“粥喝了么?”  宝月不知怎的,自家的大哥儿温和儒雅,她却有些惧他,上前福了福:“二小姐说头疼,喝了两口便睡了。”  “你下去吧。”他径直往内室去,“把粥再温一温,搁在暖甑里再端上来。”  宝月不敢忤逆他,应了声是,下楼去温粥。  他撩开床帐,小小一团的身躯上盖的是一席薄薄的水红色的锦衾,黑绸般的发覆在半新不旧的软枕上,她侧身向内,看不见她的面容,只能看见一点玉色脸庞。  他站着看了半晌,在床沿坐下,伸手往她脸庞上一触,肌肤微热,触手丝滑。  心这才安定下来,微微叹了口气,又见床头搁着一方红漆小盘,上头一只甜白釉茶盏,知道这是她的常用之物。  施少连将茶盏摩挲在手中,垂眼看了片刻,啜了啜杯内的半杯残茶,清凉入喉,气味清甜,原来喝的不是茶水,而是半盏白豆蔻凉水。  他又回身看了看甜酿沉睡的身形,将床帐落下,踱步出来守着。  宝月将粥温的热烫烫的,装入双耳暖甑里,塞了口,捧着暖甑又上楼去,见施少连点起了外间的银烛,手里卷着一册书,正坐在椅内凝神细看,见她闪身进来,冷淡的抬眸瞥了眼她。  她无端心一跳,见大哥儿的眼神落在那暖甑上,伸手一指,指尖触及桌面,示意她将粥搁下,宝月忙忙上前,将暖甑搁在桌上,正要悄声退出去,又听见大哥儿问:“这书,甜酿常看么?”  宝月不识字,自家小姐的书只能囫囵认个模样,见施少连手中是本新书,正是小姐近来常看的那本,瑟瑟道:“二小姐每日里都看,一看就是小半日。”  她好像听见一声轻笑,那笑声似乎如云烟缥缈,大哥儿的笑容似乎温和,却又有些冷,宝月说不上来那种感觉,只觉有些不一般,而后听见他极温和平淡的说了一声:“出去吧。”  宝月悄悄的溜了下楼,在楼下守了会,见夜已过半,自己困倦,但小姐生病,楼上大哥儿又在,也不敢歇息,只在下头待着,搬着凳儿靠着打盹。  甜酿从睡梦里直直的坐了起来,见拳下攥的是绵软的被褥,眼前是昏暗的罗帐,呆愣许久才回过神来,动动眼珠,才发觉自己额头出了点点冷汗,心跳如擂。  她深深的喘了口气,又倒回了枕间,手掌按住自己胸膛,只觉心脉搏动,忐忑难当,自言自语,探身去床头取水喝,茶盏却空,见外间有烛火,只当是宝月守着,唤她:“宝月,我要喝水。”  宝月不见,倒是见施少连翩然进来,脸上还沾着一点笑意:“渴了?”  “大哥哥。”她见他眼神一缩,退入床帷内,将罗帐掩严,“哥哥怎么在。”  “你不肯去我那,你这人又少。”他俯身去拿她的茶盏,低头给她倒水,“怕宝月照顾不好你,过来再看看。”  “我没什么事。”甜酿呐呐的,“大哥哥不该守着我的。”  罗帐上映出她披衣束发的身影,隐隐绰约,而后是素手撩帘,她踏着缎鞋下床来。  “我在这,总安心些。”他将豆蔻水递给她,温声道,“嗓子都哑了,喝口水。”  她捧着茶盏喝水,在桌旁坐下,微微有些局促:“大哥哥也累了一日,早该回去歇歇。”  他看着她:“看你无事,我就走。”  微凉的手在她额面一触,触道额头点点湿意,倒是一点也不热,还有些生凉,施少连将搭在椅上的一件月白小袄取过来,披在在她身上:“倒是不热了,倒是要当心着凉。”  他去给她盛粥,粥炖的绵烂,她却看着粥碗:“我不饿。”  “中午就吃了一顿素斋,如何能不饿?”  “下午跟着祖母,在屋里吃了一大把干果。”她低声道,“我吃不下。”  他却不肯,将碗端着她面前,盯着她进食,甜酿食之无味,举着小勺在碗里囫囵搅动,垂着眼不知在想些什么。  瓷勺一下下磕在碗沿,发出又沉又脆的声响,他默默的看着她喝粥,甜酿偶尔抬眼,看看他,又将眼神收敛起来,低下头去。  她的眼神又绵又软,像柳絮沾在睫上,颤巍巍的惹的生痒,又不舍得一口吹去,只怕吹的远远地,失了踪影。  他垂下眼,往她碗里又舀了点粥,轻声道:“不过是个老婆子,有什么好怕的。她未必与你相关,即便相关,那么多年过去了,她未必认得出你,即便记起来了,也未必敢笃定,退一万步说,就算认出来了,也无妨。”  甜酿握着瓷勺,久久埋头在粥碗里,半晌微声道:“少连哥哥。”  “别怕,总归有施家在。”他摸摸她的黑发,贴近她安慰,“还有我呢。”  她抬起头来,眼里盈满泪珠,黑睫轻轻一眨,沿着面靥滚滚而下,冰清玉洁,我见犹怜,施少连的漆黑的眼看着她,轻轻伸出手,拭去她面上的泪珠。  甜酿抽抽鼻子,抿抿唇,顺势滑跪在地,将螓首埋在施少连膝头,搂住他的双腿,哽咽道:“少连哥哥。”  声音软软颤颤的:“大哥哥是我最亲最亲的哥哥。”  施少连指尖隐去她面上的泪痕:“二妹妹也是我最亲的妹妹。”  她在他膝头亲昵蹭脸,许久泪眼婆娑抬起头,见他俊颜微笑,朗月在怀,自然是温雅端方,柔声问她:“你认得那婆子么?”  甜酿摇摇头:“我不认得她,只是……她一直在看我,以前又是个尼姑……我小时候在庵里住过……她说的那些……我觉得就是……”  她忐忑的看着施少连,施少连却沉静如水,静静的听着她说话,看着她微笑:“妹妹在庵里住了几年。”  她抱着他的腿:“我只记得我五岁上下就离了庵,去了姨娘那。”  施少连点点头,摩挲着她的头发:“甜妹妹安心,我找人去探探那婆子的底细。”  甜酿眨眨眼:“谢谢大哥哥。”  她哭了一场,施少连唤宝月上来打水替甜酿净脸,见她再度睡下,自己出了绣阁。  夜依旧深,园子里伸手不见不指,他熟稔的往见曦园走去。  甜酿进施家时,他已然十二岁,那时候他的生母吴大娘子还在,吴大娘子对他异常严苛,他很早就跟着江都最富盛名的夫子念书,所以甜酿进施家一个月多,他从书院归来,才算是第一次见这个妹妹。  怯生生的,笑的又甜,很是招人喜欢,看得出来,是有意的讨好府里上上下下。  但这样可爱又嘴甜的讨好,谁会不喜欢呢,就连云绮,起头凶她凶的跟什么似的,最后也都服帖了,只不过这喜欢里,都含着一股轻蔑和施舍之意。  施少连记得很清楚,那时候甜酿和云绮在园子里蹴鞠,云绮站着不动,她却上上下下满园子的捡圆球,跑出了满头大汗,他进门时,见她从假山上跌下来,抱着球揉揉自己的膝盖,看着他甜甜一笑,又一阵风似的跑走了。  他成日坐在屋里看书学问,又要伺奉常年生病的母亲,一般不跟妹妹们玩耍。但有空时相处一二,他对这个新来的妹妹,大抵还算是不错。  因为甜酿和王姨娘肚里的那个胎儿,母女两人才从杏花巷接到施家的,等生下的是喜哥儿,施存善欢喜不迭,母女两人在施家的日子愈发的好,甜酿和家里人的关系也愈加亲热。  十四岁那年,吴大娘子病逝,那是十一月间,刚刚下雪的时令,他为母哭孝,最是诚心,也是他这个香香软软的二妹妹,在人来人往间,陪着他,安慰他,给灵棺前的他带口热食。  七七日在庙里做水陆道场,正逢施少连的生辰,施老夫人还记得,让庙里的僧人煮了碗长寿面端给他,他坐在僧房里吃面,甜酿从外头来,身上还披着薄薄的雪花,给他摘了个黄澄澄的橙子:“大哥哥生辰康喜。”  两个人都跪坐在蒲团上,他从碗里挑了根面疙瘩给她,她用手捻着那个小面疙瘩塞进嘴里,哧溜哧溜一点点吸入嘴中,吸了半日,只是怎么吃也吃不到头。  长寿面只有一根,一端在他筷子下,一端在她嘴里,她不懂得咬断,将他的面吃了小半碗。  最后她讪讪的将面用指甲掐断,施少连问她:“你没吃过长寿面么?”  甜酿摇摇头。  “你生辰是什么时候?”  “腊月初七。”她小声道,“姨娘痛了一整日,掌灯的时候才把我生下来。”  他想起来了,他这个妹妹,生辰比他早了几日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  要解除血缘关系才可以有感情发展~~第14章  天初蒙蒙亮,甜酿已在床上辗转了大半刻。  宝月在外间的小榻上睡的沉沉,银釭已冷,窗外有林鸟初鸣,她睁眼醒着,指尖无意识的在柔软的锦衾上划来划去,索性大大的翻了个身,撩起一角床帐去够床头的豆蔻水。  她有夜起喝水的习惯,宝月常在床头搁一壶一盏供她夜饮,手中这盏豆蔻水,是施少连临去前,替她斟在床头的。  其实一开始,其实是云绮和施少连的关系更亲厚些。  那时候施家只有施少连和云绮兄妹两人,施少连是正房长子,云绮是娇女幼妹,云绮也喜欢跟着施少连身后,一迭声的唤哥哥,爬树攀石,捉鸟捕蝉。  她跟着王姨娘回了施家,见到那个面容清俊,眼神清澈,斯文有礼的小哥哥时,心里也是喜欢的。  比起应对家里的女眷,她更喜欢爹爹和哥哥,只要她仰着脸,笑眯眯的喊一声,就很容易得到他们的好脸色,也更受怜爱和呵护,在这一点上,她有天生的敏锐和天赋。  家里所有人都喜欢哥哥,她也喜欢,喜欢听他在窗下朗朗念书,看他执着小剪剪出一个栩栩如生的风筝,在园子里摘花捞鱼,却如何也不会弄脏一身漂亮的小袍子。  她这样的乖巧又伶俐,当然比淘气又鲁莽的云绮要招人喜欢,哥哥的目光自然也会一点点偏移到她身上,一点点对她熟稔起来。  吴大娘子病逝之后,施少连才对她有了格外的偏爱,真正宛如同胞兄妹一般,把她搁到了心里。  没了母亲的大哥哥真的好可怜,爹爹又成日忙于外头营生,她要多照顾着大哥哥。  她一直陪在大哥哥身边,陪他哭丧,陪他守夜,陪他用饭,替他拭泪,替他更衣,替他暖手。  她还记得呢,清寂夜里,哥哥孤零零的守着灵柩,祖母困的在偏房里打盹,云绮早就窝在桂姨娘怀里睡着了,喜哥儿和姨娘也躲去了别处,爹爹还在外头铺子里盘账未归,她见菩萨面前供了一叠黄澄澄的香橙,趁着僧人不备,偷偷的摸了一只,去陪大哥哥守夜。  向来爱洁净的大哥哥,从来不肯跟人同吃一份吃食的大哥哥,从碗里挑了一根面条,塞进了她嘴里。  那是她第一次吃到长寿面,清汤寡水,无滋无味,却是暖和和的,暖的肚子滚热。  吃完长寿面,他们又一起剥了香橙,她喜欢香橙的味道,芬芳又清凉,喜欢手指上黏糊糊的沾着黄色的汁液,沁人心脾的气味时时萦绕在指上,能给她带来长久的愉悦心情。  大哥哥却掏出了自己的帕子,将她的十指一根根的拭擦干净,又抹了抹她的唇角,最后将帕子收起,对她微微一笑。  那是吴大娘子亡后,他露出的第一个笑容。她也笑的很开心,直觉告诉她,她在家里,又多了一分依靠。  再后来,爹爹在一次外出贩药材的路上染了病,身子骨也不太好,常日里请医问药也终不见效,后来有位游方道士,俱说是名赫赫有名的术士,岐黄之术也异常了得,被大哥哥请来给爹爹看病。  游方道士一眼就看出了爹爹的病根,言谈中肯,爹爹也肃然起敬,觉得道士言语传神,道士写了一张方子交给了大哥哥,大哥哥欣喜不已,又忙请道士为家眷们望闻一二。  那道士一一为众人看过,又道施老夫人困倦滞食,又道喜哥儿躁动夜闹,俱开了方子,轮到甜酿时,那道士说:“身体康健,只是体内有些热毒,每逢夏日都贪凉爱冰,不过也不碍事,无须吃药,节制些便好,她这热是生时候胎里带出来的,炎夏出生的小儿都容易有这样的热毒。”  她听闻此言,起初尚未反应过来,而后面色有些白,那时候大家都在帘子外头喝茶,只有施少连伴着道士在身边,闻言淡淡看了眼她,送道士出去出。  家里人问甜酿:“甜姐儿一切可都好?”  施少连看着她道:“妹妹身体都好,只是生在冬日,夏天容易沾染暑热,要少饮些冰凉之物。”  她看着他,无声的点点头。  人群各自散去,她跟在施少连身后,怯怯喊了声:“大哥哥。”  “二妹妹。”他亦温柔回视她。  她吞下喉中话语,牵着他的衣袖,晃了晃,将头颅蹭在他手臂上。  晨起施少连又来绣阁,甜酿正在梳洗,她身上的热度已退,只是精神有些不太好,无精打采的消沉。  早饭就摆在绣阁里,因只有兄妹两人,薄白粥,鸡尖汤,一碟炒豆芽,一碟干笋盐齑,一碟果仁。  两人坐在窗下喝粥,窗儿大敞,正对着新阳升起,鸟鸣清脆,凉风习习,他举止文雅,她吃相秀气,两人举箸无声,片刻后他想起些什么,说道:“昨日翟大夫还开了一副药,待会让宝月熬出来,再喝一碗。”  甜酿抿抿唇,乖巧点点头:“好。”  兄妹两人用完粥点,他道:“今日我得闲,在家陪着妹妹,妹妹想做着什么。”  甜酿偏头想了想,柔柔一笑:“就在屋里呆着,哥哥给我念书吧。”  她手边提不起力气,也懒做女红,吩咐宝月将绣架收起,自己搬了个软枕给施少连:“我今日只想偷懒,哥哥成日忙,今日也好好松散松散。”  她照旧倚在软榻上,将手肘搁在小几上,撑着自己的头颅,吃饱之后,微困无力,只想懒洋洋的摊着。  施少连随意在桌上抽了本书在手里,还是他的旧书,念的是《千字文》,他以前教她开蒙的书,知道这本她特别的喜欢,她常翻来覆去的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