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 >鱼家夫郎by > 第221章(第1页)

第221章(第1页)

  随信寄来的还有八根链条,其中六条是给两个宝宝的,照顾到他们的儿童时期、少年时期。  孩子到少年时,就很费东西,各有一条替换的。  另外两条,是给江知与和谢星珩的,让他们也能组装个自行车骑骑。  江知与把信件来回看了数遍,又检查包裹,确认里头没有给谢星珩的信,便把提及向坤和奶娘下毒一事的信纸抽出来烧掉,其他的就放进书本里夹着。  等谢星珩下值回家,他跟谢星珩简要说完,然后问:“我们还等吗?”  已经七月二十五了,不好等了。  再等,商队采购的次数会缩短,制造的市场导向会变差。  谢星珩想了想,说:“最迟八月十五中秋节,常大人没有回信,我们就自己动手。”  他在外头说大话,可以另找合伙人。实际上他没有人脉,目前给京城职官的信任度不高,或许能找到,但花费的时间与风险太大,性比价很低。  但他跟江知与不一样,他会考虑用林庚的人。  林庚是个聪明人,提供的帮助人选,如果轻易就被皇帝顺手铲除,那这个人一定也是林庚想要除掉的。  他再找霍叔玉问问。  有了计划,江知与心里就有了底。  进入八月,他跟苏冉筹备小福星活动事宜,也跟顾老爷请假,要带两个宝宝去玩。  何书文带着庄上几个小媳妇小夫郎过来串门,想来参加活动。  庄上气氛沉闷了几年,孩子们都拘着,进城次数少。这回有江知与主事,苏冉那边也有靠山,就想让庄上的小孩子们都来玩一玩。  江知与问他们准备了什么节目,何书文说没什么节目,好些孩子跟着大人学了点武艺,年岁小,姿势怎么做都可爱,上去耍耍。  江知与便拿了曲目单子出来,给他们看看,看愿不愿意搞合唱。  曲目是谢星珩写的,都是些儿歌。  很多都是经典曲目,比如《上学歌》《数鸭子》《蜗牛与黄鹂鸟》等等。  歌词都很简单,配合曲调,学起来容易。  庄上小孩子们喜欢,就学一学,不喜欢就照着原来的表演节目来。  给自家两个宝定下的曲目则是《两只老虎》。到中秋节,就降温了,孩子们的萌萌动物衣裳可以拿出来穿,表演服饰都有了。  他俩又听谢星珩唱《小星星》,贪多,也学了。算两首曲子。  何书文单看词曲,不能知道好坏,江知与就给他们唱了《数鸭子》。  这首歌有配套的动作,可以找个胆大的孩子领头,让胆怯又想上场玩的小孩子们跟着做“小鸭子”,稍稍排练一番,跟着指挥跑就行。  何书文听着好,让江知与又唱了一回,叫跟来的媳妇夫郎们都学着,回去农庄,他们唱给小孩子们听,看哪些孩子愿意唱歌。  儿歌的曲调简单,学过几回就记住了。铺面里还有伙计跟着学。  苏冉连着听几天,感觉挺不错的,想着自家孩子那老成呆板的样,回家跟顾慎行商量后,夫夫俩硬着头皮去找顾老爷,问问能不能让顾思勉也去小福星活动玩玩。  苏冉精挑细选了《读书郎》这首歌,欢快词曲都听着他心里酸软。  哼给顾老爷听,声音都在抖。  顾老爷看他一眼,摇摇头,叹道:“中秋休息,你去问问,看还有哪些孩子去,一块儿结伴玩玩吧。”  苏冉忙应下。  顾老爷都同意了,其他拿不准主意的家长们,心有顾虑也犹豫着点头答应了。  孩子们确实憋得慌,面子哪有开心重要?  只能说不愧是顾家人,出去玩,选的歌都差不多。  《读书郎》和《上学歌》占比很高,最后搞成了大合唱。  自家人,都排在了第一天。  一来是私心作祟,二来也是给其他家庭打样。  歌曲都能学,想唱都能唱。不用因为没有拿得出手的表演节目而遗憾。  到了八月初十这天,各家开始做月饼了。  谢星珩自配了五仁月饼,以各类坚果为馅儿。又做了常规的豆沙馅儿饼子,以及枣泥馅饼。  他盯着馅料的调制,其他就交给厨房的人忙。  饼子出炉,他各取数只装盒。用的是糖铺的限量包装九宫盒。  九宫盒里,除却月饼之外,还有不同口味的软糖。  依着交情远近,谢星珩跟江知与依次上门送节礼。  顾老爷家、顾慎行家,这就占了两盒。  再有霍首辅、霍叔玉,这也占了两盒。  另外有一个藏雷的程明,再有两个打掩护的交友对象。这就去了三盒。  然后是沈钦言、常如玉家各送一盒。  谢星珩记得金公公那头的交情,这些平时少往来的人,节礼尤其不能忘。忘记了,从前的交情就都成泡影了。  办事要办得大方,给金公公的徒弟也备了一份。  再就是他在翰林院的同僚、上官。这都是人情礼。  余下的,留几个饼子自家尝尝味儿,其他的全打包好,叫何义回跑一趟农庄,给何家、四位先生家都送一份。  这是他们来京城以后,走礼最多的一回。  月饼都赶制了三次,到了八月十五,还新出了两锅。  宝宝们有朋友了,他们也要送礼。  江知与让人缝制了圆形小福袋,配了长长的滚边宽布条,做成可以斜跨的小圆包。每只福袋里,都有一枚油纸包裹的月饼。  天玑宝宝爱吃甜的,他把豆沙馅儿的饼子抱得紧紧的,说要给思勉哥哥。  锦鲤宝宝也爱吃甜的,也想送豆沙馅儿的饼子。被天玑宝宝打了一巴掌。  江知与:“……”  这有什么好争的。  “不可以一起送吗?”  天玑宝宝说不可以:“思勉哥哥吃一个月饼就饱饱的~”  江知与想了想,给他们示范分享月饼的方式。  可以切开,一人拿一块。  这样子分着吃,更有滋味一些。  两个宝眨巴眨巴眼睛,被这个方式惊喜到,眼睛亮亮的。  哇,送出去的月饼,他们都能吃到!  江知与看他俩像小傻子,怎么读书了还不长点心眼?  这些没空想了,小福星活动在中秋节午后开始。  这天,天气晴朗,秋风送爽,是个好日子。  第一天上台的宝宝,都被内定名额挤满,还没有其他人家收到邀请。  但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好多人都提前来占位置,到前面来看。  糖铺的软糖已经就位,江知与大手笔,给县衙的职官送了五斤,给负责现场治安的守卫,依照官职大小,三斤、两斤、一斤的送。  余下的,都是一只小福袋,里头能有二两软糖。  小孩子是各家的命根子,宁愿舍财,不能出事。  活动有主持人,苏冉选了两个脸蛋圆圆,很有亲和力的人上台。  台本经过审核,说两句吉祥话,简要复述规则,就请小孩子们上场表演。  来围观的百姓,可以参与投票,投票随意,离场时排队进行。  投完票,会有糖铺优惠券赠送。  一张满减券,一张满赠券,一张一文钱尝鲜券。尝鲜券是针对软糖的。  第一个上台表演的节目,是农庄里的大孩子带小孩子们合唱的《数鸭子》。  有大孩子领着,小孩子发挥稳定。  有两个被人多的场面吓哭的,也在小伙伴的带领下,互相牵着,跟着队形走。模样看着又可怜又好笑。  对待幼崽,群众们的善意很大,下边好多人叫好,鼓掌,有些大嗓门的还大声夸夸。把歌声都掩盖了。  热闹是一把双刃剑,喜欢的孩子更喜欢了,害怕的孩子更害怕了。  后台乱糟糟,前台的表演还在继续。  谢星珩记得幼儿园的小朋友表演时,下边都有幼师跟着比划,所以在自家两个宝上台时,他挤到台下,跟两个宝宝做示范。  孩子还是太小了些,外向归外向,这种人挤人,喊话一声高过一声的场面,对他们来说,过于可怕了。  他们穿着小老虎衣服,戴着老虎帽,手拉手站在舞台中心,全无要表演的自觉,两小只挨在一起,看样子都要哭了。  谢星珩在台下非常用力的喊他们名字,做《两只老虎》的动作,一会儿捂住耳朵,一会儿捂住“尾巴”,原地转圈圈。  周边的百姓知道他是在给自家娃娃鼓劲,都看笑了。  怎么这么拼呢?  好在两个宝贝争气,在谢星珩的示范动作里,找到了音调,叠声喊着“两只老虎”,在台上跑一会儿,记得歌词了,也跟着歌词捂耳朵、找尾巴,还在地上打滚儿。  他俩长得好,这般活泼的小老虎样,简直萌到了人心里。  经过前面的场次,百姓们也知道动静太大会吓到孩子们,他们给的反馈逐渐变得温柔。  鼓掌都是轻拍,喊话变少了,但变整齐了。  等到顾家的“合唱团”上台表演,收获的就是善意柔和的夸夸。  两个宝贝跟着谢星珩在台下看表演,奶声奶气的叫好,还要上台送饼子。  谢星珩都看笑了。  “别人都是送花花的。”  宝宝们已经成功从顾家抱回了两盆花,因为是自己坚持所得,谁也舍不得送。  两人都很执拗的要送饼子。  谢星珩又说:“只给思勉哥哥送,其他哥哥是不是有点可怜了?”  于是他俩在表演结束时,迈着小短腿,来来回回的跑,从谢星珩放在地上的竹篮里,一枚枚的拿饼子送给顾家的小孩子们。  这玩法新奇得很,主持人上台解释,说:“看哪位小朋友表演好,可以送礼物表示喜欢。”  这个解释,配着台上萌娃的送礼互动,让百姓们忍俊不禁。  小福星的活动,吸引了许多关注目光。  因今年又有一批水果糖刚销售完毕,还有人家收到了软糖,衙门的人更是人手一份。糖铺这里的活动,在京城可谓是全城瞩目。  软糖啊,比硬糖更稀罕的糖果。  不知货品够不够,会不会跟水果硬糖一样,去晚了,就买不到了。  应该忙碌活动的江知与,则在活动开场之后,悄然退下,跟何义归汇合,照着原计划,对向家的小辈与族亲,展开了行动。  江知与要循序渐进,保证向家的人是一个个的出事,让向坤捞完一个还有一个。  先从向坤的直系小辈开始,再到亲近的族亲,然后是较远的亲族。  最后到较远的亲族,是因为到了这一步,向坤就该明白这是有人故意整他。为着体面,他非捞不可。  江知与跟何义归照着查探出来的信息,在珍羞馆找到了向坤的小儿子向祖谦。  师兄弟两个,等着向祖谦上茅房的空隙,戴上黑白无常面具,里外配合,把人绑了。  向祖谦有护卫,人数不多。在京城,他们这种出身的人,无需带太多人。  上茅房时,更是只有两个跟着。  何义归出手迅疾,奔着把人打晕去的,到江知与扛着向祖谦跑到后街时,他已经把里面收拾妥当。  附近有联络点,他们就近把人五花大绑,塞上嘴巴,藏到地窖里。  官兵搜民宅,一般是进来绕一圈。这么近,更不会掘地三尺的找。  搞完这个,他们更换衣物,出街绕巷,跟着一群懵逼的百姓挤在路边,也嚷嚷着问“怎么了怎么了”。  有人听见了一点消息,说:“好像是哪家的少爷被人绑走了!”  光天化日之下,还是皇城,竟有人如此大胆!  江知与做出害怕模样,跟何义归说:“大哥,我们快点回家吧?”  他们融入人群,变得很不起眼。  多过几条街,就到了衙门附近。  何义归去找他爹爹,接上农庄的小娃娃们回庄上。  江知与绕到后边,跟来送优惠券的伙计碰面。  他随手抽检样品,点点头说:“去找苏夫郎吧,他会安排。”  江知与今天会离开活动现场一会儿,他给苏冉的理由是要去仓库清点软糖的存货。  而仓库的人,是糖厂的核心人员。  首批软糖面世,糖厂非常重视。  这次,还是大表哥宋原亲自送货来。  任谁去问,仓库上下都会说江知与来过,确实在那里。  午后开始的活动,不到两个时辰就结束。  原想邀台下百姓家的孩子们上台玩一玩,因向祖谦被绑走,衙门来抽调人手,不得不提前结束。  周围百姓听说某家少爷被绑走了,还以为是小孩子,都吓得不轻。  苏冉就怕误会,找衙门的人问清楚了。  “不是小孩子,是向坤向大人家的公子被绑走了。”来调人的官差拿着一包软糖,笑呵呵说。  苏冉松了口气,回来叫几个嗓门大的汉子到台子上去喊话。  这里人多,疏散要一会儿,听见是成年的少爷被绑走,百姓们离开场地的速度变慢了。  他们要去投票,领优惠券。  糖价贵,又是送礼佳品,自家也会买来甜甜嘴,这东西能优惠一点,谁不乐意?  活动都结束了,沿着台子,排了八条队伍,他们只需要看着大背板上的节目单,说要投票给谁,就能领三张优惠券离场,速度很快。  苏冉到了后边,跟江知与说:“不知明天能不能找到向家少爷,别影响我们的活动才好。”  向家小少爷是个纨绔子弟,苏冉对他没有好感。而且绑走一个人,比杀掉一个人更难。既然是绑走,就有找回的可能。还是担忧自家生意要紧。  江知与也愁:“不知道,怎么偏是今天?好好的,不在家里过节,跑出来做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