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们听见谢星珩说:“果干可以直接食用,你们应该听说过蜜饯?蜜饯是用糖腌制,果干也可以加糖。但我们不做蜜饯,就照着果干来,成本低,能保住果子。” 他们都点头附和。 对,对。 不加糖。 不要加糖的工艺! 谢星珩左右四看:“在座各位,都是一族之长,不以县来说,也得以宗族利益为先,我不说虚的,法子我教给你们,你们可以教给自家族人,但外地人,尤其是外地商人,你们不能说,你们必须夸大制作之难,这样才好抬价。” 抬价! 他们想抬价! 果子甜蜜多汁,很能招虫子。 他们没有杀虫的药剂,都是人工除虫。 更有甚者,是从开花期就开始除虫,以免虫子包在花里,长到果肉里面,在里面产卵,切开以后全是密密麻麻的虫子。 这么辛苦,外地商人来进货,还要狠狠压价。 开口闭口都是果树已经长成了,年年挂果,不需要他们费心照料。再又说运输困难。 照料的费心程度,他们能反驳一二。 可运输之难,他们真的无话可说。 若非如此,他们何必等着果商来进货? 组织些壮劳力,一担担的挑出津口县,也能卖! 抬价把他们的利益绑到了一起,互相之间还能起到监督作用。 谢星珩看他们脸色,适时进入下一环节——品果茶。 单独口味的果茶、多种搭配的果茶,都试试。 除了蜂蜜搭配不同果干之外,还能配牛乳、椰汁。 更有果酱、牛乳、冰块,以及其他常规品类的茶来搭配。 他们真是开了眼。 这辈子也不知道蜂蜜、水果还能有这种花样喝法。 口味还都很好! 搭配说完,他们能有半个时辰的试喝环节。 谢星珩跟江致微,分两头,给他们做更加详细的解说。 他们现在无需太过关注搭配,只需要知道,他们把水果制成果干,可以挣大钱就行了。 “你们只管做,怎样卖出去,是我们的事。”谢星珩霸气道。 这次的花果会,是让他们知道这样做的原因。 试喝环节结束,就到了价位上。 谢星珩说:“以现有果价为例,四倍的价钱收购。” 听起来很多,但果子晒干以后,会缩水。 现在的晒制次数少,十斤果子能出三斤果干。三斤果干按照四倍算,也就十二斤水果的价钱,他们还要出人工、柴火钱。 今年晚了,来年能循序渐进的,跟着果子成熟期来做尝试,会做九蒸九晒的精品。到时能十斤出一斤。 谢星珩今年提不了价。他来到这里是做皮革生意的。 但他能作出另一个承诺,“你们做出来的果干,凭本事谈出高价,你们可以卖给别人。我现在是手头紧,开不了大价钱,只能保证尽量多采购,先以大量的货,铺开外面的市场。有了钱,我会给津口县修三条路。” 修路费钱,是当地小孩都知道的事。 他们不能送货出津口县,就是碍于路况。 谢星珩这个收购价他们听着已是震惊,知道成本价还是震惊。震惊之余,才思考利益。 因法子是谢星珩给的,他们考虑到年年烂的果子斤数,两相算计,认为做成果干卖给他,少挣就少挣。 再加上修路,诱惑实在太大。 黎文君事先不知道,挑眉问道:“哪三条路?” 满室的人都安静听着,目光紧紧看着谢星珩。 对,修哪里的路同样重要。 门口一米的小路,和县门的大路,都是路! 谢星珩说:“一条北上,连通隔壁省的省城嘉义。另一条,修津口县的中心街道,东西四面,连同四大林区和四大城门。” 还有一条,是继续南下,连通云岭关。 这是押运皮料的路。弄好以后,也能方便押送粮食。 但这条路,不能现在说。 所有人都给震住了。 能在这个特殊县城做族长,本身就有城府和心机。 他们忍不住去看江致微,问:“你这兄弟,说话靠谱吗?” 江致微哪能当众拆台?而以他对谢星珩的了解来说,谢星珩是用轻松的态度,做靠谱的事情。 自认识以来,从江家农庄开始,他每件事都办得非常漂亮,成效远超预期。 他重重点头,想了想,又给他们举了例子。 禹南县的丝绸不提了,丝绸是硬通货。 丰州县的油盐糖也不能说,这三样哪个愁卖? 就说枫江县的咸鸭蛋。 咸鸭蛋在津口县也有,很常见的小东西,又不贵。 谢星珩让枫江县的咸鸭蛋,闻名于京都。 直到现在,说起咸鸭蛋,大家还是认准枫江县的“牌子”。 他说能打开津口县的果干、蜂蜜销路,那就真的能行。 族长们窃窃私语,算着修这三条路所需的银钱。 肯定要大价钱。他们现在把原本要烂掉的果子,制作成果干,累就累点,反正能挣钱。余下的利润,给江家拿去,用来修路,似乎也可以。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不知道江家多久才开始修路。 修路好像那个看得见、吃不着的大饼子。 谢星珩说:“至多年底,就有人来勘测,开春动工。”先通云岭关。 这样子说,族长们就定了心。 果子熬不到冬季,他们先把夏季的生意做了。 谢星珩也说了,他们要是有本事谈生意,卖给别人也可以。 他们完全可以“报复”性出货。给果商们高高的价位,爱买不买。反正除了津口县,他们再买不到果干了! 时间不等人,花果会散场,各族就开始蒸晒果干。 原来天天堵着各处宅院,求着果商老爷再抬抬价的果农们,都不见了! 果商们莫名其妙,但多年的经验使然,他们不着急,全当果农们有了全新策略。 结果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还是没有果农来。 他们终于顶不住,忍着酷暑,从晾着冰盆的小宅院里出来,先去黎家、陈家看。 这两家出了大女官,为人规矩些。又给果树追肥,果子的品相和口感最好。 结果来了以后,他们看这里到处都有小孩子在望风,见着他们来,还毫不客气的大喊大叫道:“奸商来啦!要收果子啦!” 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这个“收果子”是指百姓们把晾晒的果子藏起来,不给他们看。 他们昂首挺胸,无视“奸商”的称呼,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这么兴奋的接待他们,要压价几何。 果子可等不起啊。 挂在树上都会烂。 再落几场雨,土地更加泥泞,他们摘果子都不好摘,运送也不方便。价钱还得掉。 再掉,果商们也没底。 过不下去日子,谁还卖果子? 可他们的想法注定落空。 各家各户都有精壮汉子出来,他们光着膀子,又凶神恶煞的。 问他们:“你们来收果子?” 果商们怕挨揍,讲话比较客气。 “对,收果子。” 汉子们忙着,又要摘果,又要运输,还要砍柴,回家一趟,歇会儿的功夫,还得轮班守着巷子口,防止外地人进来看见他们怎么做果干。 他们不多说:“果子涨价了,原来六文钱一斤,现在三十文一斤!” 谢星珩没坑他们,提早算过,以制作成本来说,每一斤果干的成本要二十三文钱左右。只高不低。 他以二十四文一斤的价格收购,是占了便宜,也吃不下全县的货。就告诉他们什么价位能挣钱。 津口县的百姓还是朴实,三十文一斤,对果干来说,已是低价。 可果商们还不知道他们在做果干,一个个都说他们疯了。当天的第一笔生意,就这么谈崩了。 这让他们很是懵逼,心里也慌了。 咋不行呢? 他们对谢星珩陌生,心里怯怯的。只好去找江致微。 江致微听说后,不由失笑:“他们知道这三十文钱,是买果干的吗?” 这样一说,他们才拍着脑门,连声说忘了。 从江致微这里离开,一行人又结伴回家,拿上新晒制的果干,去找果商谈价。 现在情况两极反转。 他们能制作果干了,果子不急着卖了。 不论是新鲜水果,还是果干,都得照着他们的价位来了。 继续南下,还有几个县城卖果子。 可南地的县城都大,越往下走,路况越差。到时运输成本更高,保存也更难,沿路再有磕碰,果子坏得更快。 不买就走,别留这里碍事! 果商们没想到是这种境况,当即傻眼了。第112章补更章节 当地人做生意的方式,简单粗暴,直接干脆,让谢星珩叹为观止。 真是活久见。 他诚心发问:“津口县没有本地商人吗?” 黎文君看他表情,知道这样子做生意不对,如实道:“当地商人都是各大宗族的人,县里没什么外来商户,所卖商品都很杂,基本都能算作杂货铺,根据日常所需去嘉义省采购,或者果商、蜂蜜商来县里时,捎带一批。百姓们难得出县,为点日常用品也实在不值当,所以店门开着,也是爱买不买。” 她心有谦虚,也诚心诚意的请教:“我去过外地,大多都这样做生意的,你们不是这样子的吗?” 谢星珩点头:“对,正因他们都这样,所以我们才要不一样。” 他想了想,说:“你挑些人,找个领头的,我写封信给我夫郎,把他们都安排到商务培训班,过去进修一段时间,学学怎么做生意。” 谢星珩这回过来津口县,是为了生意,但不全是自家生意。核心是跟林庚的合作。 南地的经济发展,会加强林庚的势力。 为林庚做事,就要以大局观为重。 同样的利民、带百姓脱贫致富,江家在其中的效力,不能跟丰州县一样,起到领头作用。而是化作万千商人之中,成为进货商之一。 既然不能领头,津口县就得自己成长起来,从现在开始,培养出商务人才。将本地的农商发展起来。 黎文君重复道:“商务培训班?” 谢星珩给她简单介绍:“是专门教人做生意的‘学堂’,理论学完了,会安排到大掌柜的身边实习。” 黎文君知道读书人有学堂,还没听说过商人也有学堂。还专门学怎样做生意,也是奇了。 她掌着官印,主理县内大小事务。 谢星珩等人来了津口县后,她比从前更加忙碌。水果、蜂蜜,还有沼泽区的安全道路开发等事情,都需要她盯着。 她离不开县里,又从内部去挑人。 挑人要公平,大家族都得出个人。 小家族好几家联合出一个。怕人数太多,到时安置不来,黎文君强制“合并”。同一姓氏,只出一个。 她也投桃报李,给江家示好,送江致微一个回乡的台阶。 江家人都没掩饰,她看得出来,江家这一脉,跟江老三那一家不一样。 叫江致微去。江致微是江家人,江家人教他肯定尽心,不留余地。 江致微对本地人也尽心,他还担任着教谕一职。到时回来,在津口县,也能做商务教学。 这番安排,很合江承海的心意,又不好给江致微压力,期待着,又不敢追到面前去问。 江致微对此接受良好。稍作思索,同意出行。 回乡看看,代母认错。亲自去跟阿晖叔认错。 这次回丰州县,江承海跟着一起。 果酱厂选好地方后,只等建设,要等糖厂完工,实现供货后,才开始运行。到时就让江致微盯着点。 都愿意回家了,这时说什么,江致微都同意。江承海更是乐呵呵的。 姜楚英不好安排,她现在又不知错,只会乱骂,带回丰州县,平白脏了人耳朵。可留她在这里,江致微也不放心,便一起带上了。 他想着,阿晖叔看见他娘这样子,心里也许会舒坦些。 津口县的“交换生”则是陈世英领队。她是护卫队队长,能镇住场子。 一行人在六月二十三出发,北上丰州县。 谢星珩看着他们远走,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也想家了,想老婆,想孩子。 哎。 六月二十五,盼望已久的生皮抵达津口县,现在林区入口处的沼泽地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