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 >朕与秦王扫六和by春秋以降载 > 第54章(第1页)

第54章(第1页)

  你在存心气我吧。  “见就不要见了,我自己都记不清了。”  “骗人。”赵政低头看着他的眼睛。  那眼里有水光,明明难过极了。  嬴政哼了声,别过头去,迅速眨了几下眼,踢了他一下:“脚麻了,背我回去。”  赵政没有拆穿他的小花招,抬起他的手搭在自己肩上,把人背了起来。  嬴政勾着他的脖子,一点点抱紧了,脸贴着他的后颈,闭上眼。从他死去的那天起,他就已经失去了一切。  纵然这个世界与那个世界相差无几,可终究不是。  他唯一还拥有的就是他自己。  所以当初他没能杀了赵政取而代之——倘若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了,这世上还有谁能爱他。他已经没有东西可以失去了。  嬴政睁开眼,低声道:“想听我的事?”  赵政微微侧首:“你愿意告诉我?”  “不告诉你你也会去问系统。”  赵政笑了下,“那你说。”  “就从胡亥讲吧,这孩子古灵精怪,从小失去母亲,被我宠坏了,不受管教。在群臣宴会上,他看谁不顺眼,就过去把谁的鞋子弄乱。”  “那的确是宠坏了。”  “当时我让赵高教他律法,想着收收他的性子。”  赵政听见这个熟悉的名字,脚步顿了下,“赵高啊。”  “中车府令兼符玺令事。”  赵政愣了下:“他的职位?”  嬴政嗯了一声。  掌管皇帝御驾和玉玺,还能入禁中受事,这职位非极亲信者不能担任。连和他一起长大、家里三代仕秦而待遇优厚的蒙毅都不过如此了。  赵政大概明白为什么嬴政会那么恨赵高了。  他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便听见嬴政道:“我还赦免过赵高一次死罪。”  赵政道:“他后来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说话间,他已经背着嬴政到了别馆正殿的偏殿,进入寝室。侍官上前奉上热茶,赵政拿了一杯递给嬴政,一并坐到榻上,遣散众人。  寝室里暖和,嬴政低头喝了一口茶驱散身上的凉意,平静道:“当时我第五次东巡,胡亥缠着我要跟我一起去,所以就把他带上了。后来生了病,到沙丘行宫时病重,拟了遗诏,让扶苏回咸阳处理后事。”  赵政默不作声地抱紧了他。他心如刀绞,已经听不下去了。可是他又必须听下去,因为这些事不能先生一个人承受,他恨不能到那个世界去替先生经历这一切。  嬴政平静的声音还在继续,仿佛在说一段与他无关的久远的故事。  “遗诏交给赵高,只等他盖上玺印,发往上郡。”嬴政顿了下,补充道,“当初因为坑儒一事,扶苏与我政见不合,我将他流放上郡监军,送到了蒙恬那里。本意是想着磨磨他的性子,他有时候太仁慈了。”  “嗯,听着是个好孩子。”赵政的声音有些沙哑。  嬴政看着茶盏里的茶水,慢慢点了点头:“是。所有孩子里,只有他和胡亥敢顶撞我,是好事。是我对他们要求太高了。”  “这不怪你。”  秦国处在新旧更替之时,二世皇帝面临的考验也是空前绝后。倘若立场不坚定,仁慈行事,往往会被朝堂里的势力带偏。别看现在一片安稳,那是他还在,他若不在了,那些想着遵循古制跳出来要求分封的人只会多不会少。分封能得到世袭的爵位和封地,有实实在在的治理权,是长久的利益。  郡县制之下,这些勋贵利益受损,除了顶尖的几个人能获得侯爵,比如王翦,封武成侯。虽有封邑但无实权,行政依旧由中央派遣官员治理,列侯不得预闻。紧紧是收取租税以做食禄罢了。  反对郡县制的大有人在,只是碍于他的震慑不敢说出来,倘若他一走,二世皇帝又不能坚定实行郡县,就只有一个结果:分封功勋权贵,将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再度划分成零零碎碎的小政权,甚至还不如七雄并立的时候。  这一点,嬴政那一世,后来的项羽就证明了。  “想想或许也是秦国的命数。”嬴政看着空荡荡的茶盏,“我死后赵高因为和蒙氏有嫌隙,怕扶苏登基后被报复,篡改了遗诏,拥立胡亥为皇帝。”  赵政目光一暗,“他和蒙氏?”  “当初他犯了死罪,蒙恬依法要处死他。他被我赦免后就和蒙氏结了仇,不过隐藏得很好,我都没看出来。”  “是不是该说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这个你留着骂李斯吧,我是自负,不是糊涂。”  赵政眸光微动,温声道:“李斯又怎么了?”  “赵高虽然得我信任,但朝堂里说不上话。他要拥立胡亥,就得过了李斯那关。当时左右丞相,冯去疾留在咸阳,李斯随我东巡。”  赵政了然道:“李斯被他说服了?”  嬴政良久点了下头:“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没事,我把赵高车裂了。”  嬴政略感宽慰,接着道:“胡亥登基时才十二岁。”  “太小了。”  小到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观念,容易被人牵着走,加上赵高野心勃勃,这孩子的下场赵政不用想都能猜到。  众多子女中没有可堪重任的,即便有也都有不足,不能为以后的帝国扎稳根基,这根本……就是个死局。  “所以你知道当初我为什么一定要你生育子嗣了。”  赵政揽了揽他的肩,“子嗣这件事我是有些一意孤行。不过赵高当初死的时候赵宪一眼都没去看,这孩子心狠着呢。”  “所以你比我幸运多了。”  “因为有你我才幸运。”赵政握住他的手,十指交扣,在嬴政发间用力一吻,“他们篡改了遗诏,然后呢。”  “然后……他们以我的名义赐死扶苏,扶苏在上郡自刎。蒙氏兄弟想要申冤,无果,最后也自杀。胡亥听信赵高谗言,杀死了所有兄弟姐妹。整个朝堂都被赵高和他的党羽控制,大肆残害旧臣,冯去疾冯劫狱中自杀,李斯被腰斩,夷三族。”  赵政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对不起。我……”  他之前居然因为先生的子女生气吃醋,实在太不可原谅了。  “不怪你,你不知道。”嬴政继续道:“赵高自封丞相,独揽大权。暴。政导致六国余孽和黔首叛军四起,兵至咸阳。赵高逼胡亥自杀,妄图自立为帝,但是满朝文武无人认可,最终他拥立赵婴为皇帝,让赵婴自降为秦王。后来刘邦入关中受降,项羽后至,纵火烧毁咸阳宫,大肆屠戮宗室……一切都不在了。”  最后一句落下,寝室内一片死寂。  静默持续了很久,赵政才后知后觉地回神,除了抱紧嬴政,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嬴政缓缓换了口气,整个人都是冰凉的,连气息都是凉的。赵政帮他擦去了额头上冰冷的汗水。  “所以一开始我就告诉自己,我是来成就你的。我不要你重蹈覆辙。”嬴政抬起湿漉漉的眼眸,目光却空前的坚定,“你说你因为我而变得幸运,其实我也是。你给了我希望。”  赵政的喉结滚动了几下,低低嗯了一声,将嬴政抱在怀里:“所以我们谁也不能离开谁。”  如果没有遇见,或许他们就是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可是遇见了,他们因为彼此而改变。这种改变发自内心、令人愉悦,彼此成就。  “我也没想到会是这样。”嬴政回抱着他,“我以为我们之间只能有一个人留下。”  何其有幸,他和赵政都找到了一条路。  一条可以携手一起走下去的漫漫长路。  作者有话要说:“所以,”赵政轻吻他的眉心,“这条路陛下只能和朕一起走,上了朕的船,就别想下去了。”  这中二气息满满的宣言……  嬴政眯了眯眼,伸手抓住赵政的衣带,换了个实际点的话题:“你刚才说要教我什么来着?”  “什么?”赵政下意识捂住衣衫:“哄你的,你不会当……”  “当然当真。”嬴政把他扑倒在身下,“是乖乖伸出手被我绑,还是挣扎着被我绑?”  赵政:“……那我还是挣扎一下……嗯?”  嬴政早就二话不说把赵政捆了,低头吻在赵政唇上,纠缠了一会儿,咬开他的衣襟,声音低磁:“信不信我只用手就能让你舒服得哭出来?”第66章大秦依然在  始皇十五年。  帝东巡毕,归咸阳,共临朝。  渭水出黑龙。  丙戌,李斯上书请焚书,准。  减赋税轻徭役,与民休息。  直道筑成。  十六年。  由直道北巡上郡。  屠戮楚国项氏一族。  十七年。  始皇寿宴。长史萧何进酒,颂功德。  博士淳于越上言,请复分封。  帝下其议,左丞相李斯、少傅张良驳之。  丁亥,泰山封禅。  早在统一之初赵政就已经到泰山封禅过,本来想着再和先生封禅一次,但是先生以政事为由拖着。直到今年,他三十岁这一年,先生才终于答应下来。  朝堂上下为了这场盛典细水长流地准备了两年,这一次毕竟是两位皇帝陛下一起封禅,意义和第一次不同,因此更为盛大和隆重,提前几个月就肃清了沿途道路并封山,祭祀台和石道也都整饬一新,为了衬托还在两边撒了反季的花瓣。  太卜令算烂了龟壳敲定了这个秋高气爽的吉日,随行的臣子们也都穿着新定制的官服,佩绶带和玉饰。这样美好的日子里,大家都放下了龃龉,说话时就跟刚认识的新朋友一样,谈笑风生,喜上眉梢。  今年的喜事确实挺多。李斯家的女儿前几天和太子赵宪由皇帝陛下指了婚,准太子妃漂亮贤淑,太子气宇轩昂,站在一起跟天仙配似的。  去年刚刚大婚的通武侯王贲喜得贵子,取名王离,据说名字是王贲让兄弟李信起的,也有说是孩子祖父王翦起的,说法不一,但是大家没揪着这种小事不放,贺喜就完事儿。  还有就是从宗室里过继了一位小公主过来,尊号红蓼。  本来陛下还给少傅张良与指了婚,但是被拒绝了,不然又是一桩喜事。  臣子们说起这个就觉得这个张良真是没眼色,但是人家恩宠盛啊,陛下都没生气哪有他们生气的份儿。大家打个哈哈就过去了。  终于,陛下的马车停在了路边。臣子们立刻噤声,神情肃穆。  马车上由侍官搀扶着走下来两个人。两位陛下穿着一样的精致衮服,玄底金纹,朱红蔽膝,革带玉饰,庄重又大气,衬得人格外高挑,眉目分外沉稳威严。臣子们通过看眼睛分辨出右边的淡金瞳孔是大陛下,左边的浅棕瞳孔是陛下,齐齐了稽首大礼。  趁着他们跪地的功夫,嬴政扶了下头上戴着冠冕,太久不穿这繁琐的衮服还有点不适应,手指扯了下衣襟,然后就被旁边的赵政伸出手扯了回去。  三十岁的赵政比前几年容貌更加成熟稳重,深邃的五官不笑的时候有种冷峻的美感,笑起来却又格外内敛柔和。当然,基本只有嬴政才能看见他笑。他们两个在臣子中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嬴政笑眯眯的做笑面虎,赵政就冷冰冰的当独。裁者。  不过私底下面对嬴政时,赵政一般都是那个蔫坏蔫坏的笑面虎。  赵政的目光落在前方,目不斜视,广袖底下却悄悄伸出手去牵嬴政的,被对方避开。  他不动声色地皱了下眉,再去牵,又被避开。  这下他终于扭过头去看嬴政,嬴政正在调整冠冕,弄来弄去总是不舒服,“怎么了?”  赵政抬手解开束带帮他扶正,低声道:“这种事不会吩咐人吗。”  “不习惯他们离得太近。”嬴政微抬着下颌,赵政给他重新束好之后那点不适感终于消失了。  他将赵政的手挽在臂弯里。  赵政一向冰冷惯了的眼睛里有一瞬的愣怔。  “系统说这是后世成亲时的礼节,我觉得挺有意思。”  赵政的脊背肉眼可见地更加挺直了,神色格外郑重。  大臣们在得到示意后站了起来,浩浩荡荡跟在两位陛下身后一起登岱顶。  赵政和嬴政挽着手一步一个台阶走了上去。  到了山顶,按照流程祭祀,将写好的祭词念完后扔进燃烧的大鼎。  大风起兮云飞扬。  两个人齐齐抬手祝告上苍。  对着这天地一拜后,忽然相视一笑,不知怎么,福如心至般,转身对拜了一下。  玄色广袖齐齐遮过眉眼,又落下,视线在衣袖后相撞,仿佛等了千万年才等到这一眼。  这并不在祭祀的计划中,甚至都不在两位主人的计划中,所有人都呆了下,而后一片高呼。  “陛下千秋万古!”  山风云海呼啸起。  洪亮的呼喊回荡在苍茫天地间。  千秋万古吗?  他们握住了彼此的手,面向壮阔山河。  在这里,咸阳热闹繁华。  李斯和姚贾每天约好了遛狗。  张良和韩非偶尔会到新郑姑娘开的酒肆喝酒。  王贲整天抱着孩子跟李信炫耀。  偷偷跑到兰池去的小黑龙总是被赵宪抓住欺负一顿。  蒙毅就跟在太子身后头痛地收拾烂摊子。  更远的地方,帝国的每个郡县,官员们各司其职,恪尽职守。  再远的北方,黄沙纵横,蒙恬远在上郡督筑长城。  胡人止于这道巍巍城墙,不敢再踏进半步。  ……  一切都是那么平静,仿佛记忆中那个破碎疮痍的秦国、那血和火吞没的咸阳只是个缥缈的梦。梦醒了,大秦依然守护着她的子民,从未有一刻远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