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常顺坐在了“铁盒子”里,梁建兴坐在田斌身后。
这辆边三轮刷着绿漆,年份不是太早,到不了民国,估计是七八十年代的。
那时很多“警用摩托车”都是这种三侉子。
“看着还行!有几分特色。”
常静笑着道。
“前面骑车的那位,头稍微抬低一点,后面坐着的那位,头略微往左偏一点,好了,就这样,看着镜头,保持动作不变。”
照相师傅说完,见他们按照要求已经保持了身形,很快把三人这时的状态“定格”了下来。
“好了,该我们了!”
他们起身后,几位女孩走了过去。
边三轮位置有限,最好是坐三人。
坐不下,常静没有坐,她只是站到了车子的后面。
在常顺的搀扶下,宋芫坐到了车盒子里。
这次方玲“开车”,叶雨晴坐到了她的身后。
四女按照要求摆好造型,师傅很专业的照了一张。
接下来,他们又分别在“八嘎车”旁边照了几张。
常顺骑车跟宋芫、常静三人照了一张合影。
房间里面有一块“蒋校长戎装”照。
这个照片很大,挂在墙上,照片上写着“陆军军官学校”。
戎装照的两侧还有文字:
“坚苦卓绝、精诚团结。”
这是一处专门用来拍照的取景点。
在这边,他们又照了几张。
期间在房子里面看着时,常顺发现里面有一些民国时期的老照片,主要是以蒋校长、抗战为题材。
他好奇,还问了老板,问那些照片卖不卖?
人家自然是不卖的,就算出售、转让,价格不便宜。
清末、民国题材的老照片,沪市拆迁区,常顺收到的也有一些。
那些他也没有急着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