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 >鱼家夫郎by > 第108章(第1页)

第108章(第1页)

  领养完,他们一样去买油!  是这么个理。  同样的事,换个老油条来,说得天花乱坠都是骗人的!他就是故意的!  换个新手来,还是百姓们认证的“不会做生意的傻蛋”,他们就信了。  没经验嘛,又确实爱做白送的事,鸡鸭猪还真跟卖油没关系,怎么就让李家生这么大气?  还动手打人,要管他们的银子怎么花,太过分了!  事情到这里,只是结束,不代表江家能接上这波红利。  谢星珩再次赔不是。  整个丰州县,少有不知道他身份的。  江家赘婿之外,还有一个举人功名。  堂堂举人老爷,能当官的大人物,这样给他们解释、赔不是,眼圈儿都说红了,嗓子都喊哑了,怎能不动容?  偏偏谢星珩还是实在人。  他说实在话:“我也没骗大家,我们家油坊小,新开张,存货不多,再搞活动是搞不起了。你们因为我们家受委屈,我没点表示,心里也过意不去——”  百姓们都竖起耳朵听,窃窃私语一声也没!  道歉安抚全是空口白话,有点表示,才是实打实的优惠!  这是谢星珩能抢走李家三天客流量的另一杀手锏。  它跟领养活动齐驱并进,才能稳住人心。  “这样吧,我们家也搞三天活动。豆油是常价,但是肉价我做主,给你们降价!”  什么满减,什么满赠,有直接降价实在吗。  领养活动能瞬间席卷全县,因为什么?肉少人多,大家都缺肉吃!  再有便宜肉,他们听了价格,能不买吗?  十几文钱,能进城消费的人,每家每户都掏得起。  如果肉价是十文一斤呢?  十文一斤,不用凑数满减,不用抽奖返现,他们花这点铜板,就能拎一斤猪肉回家。  满赠是江家最先发起的,自然要跟上。  买一斤猪肉,送二两猪下水!  买两斤猪肉,送半斤猪下水!  买三斤猪肉,送一斤猪下水!  买五斤猪肉,送一斤带肉大骨头!  买十斤猪肉,送两斤带肉大骨头,再加一斤猪肉!  ……  数量有限,每家每户,最多限购十斤。  猪肉之外,还有鸡鸭鱼肉。  买鱼送鸡蛋——鸡场多余的非种蛋,现在不清空,过阵子都坏了。  买鸡鸭也送鸡蛋——鸭蛋可以做咸鸭蛋、松花蛋。通常来说,也是鸡蛋受众广。  鸡鸭分公母、老幼,价格略有不同。趁机科普一下“食物”月龄。  “活蹦乱跳的新鲜食材”把百姓们都听乐了。  尤其是母鸡和母鸭,竟然还有正在下蛋的!买回去可以先养着下蛋,暂时不吃!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卖完即止!  人群躁动时,门口铜锣敲响。  谢星珩嗓子哑了,叫人过来帮忙喊话。  “县里百姓就在这里排队,乡下百姓,可以先返乡忙自己的事。天大的事,没有地里的活重要!你们来一趟辛苦了,先回去,我们家会安排人下乡,到你们村子里送货上门,大家放心,都能买到!”  这话说出来,人心尽得。  心里急着庄稼的农户们,感动得泪汪汪的。  县里百姓都在说:“这赘婿不会做生意,心地还是好的。”  又有人说:“心地不好,怎么做得出白送的生意?”  把他们当衣食父母呢。  来江家买东西的人,不自觉挺了挺腰杆。  他们是花钱的人,他们腰板硬!  和豆油一样,养殖场的发展时间要更短,只是家禽家畜的生长月份足够,就能下蛋孵化。  家变过后,农庄焕发新生。带动留下的枫江百姓,投入生产建设,至今已孵化两轮。  两轮的数量,管不到满县的嘴巴。  跟逛小集的店面补货一样,这类活物数量不够,同样需要补货,要另找供货商、合作商。  不拘是个体户还是大商户,谢星珩还亲自去找李屠户谈了生意。  李屠户开了丰州县最大的猪肉摊,徒弟都收了八个!供应着县里大小酒楼的猪肉。  他已有单干的资本,屠户性烈,有把子力气,杀猪刀、剔骨刀玩得溜。谢星珩过去谈生意,他刀就放旁边,大有一言不合就动手砍人的架势。  这般作为,更显心虚——他怕江家以大压小。  谢星珩是有诚意的。  李屠户愿意合作,以后五五分账。  江家出养殖技术、提供饲料、安排兽医入驻李家的猪场,同时负责经营、销售。  李家猪场,包括养猪的、杀猪的人,都成为江家附属产业和职工。  是对赌协议,一年内,李屠户所挣净利润,没有达到三千两,算江家输。  江家输,以上条件无偿提供。跟李屠户就是正常合作关系,李屠户愿意以批发价,低价提供猪崽、猪肉,但从中分利,想也别想!  若江家赢,李屠户说了:“你能带我挣大钱,猪场还是我说了算,那我们五五分就五五分!”  养猪挣钱,风险也高。  莫名其妙养死的、生病死的、下崽死的,都能让猪场亏损一大笔。  猪场大了,要多请人才能看顾过来。  看似挣钱,花销去除以后,又没剩多少,全是辛苦钱。  李屠户还去江家养殖场看了。  那场面,那能叫养殖场吗!简直是个畜牲行,什么都有!  他们去衙门公证了协议。  安全,靠谱!  除了李屠户,县里再没有养殖大户。  其他鸡鸭都是散养的,陈管事带人,先从相熟的农庄上收,再去乡镇买。  今天的活动告一段落后,有的百姓回过味儿了。  他们捉回来养的鸡鸭猪,以及他们买来吃的鸡鸭鱼猪,只有少数是江家养的,多数都是江家买来的!  他们买来,不要钱给他们养,低价给他们吃。  “白送的……这跟白送的有什么区别?”  抢生意第一天,情绪几转,以感动收场。  远在乡村的百姓们,都在当天买到了肉。  下乡的人,还是“帮”他们出气的镖师们。  他们关切问,东家有没有罚他们。  镖师们乐呵呵的:“罚了啊,罚我们下乡杀猪!”  百姓也乐呵呵的。  晚间吃饭,门户里都传出肉香。  他们掏的铜板实打实,可他们也认为江家跟白送的没有区别。  是把他们当衣食父母看待呢。  抢生意的第二天,才引发回购热流。  买油不急于一时,家里还有能用的,就先凑吧凑吧,软骨头才去李家买油!  被骂被打还上赶着送钱,难怪李家不把他们当回事!  便宜肉都买了,不要钱的鸡鸭猪也领了,江家拿什么挣钱?  “衣食父母”为他们的“孩子”操上心了。东边省下的银两,花在了西边上。  买了便宜肉,就来买“贵价”油。  逛小集有常驻活动,满减力度不大,但真的有。  趁着热乎劲儿,再来几个中奖的人,喜气迅速扩散。  在江家买东西,亏不了!  李家紧守着脸面,第一天时,料准百姓们只是为了鸡鸭猪崽,不会跟银子过不去,领完鸡鸭猪,还会来李家油铺买油。  结果江家舍了血本,卖起了鸡鸭鱼猪肉!  他们又等第二天。  鸡鸭鱼猪肉,跟油有什么关系!  还真有关系。  吃了肉,肚子里有了油水,对食用油的需求就会降低。  正农忙时,吃饱了,干活都有劲,说起来又是江家厚道。不耽误他们事,还把肉送到家门口!  回到家,都有小鸡或小鸭,有的人家还养猪崽,看得人心里暖呼呼的。  这般对比之下,他们也愿意去江家买豆油。  县城百姓给他们算过账了,在江家买豆油,不亏!  抢生意第三天,是关键性的一天,能否彻底把李家生意搞黄,全看今天的表现。  谢星珩找了个由头抓人心。  他把饲料抬上来了!  吃了饲料,家禽家畜能长得更快更肥。  都是榨油的油渣,纯天然,无添加,非常健康!  说饲料怎么怎么好,百姓不懂。  说油渣,他们就懂了!  沾了油的东西,哪有不好的!  不要钱的,全白给的。  从江家领了鸡鸭猪崽去养的人,都能免费领取!  县内定点,乡村定点。不让他们走冤枉路。  天呐。  良心商家!  他们都忍不住问了:“你们家不亏本吗?”  谢星珩笑道:“我初入行,我夫郎跟岳家都支持我,他们说了,做生意,不亏就是赚!”  意思是,东边赔了西边赚,整体账面好看,那就是挣钱的!  百姓们心里摇头叹气:真是不会做生意。  嘴上又满口好话,说他做得好,有天分。想要用夸夸战术,让谢星珩迷失自我,继续将“白送”进行到底。  谢星珩能让他们失望吗?必然不能!  江家两场活动,办得有声有色。  全新的经营形式,广受好评,百姓无一不夸,无一不赞。  作为县官,还是新上任的县官,又得了上令,孙知县终于耐不住性子,出衙门私访来了。  他公证了一份对赌协议,最先去的是李屠户家。  李屠户家的肉摊还开着,三天的活动结束,他跟徒弟们也松口气,可以轮休缓缓。  百姓们买了三天的肉,今天的生意恰好淡去,有空闲聊。  孙知县来买肉,问了价位,嫌贵,说别人买的都便宜。  李屠户做事实在,轮休先休小徒弟,还能抗的人,先撑着档口。  他往外瞧一眼,只见来人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男人,方脸阔口,眼大眉深,身形威武,长相也威武,偏留了一条垂到胸口的长须,打理得油光水亮的。  是个读过书的武生?  李屠户回话客气,他说:“前几天是配合东家搞活动,这活动结束了,自然就恢复常价了。”  他指着地上的一桶猪下水说:“您今天买多少肉?够二十文,我送点下水给你。”  孙知县有意聊,先买了二斤肉,再好搭话。  “那别人都买便宜了,我买这么贵?我岂不是亏了?”  李屠户笑了。  他受过专业的培训,被逼着背的台词里,有这么一句。  可惜啊。  这么多天里,只有面前这为儒雅武生来问。  他有了机会展现,开口顺溜:“诶!这是我们不好,没有通知到位!这样吧,你留个地址,下回搞活动,我去喊你,准让你也买上便宜肉!这回实在不好说,我给你便宜了,前几天赶场子来的客人岂不是白挤了?”  他后头还有话。  要是你赶活动买了便宜肉,别人平平常常就能买到,岂不气死?  这一串的话术,是需要话赶话的随机应变,一句一句的顺着捧,客人说什么,都有应答余地。  要哄着人开心,要作出承诺,然后将心比心,把顾客拉到同一阵营,一起保护规则,再给出优惠,让人满意。  李屠户这辈子没干过销售,他卖猪肉,也不用销售!  早没机会给他表现,拉着个人,他开了话头,自己把台词背得一溜溜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