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 >帅小伙和年轻妇女吻戏 > 第5章(第1页)

第5章(第1页)

吃饭的时候小帅开了口:“舅妈,拿不到加班费,大舅估计没脸回来。”听到这话,舅妈瞬间上了火气:“就你大舅那个窝囊样,指望他要加班费?到厂子黄的那天,他都未必开得了口!拿不回加班费,这个家他就不回了?”小帅捧着碗说:“舅妈,加班费我来要,程小娟跟我是同学,平时能说上几句话。我让程小娟帮忙,给程主任做做工作,保不齐这钱就能发下来。”舅妈听了很感动,盯着小帅看了许久,才欣慰地笑说:“那就试试吧,要不回来也没事。”“舅妈,我还有个请求。要是加班费要回来了,您能不能把之前床底的钱,还给我和表哥?表哥带着我卖西瓜,纯粹是为了我。”表哥也赶紧附和:“妈,小帅家的情况你知道,他中午的伙食费才1块钱。我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1块钱能吃上什么?我就是看小帅念书苦,才想办法带着小帅挣钱,改善生活的。”舅妈愣了愣,竟有些欣慰地看着表哥:“这么说你卖西瓜,是为了弟弟着想?”小帅立刻点头:“表哥一直很有大人样,他特别疼我!”“行,难得你们兄弟有情义。不管能不能要到加班费,这钱回头我都还你们。”那晚舅妈忧伤的心灵,被孩子间的善良懂事所抚慰。开学前一周,小哥俩就不卖西瓜了。一来利润太薄,二来舅妈承诺还钱,再加上他们偷了小舅家的西瓜,又狠狠赚了一笔,这些钱加起来,不仅能够帮表哥平账,甚至还有剩余。他们开始在家学习。表哥在小帅的监督下,复习初二所学的知识;小帅利用表哥的课本和资料,预习初二的课程。表哥学习底子不差,只是初二上半学期染上了网瘾,课后知识得不到有效巩固,成绩才一落千丈。如今跟着小帅一起学习、取长补短,表哥明显感觉有了一些进步。临近月底的时候,舅妈和大舅一起回来了,隔着老远都能听见他们的欢声笑语。大舅割了一块肥美的猪肉,车后座上还驮着一大捆啤酒。舅妈没有穿厂里的工装,而是换了一条崭新的花裙子。她的车把上还挂了两个袋子,是给表哥和小帅买的新衣服。看着小哥俩在屋里规规矩矩学习,舅妈更是止不住脸上的笑意。“别写了,一人一套新衣服,赶紧试试合不合身。”舅妈拎着衣服走过来,搂着小哥俩的肩膀说。“妈,发工资啦?”表哥激动地瞪着大眼。“发了,你爸两个月的加班费也补齐了。”舅妈一边说,一边感激地看着小帅,接着从兜里掏出200元,掖进了小帅手里。“舅妈,给多了!”小帅很诚实地推诿,当初舅妈收走了180多块,而不是200块。“不多,好好念书,比什么都强。”舅妈拍着小帅的肩膀,让他踏实拿着。那个傍晚格外温馨,舅妈炖了满院飘香的红烧肉,小帅和表哥穿上了新衣服,大舅豪迈地喝着啤酒,跟舅妈眉来眼去。最最重要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有限的头脑和知识,挣到了足够还债的钱。距离开学还有两天的时候,小帅要回家了。大舅家虽好,可小帅终究有自己的家。小帅走的时候,表哥特别难过;小帅走后,表哥的心里空落落的。唯有他初二的课本上,还留有小帅的斑斑字迹。小帅回家后,又要跟爷奶挤西厢房了。他望着家里还未封顶的三层楼,望着杂乱的院子,望着拥挤的西厢房,跟大舅家的干净整洁完全不能比。可这就是自己的家,当他看到爷奶爸妈,他的心里就会涌起一股温情,有种说不出的归属感。自己的,永远是最好的。只是家里的这幢楼,要建到何时才能罢休?开学当天,小帅和表哥一起去平了账;午饭时,哥俩狠狠吃了顿肉包子;傍晚放学,走到网吧那条街,表哥指天发誓:“最后一次,就玩儿一小时,权当是对网吧的最后一次道别!”“表哥,还钱!”小帅大义灭亲、面无表情。“还钱?啥钱?!”“你还账的钱里,至少有我的一半。”“好啊,我拿你当兄弟,你竟然跟我算小账?”表哥气急败坏。“亲兄弟、明算账。什么时候把我的钱还上了,你爱怎么上网都行。如果你有钱上网、没钱还我,那我就去管舅妈要。”“你、你你、你你你……”小帅不愿再让表哥沉溺于网吧,但他同时也清楚,单靠嘴劝没有用。只有他头顶悬着一把剑,只要时间足够长,只要他远离了那种环境,也许才能彻底戒掉。表哥生了小帅的气,当天不欢而散。第二天表哥起了个大早,一到镇上就钻进了网吧。可当他掏钱开机时,脑海里却突然冒出一句话:“挣钱真难啊!一天挣一块多,刚好够你在网吧蹲一个小时的。”当他手握鼠标时,他想到曾经奶白可爱的表弟,为了给他还债,硬生生晒成了黑蛋,而没有一句怨言。当他进入游戏时,他想着表弟卖西瓜被老头追着跑,想着被小叔满村骂,想着这个假期没有网络游戏,他依然活得那么开心、那么充实、那么满足。他知道自己偷偷上网,要是被表弟发现了,他们兄弟间的情谊可能就毁了;他清楚母亲要是听说自己上网,会有多么地失望。他手上玩儿着游戏,脑子里却乱得很。亲情与诱惑展开了一场拉锯战,那屏幕里的游戏,他竟玩儿得索然无味。也许人生的开悟就在那么一瞬间,他似乎找到了人生中,比电脑游戏更美好、更值得奋斗、更倍加珍惜的东西。他咬牙将自己的屁股从椅子里拔了出来,才玩儿了不到五分钟,他就出了网吧。那个早晨的空气格外清新,飘着淡淡的炸油条、蒸包子的香味;那天的朝霞格外绚烂,像一幅美丽人生的画卷;那天表哥的身体格外轻快,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精神包袱,眼前的世界,都变得焕然一新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赢:表哥戒了网瘾,小帅不再为生活费担忧。第13章封顶小帅家的楼房,是在他初三下学期封顶的。要不是王大强扯了一挂200响的鞭炮,村民似乎都把王、海两家的恩怨给忘了。乡亲们闻声赶来凑热闹,王老汉站在高高的楼顶,意气风发地朝下面抛洒各种糖果、花生,让大家伙跟着沾沾喜气。站在三层楼顶,望着海家的两层楼,那天王老汉佝偻的腰板挺得笔直,说话的声音中气十足,眼神里更是满含胜利者的姿态。那天王大强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下来了,他再也不用为房子所累了。那天秋红鼻子一酸就哭了,家里终于可以好好攒钱过日子了。那天小帅终于有了笑模样,过不了多久,他就能住进属于自己的新房间了。这起恩怨村民可以忘,可王家忘不了,海家更忘不了。隔壁如此盛大热闹的场景,又怎能不惊动海老头?“爸,都多少年前的事了,算了吧。”电话那头,海忠民生意越做越大,心胸也越来越宽广。“算了?以前他家房子高出咱家一米,现在却整整高出了一层!”海老头气血翻涌地对着电话,平复了好一会儿才开口:“我之前在房顶预留了钢筋,继续加盖不是难事。”海忠民沉默良久、再三思虑后说:“再加一层吧,跟王家齐平就好。乡里乡亲的,不好再闹矛盾了。”可海老头依旧倔的厉害:“忠民,当初咱家盖了两层,他家为什么非要盖三层?王家孬种就是要压咱一头!咱老海家差钱还是差事儿?凭什么要咱们低头?要咱们跟王家保持齐平?”海忠民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个王大强也是,你当初盖两层不就完了嘛!你没钱还非得逞能,两家陷入攀比的死循环,这个事情就无解了。“忠民,爸只提一句:这些年你生意做得顺风顺水,靠得就是财运。你财运为什么好?那是因为咱老宅聚财,咱老宅没被王家给压住。”“爸你这是封建迷信!我生意做得好,那是因为我有头脑、人也勤快。”海忠民自知犟不过老爹,但依旧就事论事。“你还别不信!再退一步讲,就算不为你的生意,也得为海棠着想吧?海棠明年要考大学,万一咱家风水被压,误了海棠的前程,你担待的起?”“这…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再说这些年你挣了那么多钱,大工厂都办起来了,你就差爹这点盖房的钱?再说这房也是给你盖的,我还能活几年?”海老头软硬兼施,毕竟忠民已经是大老板了,不好再如从前般骂他冤种了。而海忠民作为生意人,也是信一些风水文化的。今天被老爹这么一通说教,又把海棠的前途也搬了出来,他最后也只能妥协点头:“那就建吧!”海老头收到钱后,并没有着急建房。他很鸡贼的等待着,等着王家把楼顶封好,等着王家把装修搞好,等着王家把一切收拾利索了,钱袋子掏空了、精力耗尽了,他再蓄势待发,来上致命一击!楼顶封好以后,因为手里的余钱不多,接下来是先装修室内,还是搞楼房外观,王家内部又出现了不同意见。小帅、秋红和奶奶,一致认为先装修室内,好歹先搬进新房住下,改善生活条件。王老汉和王大强,却一致认为先搞好楼房外观。毕竟这是王家的脸面,把外观搞得光鲜了,他们在人前才能硬气。最后三票对两票,王大强和爷爷强势胜出!王家第一次搞得民主投票,怎么看都不咋民主。学期末的时候,王家的楼房外观,搞得比海家还靓眼。可只有小帅清楚,他家这房子外面像欧式别墅,内部像非洲部落。有同学得知小帅家盖了洋楼,还嚷嚷着要来参观,最后搞得小帅一度十分尴尬,只能顾左右而言它,百般推诿。在那个蝉鸣鸟叫的夏天,小帅的中考成绩出来了。从县一中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来看,小帅整整超出了40多分。他们班主任当即拍板说:“妥妥的县一中,妥妥的重点班,妥妥的重点培养。”那天小帅开心的像一只小鸟,他把自行车蹬得飞快,他想赶紧把这个消息传到家里,让爸妈爷奶跟着高兴高兴。仿佛一切都好起来了,家里的房子建好了,自己也考了不错的分数,那是小帅在多年后第一次感受到,生活还可以如此幸福。可回家后他却扑了个空,爸妈、爷爷都不在,只有奶奶坐在西厢房门口抹眼泪,隔壁海爷爷家里,闹闹哄哄似乎有不少人。小帅以为两家又干架了,他赶紧朝奶奶询问。奶奶拉着小帅的手,跟他解释说:“海家突然又要建四层楼,今天都把建筑队叫来了。你爷爷听到这个消息后受不了,当场昏了过去。你爸妈找车,把你爷送县医院去了。”以前面对这样的事,小帅受大人的影响,会跟着一起恨海家。可现在不恨了,他只觉得愚蠢,两家人都很愚蠢。如此攀比下去,除了养肥建筑队和材料商之外,两家又能得到什么呢?建那么高的房子给谁住?小帅本以为第一次进县城,是以优等生的身份,带着无限的荣誉,到最好的学府求学。结果却不曾想,竟然是去医院探望生病的爷爷。母亲回家给爷爷收拾行李的时候,将小帅带去了县里。无数的高楼、无数的车辆、无限的繁华,小帅却无心欣赏,他只记挂着爷爷的身体。好在爷爷并无大碍,只是脸色蜡黄、食不知味。为了能让爷爷高兴一些,小帅赶紧把中考成绩说了出来,把班主任的肯定说了出来:妥妥的县一中,妥妥的重点班,妥妥的重点培养。听到这个消息,爷爷、爸妈都笑了,只是笑得不够透,没有小帅预期的那样欢欣鼓舞、开怀大笑、大加赞赏!“书念好了是你自己的,念不好也是你自己的。自己知道用功就行,将来能走多远,得靠你自己的本事。”王大强拍着小帅的肩膀,边笑边叹息。跟儿子的前途相比,他似乎更担心父亲的身体,更担心接下来跟海家的较量该怎么办。王老汉出院那天,被小帅的姑姑接走了。王老汉说他不能回家,他一想海家要建四层楼,心里就堵得慌、上不来气。更何况真回了家,他得天天看着海家建房。临行前王老汉嘱咐了一句话:“大强,不能被海家比下去!至少…至少咱家的房子,得建得跟他家一样高!不然的话,我这辈子都不回去。”第14章高中从县城回来后,王大强就变得沉默寡言了。他时常在深夜起床,蹲在院子里抽烟,他的头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白,他的身体日渐消瘦。他真的不想再攀比下去了,可他从小到大,从没有违背过父亲的意志,就如小帅从来不敢违背他的意思一样。小帅起夜撒尿,又看见了抽烟的父亲。他本想装作没看见回去睡觉,他不太敢靠近这个威严且蛮横的父亲,但他仔细想想,父亲似乎也没有那么可怕。父亲之所以打自己、凶自己,那是因为自己犯了错。如果不犯错,父亲好像也从没无缘无故对自己发过火。小帅坐到父亲身边,王大强看了一眼儿子,接着又把目光转向了隔壁海家的施工现场,满眼哀伤。“爸你高兴不?”“你找捶是不是?”“我考上了县一中,你高兴不?”王大强这才一扫愤怒,露出温和的笑意,伸手摸着小帅的脑袋:“你狗日的是专门过来讨我欢心的啊!”“高不高兴吧?!”小帅笑起来的样子很温暖。“高兴!将来真能考上大学,混出个人样来我更高兴。”“那我要考不上大学、混不出人样呢?”这是小帅第一次跟父亲谈及人生,他不太会谈,好像这话一出口,就在作死的边缘试探。可令小帅没想到的是,父亲竟然长长叹了口气:“考上了是命,考不上也是命,人不能跟命拧着来。心里一旦拗起了这个劲儿,到头来吃苦受罪的还是自己。”说完王大强又把眼神投向了隔壁。小帅知道父亲意有所指,便鼓足勇气说:“找海爷爷谈谈吧,记得我小时候,咱两家好得跟一家似的。海爷爷家人口也不多,他没必要建那么高的房子,他肯定也不想花冤枉钱。”“不是房子的事,是面子的事。”王大强用力摁灭了烟头。“面子就那么重要吗?”小帅有些愤懑。“给我赛脸是不是?回去睡觉,大人的事少掺和!”那个暑假,小帅已经懂很多事了。他知道无法改变爷爷和父亲的想法,无法转圜家庭向前滚动的车轮,无法阻止这个攀比的错误。父亲为了挣钱,去批发市场干起了装卸工,虽然每天累得腰酸背痛,但收入十分可观。母亲和奶奶扛起了田里的活儿,很少干农活的小帅,也积极主动下田,帮母亲和奶奶分担劳务。既然无法改变,那就齐心协力。帮家里分担一部分压力,至少在看到愁眉苦脸的父亲时,小帅的心里能舒服一些。小帅每天也在思考,怎么能把这个无解的矛盾解决掉!可这是属于大人的事,是另一个层次的事,是他无法掌控和参与的事。那时的小帅还没有领悟到,解决问题不单单要靠个人能力,它还需要耐心地等待时机,等待时局的转变,等待更高层次的人制定更好的政策方针。临近开学的头两天,父亲累倒了。腰疼地起不了床,母亲拿药酒给一遍遍地擦,父亲呲牙咧嘴地闷哼。开学那天爸妈没送他去县城,是村里一个玩伴的家长开着货车,顺便把本村高一的学生给送去了县里。那是小帅第一次离开亲属独自生活,白天还好,他被分到了重点班,又是开班会、又是分宿舍、又是跟新同学结识、又是逛新校园,他的生活充实无比。可到夜里他就难受了。他担心爸爸的腰伤怎么样了?担心爷爷的病好没好利索?他怀念母亲和奶奶,他觉得挤在西厢房里睡也挺好的。好在年轻人适应能力强,很快小帅就融入到了新环境里。宿舍按年龄论资排辈,小帅因为年纪小,被排到了老八。小帅印象最深的只有三个人。第一个是宿舍老大张智山,他家是山区的,个头不高却十分魁梧,皮肤黝黑,屁股蛋子浑圆,走路像风一样快。第二个叫周杰,家是县城的,剪了很时兴的毛刺头,脖子上总挂着MP3,嘴里天天哼着“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哼”。他不怎么爱学习,除了上课听讲外,就没见他做过课后作业。第三个叫韩玉,内向到在宿舍里几乎不说话。他的脸颊泛白、眼圈泛黑,带着一种病态的模样。印象里他总是洗衣服、洗床单,似乎是有洁癖。从来都是独来独往,就没见他交过朋友。后来彼此熟络了,相互之间又开始起外号。老大叫“穿山甲”,第一他来自山区,第二他走路飞快,第三他体形神似穿山甲。周杰自封外号“周杰伦”,但大家都喊他“双节棍”,后来直接喊他“棍儿”。因为韩玉不合群,大家本来没想给他起,但小帅觉得这样有疏远同学的意味,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书生”。这个外号没有贬低的嫌疑,韩玉最后“哼”了一声,倒是没反对。大家看小帅人畜无害、长得周正,本想给他叫“帅哥”,但小帅极力反对,最后就管他叫了“秀才”。在满是尖子生的班里念书,小帅压力还是挺大的。尤其家住县里的那些同学,他们还提前上了补习班,很多知识老师不教他们都会。第一次月考,小帅的成绩不是很理想,连前十都没进,堪堪考了个16名。倒是一向沉默寡言的书生韩玉,考了班里的第一;天天不做作业的双节棍,考了第三;老大穿山甲考了第六。穿山甲是宿舍里学习最努力的,他甚至每晚都拿手电筒,趴在被窝里看书。可这次考试他受到了打击,双节棍天天吊儿郎当不认真,竟然还能考第三,穿山甲郁闷了一天没说话。月末放假时,表哥来找了小帅。表哥考了二中,二中比小帅这边早放假2小时。错峰放假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客车站的运输压力。“一中就是好啊,当初我要是不上网,不耽误那半年学业,使使劲儿也能考到这里。”表哥在学校门口等到了小帅。“二中也挺好的,一中压力大,心态不好很容易崩。”小帅跟表哥并排前行。“谁崩你也不会崩,你这小滑头心眼子最多。”表哥乐呵呵笑着,又说舅舅舅妈想他了,让小帅在舅家住一晚。姑父那头已经打了招呼,让小帅不用担心。因为成绩不理想,小帅有些心不在焉,无论坐客车还是步行,他都东张西望、神态游离、郁郁寡欢。到了表哥村里,路过村队部的时候,小帅看到宣传栏里贴了一张崭新的红色通告。本来他对这种事情并不感兴趣,但他从公告大标题上,看到了几个醒目的字眼。仔细阅读通告后,小帅一扫颓丧,激动地眼眶都渗出了泪。他忙不迭跑到舅舅家,推起表哥的自行车就朝外跑。“去哪儿呀?我爸妈待会儿就回来!”表哥在后面喊。“有急事儿,我得先回家!明天我再过来,正好咱一起回学校。”小帅撂下这话,蹬起自行车就朝家的方向飞奔。第15章暖人的消息小帅不知道自己村是否发布了消息,但这个消息真的太重要了!他在田里看到了爸妈和奶奶,那时爸爸的腰伤好多了,但面容却更憔悴了。他清楚是海家的四层楼,彻底压垮了父亲的脊梁,击溃了他的意志。小帅着急忙慌冲进田里,喘着大气跑到了父亲面前。奶奶却先迎上来,对着小帅浑身打量、问东问西。她心疼这个大孙子,一个月不见,都担心坏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