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126章格格 > 第162章(第1页)

第162章(第1页)

  这一副要出钱给孩子做创业基金的架势,又把江致微的眼圈说红了。  江致微摇头:“暂时不用。我做这个,也不是为了挣大钱。”  他移植不起花树,暂时也买不起花树。  但有些女官家里势力大,同样有林区,有蜂窝,有花树。  他根据经验,有了推断,需要试验才能出结果。  他已经跟人沟通好了,算着日子,感觉这几天丰州县会来人,所以还没出发。  “我要去林区住一阵子,统计不同花树的蜂蜜产量、口感。”  他有了结果,别的宗族也能因此受益。在有防护服的情况下,可以人工挪动蜂窝。  在城区造蜂房,花费太高,对县内百姓也有安全隐患。  就在林区做调整,那里就是天然养蜂场。  然后再进行少量多次的野蜂驯化,来试着做真正的名贵花种蜂蜜和百花蜜。  江致微认为,当地经济差的另一原因是,没有足够吸引人的东西,引来外地商人。  商人来得少,货品流通率就低。本地缺的东西会一直缺,本地有的东西会一直内部自销。  本地有的东西,在当地又叫不出价。一年到头忙下来,挣不了几个铜板。  这是他摸索出来的路,跟夏元仪有过数次讨论。  他们端着蜂蜜水,去院子里的荫凉地说话。  江承海听他频繁说起夏元仪,对这个弟妹刷新了印象。  “她性情变了?”  江致微点头:“家逢巨变,是人是鬼都看清了。到这境地,也不想争什么了。”  他说了很多养蜂的事,自己的生活情况,只是捎带提及。  江承海又想着,到时离开津口县时,也拿一批蜂蜜回去卖。  他看江致微变化大,看起来是沉稳内敛,波澜不惊了,但依然怕伤着他的自尊心。  说了要拿货以后,又乐呵呵说起家里的生意,让他别多想。  家里的杂货铺,改成了小集市,里面卖很多东西,还有合伙人、供货商。  江承海指指谢星珩:“珩儿搞的,现在可红火。你是自家孩子,就没什么考核不考核的,你从中周转,做个供货商吧?把津口县这块的蜂蜜收集起来,我带到丰州去卖,沿路也能卸卸货。”  江致微哪能听不出他的良苦用心?  先前拒绝了投资,正经的谈生意,再拒绝,未免太不通人情。  他想了想,说:“可以是可以,但蜂蜜不好保存,现在天热,县里很多蜂蜜都烂手里了。也是淡季,没什么人去采蜜。夏季里,他们都摘果子。”  果子的保质期也短,不过津口县是南地的“入口”,这里挨着别的府县,可以将果子卖一卖。  价钱自然不好看,好过没有。  江承海知道谢星珩主意多,又看谢星珩。  谢星珩想了想,说:“我教你制冰,你用冰保存蜂蜜。这段时间先叫人采集。”  质量方面,他不提。他要看看江致微对这件事是真的上心,还是只是表现得上心。  江致微的现状,一样让谢星珩心里不是滋味。可有了“仇”的两家人,他不敢轻易赌人心。  谢星珩也释放善意:“果子也有法子,你让人试试做果酱。”  谢星珩了解的果酱制作方式,多数都会加入白砂糖、柠檬汁。  他比划一番,又说了柠檬的外观口感,问江致微知不知道。  江致微去年才来,这是他在津口县渡过的第二个夏季。  去年时,他还以为水果是津口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亲眼看到成百上千斤的果子烂在地里,他也着急。  那时他试着用晒大酱的法子,去晒水果酱,想着能救一批是一批。结果不行。  因有这个经验,他对当地的水果种类极为了解。  说柠檬,他想到了一种叫“酸酸果”的东西。  不能直接入口,但滋味特别,相对耐放,销量还不错。  谢星珩口述了果酱的制作方式,只“白砂糖”就把江致微难住了。  水果价贱,糖制品价贵。用贵价的糖,还是优质白糖,来处理贱价水果,他愿意尝试,当地百姓还得说他疯了。  谢星珩笑了下:“我们不能让所有百姓都接受新事物,任何东西都有风险,所以才有先富带动后富。你看着组织人手,让爹在这里开个果酱加工厂,当地进货,当地招工。你做中间人。”  谢星珩又顺带提到:“小鱼跟徐诚合伙开了糖厂,白糖的供应不用担心。绝对稳定。”  江致微很惊讶:“他们开糖厂了?”  谢星珩笑着点头。  话到这里,天色已晚。  最后闲话了几句家常,也说徐诚成亲了,嫁进了王府。  江致微彻底惊住了。  等徐诚派人来接应了,他们先告辞,明日再会。  谢星珩等江承海先出了院子,落后一步,跟江致微说:“小鱼很惦记你,爹爹也记挂着你。都是一家人,没什么好连带的。你娘现在这样子,我们也不会再说什么、做什么。能回家还是回,没什么回不去的,就看你愿不愿意让这件事过去。”  江致微垂眸,过了会儿点头。  他聪明,知道谢星珩不会因为他来津口县。  所以他直接问:“我做蜂蜜,或者做果酱,会影响你们的计划吗?”  谢星珩摇头,“不,你能帮我们大忙。”  经济支柱产业,只有一个皮革,会有很多限制。这也只是利用了天然沼泽和多余劳动力。  但蜂蜜、水果,是当地现有的作物。这才是民生之本。  皮革的产量,受限于畜牧业的发展。跟沼泽打交道,也不会惠及所有百姓。  蜂蜜跟水果就不同了。人人可做,家家能干。  谢星珩没经历过江致微这种人生低谷,但他能懂一点江致微的心理。  他从前想获得家人的认可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小有成效、得到大成果,也不敢打心底开心、放松。  他俩同辈,年龄差不多。在事业上,会有隐形竞争。  来自“对手”的认可,同样会让人获得力量。  谢星珩跟他说:“你这件事做得很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先试点再推广,惠及百姓又不伤害百姓,我很佩服你。”  江致微的肩膀陡然放松,他往院子外看了眼。江承海在外面等着,没催没喊,但视线总不经意扫过来。  是记挂着他,也照顾着他。  谢星珩又跟他说:“爹年纪上来了,往年旧伤陈痛都开始来找他,这次来津口县,若不是惦记着你,他实在没必要跑这一趟。”  双亲已故,坟前祭拜又如何?  江老三也没什么好见的。  这回生意,他要跟林庚先说一声,林庚和徐诚不来,王府也有别的管事跟上,护卫少不了。  这里又是林庚势力的周边城区,安全有保障。  江承海说再多,也掩盖不了核心目的。  江致微记下了。  一天下来,零零散散聊很多,他在这里做了许多尝试,也有许多想法,这时才透了点底。  “我是想着,赤手空拳的回去不好,想做一番事业,大伯跟阿晖叔也欣慰些。”  总好过心疼他落魄。  谢星珩笑了声。  不错  有良心。  “古人云,子欲养而亲不待。能回还是回,面子不能弥补遗憾。”  这是谢星珩两世为人的经验。  他上辈子如果坦诚一些,跟家人的关系就不会那么拧巴。  江致微这一年,经历了很多生离死别,对这话的感受很深刻。  他重重点头:“我知道了。”第110章什么大户人家  津口县仅有一家客栈,还是“家庭”形式的客栈。  前门开着,堂屋能接待客人,二楼有三间厢房,后院有两个大通铺。除此之外,都是老板家人的生活区域。  他们一行人过来,把所有房间包圆了,还不够住。  老板把几个孩子招呼去亲戚家,又腾空了屋子来给他们睡觉。  在津口县的第一晚,所有人都没睡好。  又热又挤,蚊子还肥。  因人多,磨牙打呼放屁的都有。  老板家的人还晚睡早起,哐当哐当的里外搬运、卸货、劈材。  次日见面,谢星珩的事业心清零。  他要补觉,他要休息。他不想猝死。  江承海一边说他娇气,一边问徐诚:“诚哥儿啊,你江伯老了,受不了这个罪了。再换个地方睡吧?”  徐诚也没精神,两眼发黑的。  他跟林庚说好了,今天就换住所,去卫所睡。  卫所离县里稍远一些。因南地大,林区多,劳动力便宜,津口县的卫所盖到规制顶格,相当大。只是年久失修,看起来又相当惨淡。  他们清早简单垫吧两口,就收拾东西搬到了卫所。  上午耗过去了,午饭后休息,再说生意,已是晚饭后。  谢星珩跟林庚徐诚说了果酱跟蜂蜜的事。  这两样对他们的计划,是好的“破坏”。  徐诚听说制作果酱要用到白糖,当即说:“要开果酱厂的话,我就在周边府县开个糖厂,两头供货方便。”  分厂地址已经在地图上做好了标记,没有津口县。  津口县的种植环境差,不适合糖原料生长。可耕种面积也少,经济发展起来之前,除非强制执行、强买农田,否则满足不了制糖需求。  果酱厂,他就不管了。看谢星珩想在哪里选地址。  谢星珩跟江致微说过,会让江承海开个果酱厂。  这是他给双方的台阶下。江承海肯定不会常来津口县,到时果酱厂就让江致微多照看着点。实际上就是给江致微添置的产业。  当做自家孩子养大的人,没正面翻脸,该照顾的要照顾到。  也是为了让江致微顺理成章的接受,果酱厂的选址,就让江承海亲自去选,为此忙一忙。  至于蜂蜜,谢星珩记得现代的蜂蜜,有一个灭菌的过程。  但他没有深入了解过,不懂蜂蜜的灭菌工艺。以“灭菌”的字面含义来理解,古代应该也不具备这种技术。  而他又记得,天然的成熟蜜,不易发酵,可以直接食用。  他需要再跟江致微碰个面,现场去观察一下取蜜过程。  也让江致微先做好区分、教学。到时收购蜂蜜,他只要成熟蜜。  这个说完,就到皮革。  卫所今晚有客人,是当地的三个女官。  谢星珩在现代认识很多优秀女性,她们在各自领域都有卓越成就。因某些项目的特殊性,他也跟官员打过交道,其中也有女性。  穿越以后,他接触的女人数量极少。这些人都在后宅耗着了。  今天见女官们,他心里难免好奇。  他已经知道女官的来历。  在时代发展里,当地人见多了不作为的庸官,也见多了胡乱搞事情,不顾百姓死活的狗官。有人反抗,将县内恢复原样。  男人反抗,会惹朝廷震怒。  因为他们是可以当权的,万一造反了呢?  哥儿也不行。孕痣遮住,他们跟男人没区别。  最初的女官,是以“傀儡”的形式出现的。  女人不能入朝为官,也不会有很多人愿意追随她们、信任她们。对朝廷的威胁就小。  朝廷做过很多次努力。最开始,也往这里派遣过很多有志之士。  可这里实在发展不起来,一腔热情在现实面前一文不值。最后都郁郁而终。  当地名声因此坏掉,成为官员闻风丧胆的地方。后来就慢慢沦为流放、贬官之所。  朝廷如此安排,当地境况随之恶化。反抗加强,当地人又不想跟朝廷闹僵,只能持续性推选女官出来。  所以女官不止是“守护者”,更是一种“友好”信号。代表当地宗族对朝廷的臣服。  既然有“臣服”,那朝廷流放到这里的人,他们也会做考察。真有才干,他们同样会推选出来。表示他们并未排外,这里并非不服管教的野蛮之地。  朝廷努力无效,又刻意引导分化当地的宗族势力。有的宗族是上当不自知,有的宗族是不想惹祸上身,顺势为之。  发展到现在,部分宗族强势,推选出来的女官,只是家族“代言人”。她们没机会学习、做自己的选择、表明自己的立场,只是家族的“口舌”。  部分宗族揣摩朝廷态度,认为这也是一种出路。为了延续势力,占有资源,家族着力培养了许多女孩子,因此真养出好些当地人都服气的女官。  今天受林庚邀请来的人,都是真有才干的人。也是津口县真正的“县令团”。  林庚任武职,对皮料不陌生,他所接触的鞣制方式,是粪池、油盐。  谢星珩提出的沼泽浸泡,是全新的尝试,也具备太高的危险。  他今天请当地的女官来,是跟她们进行沟通,从现在开始,就会有很多将士来津口县,让她们做好安置,也要配合保密。  第一批以军为先,开一条安全通道后,再从百姓里吸纳更多的工人。  这一行为,跟“保密”息息相关,又没江家人的参与,看起来一点合作的诚意都没有。  谢星珩在旁边听着,却暗自点头。  民贱而兵贵。林庚能愿意将百姓放在心里,不拿他们做踏脚石,这很符合他的价值观。  林庚也强调了合作,跟女官们介绍谢星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