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小说百度云 > 第177章(第1页)

第177章(第1页)

  他想了想,说:“你成亲那天,我去陪着姜姨。”  姜楚英的状态,不适合出席婚礼。  成亲当天,把亲娘绑起来,就太不像样了。徐诚决定陪着,也盯着。  该聊的话题走一遍,酒宴就散场。  谢星珩跟江知与送客到门口,分两面再说说小话。  谢星珩跟江致微说:“我知道你不想搞太大的排场,但我岳父们都来了,排场还是那么个排场,奏乐班子热闹点,你看行吗?”  寄予厚望的孩子要成亲了,这种大喜事,小气着办,心里不舒坦。  抛开其他杂事不提,以江承海跟宋明晖的心意而言,他们俩这辈子就两个孩子。  江知与成亲,因江老三使坏,仓促招婿,空留遗憾。  江致微成亲,再低调些,他们能心酸掉眼泪。  江致微答应了。  “我这里还有些银子……”  谢星珩摆手:“你还有亲戚长辈,哪就轮到你自费成亲了?就这一回,你等着当新郎官就行了。”  江致微看他两眼,突然笑了。  “难怪我大伯他们都很喜欢你。”  谢星珩没明白他突然笑什么:“你发现我的人格魅力了?”  江致微点头:“他们见到我以后,都很小心翼翼,你吧,虽然也照顾我心情,但说话比较不客气。我喜欢这样。”  谢星珩有机会说别人矫情了。  他学着宋威的样子,上身后仰,皱眉嫌弃道:“你说话怎么酸唧唧的。”  宅子小,大门就窄。  这么近的距离,他这种做派,被江知与跟徐诚看见了,两人瞬时忘记刚才在说什么小话,都没忍住笑。  江致微怔了下,一下想起舅爷宋威,也摇头失笑。  “行了,今天告辞,不耽误你们休息了。”  他跟徐诚不顺路,先走一步。  谢星珩看江知与跟徐诚还有话说,把他们叫进屋,让他们在门房这里,避着外头的风,随便聊。  “我给你们拿些茶点。”  江知与望着他甜甜笑:“不用了,诚哥儿有人接,人还没来,我陪着他等等。你去看看孩子们?我待会儿自己回屋。”  那谢星珩就更不能走了。  “小鱼,你待会儿会感谢我的。”  他吃够了狗粮,可不能让他老婆也跟着吃狗粮。  林庚姗姗来迟,一身的水汽,看样子是洗过澡才出门。  谢星珩在门口望风,见着他,就给“好友二人组”传话。  江知与跟徐诚从门房里出来,都没见着人呢,谢星珩先把江知与的手牵着了。  徐诚露出“你至于吗”的眼神。  林庚一步跨三级台阶,再一步就到了徐诚面前,一抬手就把他腰揽住了。  “走吧,回家。”  谢星珩给江知与使眼色:“看见了吗?要是我不在,你多尴尬啊。”  江知与:“……”  他突然想起,在丰州县的数次偶遇。  的确很尴尬。  送客结束,关门回屋。  两个崽崽奔波一路,终于到了正经的屋子睡觉。  这里宽阔、暖和,有油灯和烛火照亮,夜里都能看见人。  他们眼睛都眯着了,还想玩会儿。  等两个爹回来,又伸着手要抱抱。  谢星珩带他们去睡觉。  不想睡,就裹着被子听故事。  今晚的《西游记》,是他往后续说,今天讲“夺宝莲花洞”。  新的副本,新的角色,金角、银角大王上线,经典台词“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同步上线。  谢星珩来回换着调子问:“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  两个宝宝跟着“嗯嗯”。  等他们应话声弱了,谢星珩语调也变得温柔轻缓,问话拉长间隔,把两个困得不行,又舍不得睡觉的孩子哄睡着了。  江知与看他,说:“是不是又要说‘小孩子真好骗’了?”  谢星珩笑嘻嘻的,拍拍被子,招呼江知与快来睡觉。  “今天好好休息,我们一家睡个好觉。”  江知与应声,吹灭了烛火,脱了外衣,放下帐子。  他跟谢星珩躺在床铺两边,中间隔着两个孩子,但并未感到遥远。  江知与打了个哈欠,临到睡前,对异地他乡的床铺有了归属感,不再各处难受、不适应。  他这半年多的精神压力和赶路以来的身体疲累都一拥而上,将他包裹。  将将浅眠,就有轻微的鼾声。  他以前不打鼾,听见声音就被惊醒。  谢星珩勾着手,很艰难的给他拍背,像哄孩子一样,也哄着他。  “没事,睡吧,累狠了是会打鼾的,你休息好了,就不会了。”  江知与的懂事刻进了骨子里。  打鼾会吵,他不想吵到夫君跟孩子,这一下连觉都不想睡了。  谢星珩就说:“没事,你睡,我爱听。”  江知与想笑。  哪有人爱听鼾声的?  但他心里放松下来,那些疲惫二次归来,这次睡着,他没再半夜醒来。  次日,他们睡到自然醒,趁着没变天,他们带宝宝出去逛街透气,顺道买些礼品,在江致微成亲之前,他们要去卫家一趟。  两家人见面吃个饭,全了礼数。第122章双拼章节  津口县的特殊民情,也导致街道上的商铺分布凌乱。  以宗族聚居的人群,开铺面也是在聚居地里挑沿街的档口。  当地商品多数是去嘉源省进货,少数是商人带来的。  江知与还没逛过这么寒酸的街,进了铺子,货架都少,他一眼看过去,没想要的,还以为没货。  结果要开口问。谢星珩说:“糖酒茶跟四色糕点,挑着好的拿,多久能有?”  谢星珩长相出众,来津口县后,行事低调,但大事都有他的影子,很多百姓都眼熟他。  看他来买东西,还带着个俊俏夫郎和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开口就是好话。  “谢老爷来了!这是你家夫郎和孩子吗?长得真好,模样又俏,又有夫夫相!孩子也漂亮!”  再才是生意。  “东西都有,我去后边拿,是要去卫家屯吧?保管给你拿好货!”  谢星珩笑呵呵应了:“可别叫我老爷,我岳父们都来了,我算什么老爷?”  伙计“哎哟”一声:“举人老爷可不就是老爷嘛!”  家庭作坊,好的坏的都明显。  客人上门买东西,都能唠嗑唠一阵,热情,也耽误工夫。  碰上不伶俐的,讲话情商低的,唠嗑也难受。  谢星珩跟江知与说:“这跟我们的家庭作坊不一样。”  他们家是家族生意。  四样礼品买齐,谢星珩又带江知与和孩子们去砖瓦窑,主要是带孩子们玩泥巴。  到了地方,两个孩子兴奋得很。随便裹个小围裙,给铲两铁锹泥巴,随他们捏着玩。比外边方便,还暖和。  谢星珩也在砖瓦窑挑些东西。碗碟杯盏、茶壶花瓶、大坛子小瓦罐,配套的样式,大中小的型号,都拿上两套。  一并给江致微把日常用具添置齐全,多一套备用,免得被姜楚英砸坏了。  他还问能不能定制产品。  老板是个中年汉子,没太懂定制的意思。  谢星珩说:“待会我家两个孩子捏出的丑东西,你一起放窑里烧,碎了就算了,有成品,我买下。”  老板看了眼两个孩子。  宝宝小,手也小。他俩还不是正经玩泥巴,拍一会儿又踩一会儿,还要去打滚。  这能有什么成品?他答应了。  谢星珩叫上江知与,一起去玩泥巴。  整个砖瓦窑的规模不大,固定囤些砖,有订单再跟着烧,日常会做些器具。  拉胚机不普遍,谢星珩记得,古代是轮轴机械来制陶,具体工艺他不太了解。现代工艺很发达,儿童都有陶艺机全套,他玩过的也是这种。  他们现在是纯手工捏泥巴,少了拉胚机的运作,就是手工的考验。  谢星珩跟江知与一人带个孩子,教他们搓圆球、方块。  谢星珩对宝宝的要求不高,来都来了,留个手印、脚印,做个纪念。  玩一会儿泥巴,尝试过不同的形状后,谢星珩就带他们擀泥饼。  江知与跟着他的节奏来,抓着宝宝小手,带着参与进来。  做完泥饼,又用一个圆盘做模具,把泥饼放进去轻轻按压,再带着小宝宝在里面压上手印、踩上脚印。  接下来就他们两个大人来修下边缘,也请砖窑的老师傅看看厚薄,在保留印记的基础上,做点调整。  谢星珩是很想烧制成功的。  弄完这里,他又抓紧再搓个大泥饼,跟江知与一块儿,他用右手,江知与用左手,夫夫俩一起印了个巴掌印。  等老师傅检查完,帮着修好厚薄,谢星珩又问:“这上面能写日期吗?就今天的日子。”  老师傅说可以,但字样要谢星珩写。他们识字率低,不一定能认全乎。  谢星珩比着大小,写下了年份、天气。  立新二年,十二月十四,晴,津口县老砖厂。  江知与在边上,用温水给宝宝洗手擦脸,再冲过脚丫子,给他们擦干,穿好衣服鞋袜,过来看见这字样,不由侧目。  “小谢,我好像懂你说的浪漫感了。”  玩个泥巴,都有花样。  很简单,但一般人没这个心思。  看起来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但做了,他们会开心。以后有念想。  谢星珩放下笔,拿起纸条检查错别字,习惯性吹下墨,笑道:“我也是才想到。”  东西给出去,他跟砖窑厂的老板说:“你们今天很尽心,我也给你个生意,就这几天,我会送图纸过来,能接下这单,你这厂子扩大十倍不是问题。”  十倍!  老板的眼睛都瞪圆了。  “可不能唬我啊。”  谢星珩唬他做什么?  砖窑厂生意起来,占地面积少不了。  占地面积扩大,也是扩大。  县里经济发展好的标志之一,就是房屋建设、县城规划。  先从陶罐开始。  蜂蜜、糖浆、果酱等,都需要陶罐来装。  依着谢星珩的想法,这些东西,他更想要用木罐子。  但古代还没有植树造林的概念,津口县的宝藏就是林区。那片林子是民生之本,万万不能动。以后再说。  先动泥巴。  南地每一个县城都很大,人员集中,空旷荒野地多不胜数,都去挖泥巴,顺便开荒。  以后做“新县城”,爱搬不搬。重新规划,也落实“移民计划”,跟其他县城“抢人”。  单纯发展经济,这一步可有可无。  事关势力扎根,民心积攒,千难万难也得上。  所以在当地,砖窑厂是一级扶持项目。  既然重要,就先把小厂子扶成大厂子。再由大厂子,支持县城建设。  谢星珩跟他说:“就这两天吧。我要没来,你等东西烧制好,送去县城江府,说要见江家姑爷,咱们再面谈。”  玩泥巴费时间,从砖窑厂出来,天边见了黑。  宝宝们的肚子咕咕叫,中途喝过羊奶,吃过辅食,这又饿了。  津口县还是美食荒漠,他们不在外面吃。天黑也没卖菜的,径直回家。  江承海跟宋明晖也才到家。  他俩今天去见了媒人黎文君,照着礼数,是要媒人去卫家说一声,他们才好去拜访。  做完这事,又找人算了江致微跟卫泽的生辰八字。  有点不配。这都没关系,人为改一改,庚帖上写着配就行。  江致微是举人,朝廷有名册,不好改,就改改卫泽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