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 >回到明朝当王爷绿改h版小说 > 第189章(第1页)

第189章(第1页)

”没有机心?没有机心那是笨蛋!他就这么喜欢傻傻的女人呐?”成绮韵半卧在暖轿中,外罩着柔软合体的绮罗软袍,内穿着嫩绿色的绢质宽袖衫裙,还有一件桃红色的绣花比甲,纤秀的颈间环着一条雪白的狐狸围脖,手里捧着一个小手炉,腰肢纤细,玉腿修长,容颜也愈发娇媚。她满脸醋意地道:“男人呀,全是没良心的,枉费人家牵桂着他。大老远地赶了来,嘁,总是到不了手的才觉着好!嘁,‘留住你的人,还要留住你的心’,我就没听他对我说过这么动听的话儿”。她抻抻懒腰,玲珑的身体曲线换了另一种跌宕起伏,气鼓鼓地好象还在愤愤不平。旁边楚玲吃吃地笑道:“小姐,反来复去的您都念叨半天了,小婢都听出耳茧了”。成绮韵娇嗔地瞪了她一眼,问道:“大人被那狐狸精迷地神魂颠倒,就这么放她走了?”楚玲眨眨眼道:“不放怎么办呐?咱们的人听大棒槌说,那个崔莺儿功夫好生了得,想留也留不住的,谁敢逼她呀?人家都威胁要一剑刺进大人的胸膛了。真个伤了大人,小姐不心疼?”成绮韵悻悻地道:“刺刺刺。我看大人想着把他的‘剑’刺进人家的身子才是正经”。楚玲捂着嘴吃吃地笑:“小姐不会是因为你为大人担心地要死,结果到了京,却发现他居然还办了喜事,纳了房新夫人过门儿才大发雷霆吧。”“哼!“成绮韵懒懒地支着下巴道:“文心过门儿,早在我预料之中。只是不知杨大人和那红娘子有什么纠葛,居然这般让着她,不过杨凌可不是个能被女色迷的住的人,否则还不麻溜儿地答应她除掉周指挥,抱得美人归啦?”“那当然,我家小姐相中的人,还能差得了吗?”楚玲笑嘻嘻地道:“那个红娘子一走,大人就下令通过锦衣卫告知周指挥,说是收到消息有人欲对他不利,叫他加强戒备,还叫人追踪红娘子,说要放长线钓大鱼。可惜,他的人追踪技巧有限,让这条美人鱼溜了”。成绮韵听说杨凌还能如此机警,脸色大为和缓,她瞪了楚玲一眼道:“你懂什么?大人身边留下的,都是武艺高强擅长护卫的高手,身手高明可不见得会循迹追踪。内厂训练的精英,现在都在我的手里,要不然你以为她跑得出大人的手掌心?咱们的人追上去了?”“是的,她说要战场相见,不会是真的要造反吧?霸州那边的山贼元气大伤,凭那点人手要造反简直是自寻死路”。成绮韵脸色凝重起来,说道:“不要小看了他们,彭鲨鱼说过,昔日霸州绿林就打过招揽他的主意,看来他们也是蓄谋良久了,不会这么轻易被官兵抄了老底儿。”成绮韵到了北方特别怕冷,而且还爱犯困,她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派人蹑紧了她,大人的考虑是对的,抓了她也没什么大用,从她话里透露的意思,在她后边,应该还有人呢,说不定跟着这条美人鱼,能摸出一条大鲨鱼”。她象猫儿似的蜷伏在软塌上,目光闪动,沉思着微笑道:“吩咐下去,有什么消息,立即先告诉我。呵呵,大人修身养性,刘瑾独掌朝纲,四川那边元凶尚无着落,这里又冒出个红娘子和霸州绿林,唔……现在是越来越好玩了”。楚玲谨慎地看了她一眼,故作无意地道:“内厂交出去,所有势力却全剥离出来,看来杨大人可不是真心要做一个养老的国公呢。虽说这些势力南七北六,一分为二,但是为了保证情报系统的严密和顺畅,这部分基本全部掌握在小姐手中,大人对小姐的信任……都超过了韩老爷子呢,大人……对小姐真好”。成绮韵一双美丽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笑盈盈地道:“玲儿,你到底要说什么?”楚玲脸色一变,慌忙跪在榻前道:“没……没有,杨大人这般信任小姐,小婢是……是……是替小姐高兴。”成绮韵的手慢慢伸出来,纤纤五指宛若兰花,轻轻勾住了楚玲圆润小巧的小巴,将她吓的煞白的小脸儿勾的慢慢仰了起来。静静地注视半晌,成绮韵忽地“噗吃”一笑,轻轻抚着她娇嫩的脸颊说道:“啧啧啧,我还真的佩服大人,我要收服人心,还要恩威并施,不知用上多少手段。我待你情同姐妹,可是你一共也没见过他几面,这就开始向着他说话儿了。玲儿,你不是也喜欢了大人吧?”“不不不。没有,没有,小婶怎敢高攀”,楚玲的脸吓地更白了。成绮韵悠悠地道:如果……你真的喜欢大人,我倒可以帮你。我早说过,咱们情同姐妹,如果有机会共侍一夫,又是嫁入国公府,也算是个好出身了”。楚玲已经眼泪汪汪地了:“小姐,婢子没有这份心思,婢子忠于小姐,只盼着小姐幸福。杨大人他……很好,真的对你很好,婢子跟着小姐这么多年,杨大人是真心真意对待小姐的第一个,,我看得出,如果不是现在有许多事需要小姐去办,大人一定会娶小姐过门儿的,小姐……小姐应该珍惜……”。成绮韵托着下巴瞅了她半晌,忽然吃吃地笑了:“傻丫头,原来是为了这个,你怀疑我截了许多本该呈报给大人的消息,擅自把大人交给我的势力重新部署,在大人身边安插我的奸细,回了京不去见他,调动大笔资金,是对杨大人起了异心?”奇$^书*~网!&*$收*集。整楚玲哆嗦起来,成绮韵的厉害她是晓得的,虽说她待自己亲如姐妹,可是谁知道如果她怀疑自己起了疑心,会不会毫不留情地除掉自己?成绮韵淡淡地道:“起来吧,你能这么对待大人,我只有开心,不会怪你的。我是瞒着大人做了许多事,我的用心,你早晚会明白的,不要怀疑我对大人不利,如果我有异心,也不会让你知道了”。她的目中放出危险的光芒,纤纤十指就象护犊的母猫一般,露出尖利的指甲又慢慢地收紧:“我比任何人都更在意他,而且不容许他吃任何人的亏。他想不到的事,想到了又不肯去做的事情,我都会替他去做。有些事你不懂,也不需要去懂,等你将来有了心爱的男人,你就会知道,不是把什么事都告诉他,才是真的爱他,他是我的男人,我得为他的长远打算……”。楚玲颤声道:“是,婢子……记住了”。成绮韵格格一笑,,摸出一方手帕轻轻替她拭去汗水,柔声道:“我又不是吃人的妖精,别人怕我,想不到你也怕我。唉!傻妹妹,我哪会真的害你?吓吓你,只是因为气你不信任我罢了”。楚玲的容颜总算恢复了正常,她干笑两声道:“婢子哪儿敢?是婢子多心了,我怕小姐辜负了大人,错过了这么好的男人,婢子是为你担心嘛”。成绮韵忽然一咕噜翻个身,双手托着下巴,饶有兴味地道:“你真的觉的大人很好?呵呵,我也觉得找不出比他更可爱的男人了,嗯……不愧是我的姐妹,英雄所见略同。那要不要我帮你……”。楚玲哪知道成绮韵嘴里不说,其实却一直在呷红娘子的干醋,偏偏她不开眼,怀疑成绮韵对杨凌的真心,这是有意拿她开涮,可怜小妮子,大冬天儿的,那汗又下来了……*******************************杨凌吩咐人盯上红娘子,追丢的人回来禀报时,杨凌已经接到了宫中的旨意,进宫见永福公主去了。永福公主羞于主动和别人,尤其还是自己心仪的男子去谈论自己的婚事,不过在她想来,除非杨凌压根没娶过妻,否则两人是根本不可能的。那种少女朦胧的爱意和单相思被她的理智控制住了。她也唯有接受一个公主的命运和安排,去任由别人为她选驸马。但是那日在‘诸王馆’中所见,实在令她心惊不已,要是嫁的驸马就是那些品格恶劣、性如稚童的毛头小子,那她还不如不嫁。心中有了杨凌这个既成熟、又英俊的心仪男子比较着,她怎么可能看得上那些最大才十六岁的小毛孩子,自然越想越是烦恼。她也不知道召杨凌来该说些什么,杨凌真的来了,她害怕见他了。幸好这时正陪着刚刚到京的朱湘儿聊天,她便藉这个缘由悄声嘱咐小丁子,让国公稍候片刻。小丁子一走,永福便心乱如麻,永淳公主和朱湘儿叽叽喳喳。她却神思恍惚,一颗心儿早不知道飘到哪儿去了。杨凌是外臣,不能在公主寝宫见驾。文华殿侧翼,有座专门的会见外客的楼阁,杨凌便在此处相候。他现在的地位崇高,与公主一见,也是对揖一礼罢了,所以不必在殿中谨候,等了阵儿不见永福公主,杨凌便信步踱了出来。此时雪已停了,皇宫里处处素装银裹,内务府大总管马永成指挥着小太监们正奋力清扫着积雪。杨凌站在廊下暗影处,马永成也未注意到他,杨凌在廊下踱了一阵儿,跺跺脚正想返回殿去,斜刺里一个人跑的飞快,正向他冲过来。一见前边有人,而且衣袍一看就是贵人,那人还没看清杨凌模样,就来了个急刹车,廊下有微风捎进的薄雪,虽不厚却很滑,这人块头又大,重心不稳,哎哎呀一声叫,双手在空中疾摇了两摇,“嗵”地一下栽进了雪堆。杨凌瞧的好笑,看袍角那人该是个有品秩的太监,便上前抓住那人手臂,将他从雪堆里扯了起来,那人身架真的很高,靴底积了雪,站起来摇摇晃晃地抹了把脸上积雪,一定神瞧见杨凌不由喜道:“哎呀,是杨大人,不不不,是国公爷呀,您老在这就好,太好了”。杨凌一瞧不认识,便奇道:“你是哪位?”那个太监爽朗地笑起来:“国公爷,咱俩是老乡啊,奴婢叫杜甫,是保定府涞水县人,现任御马监左监丞,是苗公公的人”。杨凌听了差点也一头栽雪堆里,他定定神,问道:“你……你叫啥?”“奴婢叫杜甫,国公爷听过咱家的名字?”“呃……久仰大名,如雷灌耳!”杜甫一听喜孜孜地道:“不敢当,不敢当,奴婢见过国公爷几面,只是国公爷总是行色匆匆,咱家就没敢上都给国公爷请安”。“呃……说到行色匆匆,你这是行色匆匆地去哪儿?”杜甫“啪”地一拍脑门儿道:“坏了,不是国公爷提醒,咱家光顾着和国公爷说话了,文华殿‘揖会’打起来了,皇上正在后宫给太皇太后请安呢,咱家得赶快请皇上来调停,国公爷既然在此,麻烦您先去安抚一下,咱家得赶快去见皇上”。杜甫说完摆开蹓冰地架势就要向后宫跑,这位胖太监杨凌虽不认得,不过做为御马监左监丞,专门负责佥押的重要人物,苗逵跟他提起过,确实是他的老乡,而且这人忠厚老实,现在才三十五六,就升为太监,办事认真,又没架子,很得苗逵重用。杨凌急忙又是一把扯住,说道:“慢来慢来,谁和谁打起来了?”杜甫挠挠头,说道:“这个……先是吏部都给事中杨慎打了户部给事中黄景,紧接着大学士杨廷和打了吏部都给事中杨慎,然后大学士李东阳去劝架,被户部给事中黄景给打了,然后户部都给事中吴一山就打户部都事中黄景,然后……”。“好好好,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这事儿太严重了,你还是快去通知皇上吧”,大明朝廷有一项很民主的表现,就是文官比武将还喜欢打架,不过象杜甫描述的这种罗圈儿架还其没听说过,杨凌听的晕头转向,只好赶快打发他走人。杜甫一听,连忙蹓着冰跑了。杨凌抻着脖子向后宫看看,永福公主还没来,他立即一提袍子,连蹦带跳地扑向文华殿……*********************************PS:再次感谢所有书友,昨夜,比除夕夜还开心,比娶新娘子还开心,呵呵,ILOVEYOU,谢谢你们每一个人:)卷九决战紫禁之巅第330章为渊驱鱼今天是例行开揖会的日子,因为不管官职高低,在这文化点彼此见了面大家不用彼此大礼参拜,彼此做个揖,然后就坐下开会,所以这个立会的名字就叫“揖会”用现在的话说,揖会主要是六科给事中们向内阁大学士们汇报一下工作,以及自己分管部门发现的一些尖锐问题,同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今天的例会有点特别,因为内廷司礼监大首领刘瑾也来了,而且居然坐在首位,李东阳三人依次降了一位,六科给事中们心中诧异,不过并不敢露出行色。现在朝政大权握在刘瑾手中,百官的升降也是由他说了算,正值年底考核,谁留任、谁升迁、谁下台,就是刘瑾一句话的事儿,今年年底考核一完毕,大家重新竞聘上岗,除了三大学士,可以说个个都算是刘瑾任命的,谁敢对他说了不字?给事中们平时不上朝,不过他们听说朝中文武百官现在每日上朝散朝,除了叩拜皇帝,都要向左上方作上一揖,因为刘瑾就站在那儿。刘瑾现在抓权抓的很紧,他实在不放心把司朝事宜交给一个毛头小子,于是很勤政的兼任了司朝太监,就站在正德皇帝龙案左角。好在是揖会,众官员不会上前参拜刘瑾,大家只是团团一揖,按品秩就坐,这便开始议政。要说议政,刘大官人风风火火,刚刚针对六部下达了几十条改革命令,大家都不愿意提及这些政令的是非,可是想议政又不能不提,众官员面面相觑半晌,在李大学士一再催促下,户部给事中黄景撸撸袖子出面了。他四十出头,黑面微须,长得像个憨厚的小生意人。黄景站起身来团团一揖,慷慨激昂地说道:“下关来说两句,下官是户部给事中,刘公公责令户部趁着冬季农歇清丈土地,尤其是各边的屯田。户部已抽调地方官员,由户部考核官们率领奔赴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蓟州、沧州等地清理丈量屯田了。目前较近的蓟州、沧州等地已经传回消息,地方豪强、官员、军中将领的确有许多侵吞屯田,致使士兵无地可种。以至生活无着,被迫携妻带子逃离故乡的,经过屯田清丈,我们清理出了这些土地,责令地方官豪势缴归国有。加强了朝廷对屯田的控制。但是下官觉得此令出自内廷,却名不正言不顺,那些被责令退还贪污田地的地方豪强、官员士绅藉此大造谣言,指摘刘公公专权擅断、独霸朝纲,对刘公公地个人名声十分不妥,明明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得益者是天下百姓,受损者却是刘公公个人,内阁为什么不能站出来承担责任呢?”刘瑾先还没听明白。听到后来大乐,原来是自己人,他正想谦虚几句,人群里忽然‘嗤’的一声笑:“马屁精!”殿里人虽多,可是很肃静,这句话清清楚楚传入刘瑾的耳中,他顿时脸色一沉,黄景四下一看,找到了说话的人,立即不悦的冷笑道:“杨都给事。这个殿堂是议政的地方,请你说话斯文些,清丈土地,有利于朝廷、有利于百姓,难道谁能反驳么?”养慎才学出众,但是毕竟年少,正是锋芒毕露的时候。那种沉稳练达的政治家。莫不是从一腔热血的少年时代一点点磨练出来的。杨慎却还不曾遇过挫折磨难,加上举荐他的人是杨凌,老爹又是大学士,在官场人事上也很少遇到撩阴腿、使绊子的。这性情还是冲动了点。他慢悠悠的站起身道:“水能载舟,已能覆舟;火能煮食取暖,亦能焚屋伤人。端看你怎么使用罢了,大量屯田,却是一桩好事,屯田腐败已不是什么秘密,早该清查了。可是屯田将领不守法度,所以要查,如果这负责清查的人也不遵守律法,那么是解民以厄呢还是雪上加霜?”黄景作了十多年的给事中,杨慎一个毛头小子官却比他大,早让黄给事心中不满了,他冷笑道:“不要故弄玄虚,清丈土地,能有什么坏处。是怕那些贪官污吏们祸害的还不够么?”杨景收了收袖子,往身后一背,悠然自得地踱着方步道:“问题是现在太过急功近利了,各地屯田有的被盘剥的多,有的被盘剥的少,只要查处侵吞盘剥的土地,还地于民就是了。可是朝廷考核这些清丈人员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你清理出了多少,清出多便是功,清出少便是过,户部给事中安大人,御史张大人负责大同地区清查,因为没有重大的问题可弹劾、找不出那么多被侵吞的土地还邀功,竟然以玩忽职守关进监狱。试问,还有这么荒唐的事么?”“诸位!”杨慎攻守肃然道:“这一来派出的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溢额邀功,把一些本来属于边军士兵的土地也冒作被军官侵吞的土地上缴朝廷了。百姓和士兵不但没有从中得到实惠,反而更加困苦,地方豪强士绅趁机大造谣言,煽动闹事,辽东锦州、义州的团军前些日子因为军饷发不下去刚刚闹事,现在因为清丈土地又发生骚动,他们焚烧官署,殴打官员,地方为之大乱。好心办坏事,祸害不亚于酷政”。刘瑾办差,倒也不是桩桩件件全是昏招,比如清丈土地,就确实有一大批贪赃枉法者落网落网,可是他地动机不纯,不是为了社稷千秋,而是为了在他任上有显著的政绩,所以急功近利在所难免。他要的仅仅是能上报给皇上的一组显著数字以彰显他的执政能力罢了,所以派去清丈的官员都带着指标,不管有没有被贪污的土地,你清不出来就是失职,就要入狱,这些人自然凶神恶煞。到了地方不问青红皂白,只管收剿土地,难免要酿成民变。刘瑾被指责的脸上挂不住,他阴阳怪气的道:“杨大人刚刚入朝,有些规矩可能还不明白。你是吏部都给事中,不是户部,是不是捞过界了?做官做事,不合规矩哪儿成呐?”杨慎微微一笑,向他深施一礼道:“公公,说到规矩,公公是司礼监太监,来内阁听政好像就不合规矩吧?这手,是不是比下官伸的更远了?”“你?!”刘瑾“砰”的一拍桌子,怒指着杨慎半晌,忽然气急发笑,把袖子一拂道:“儒口小儿,咱家懒得和你计较!”黄景冷笑道:“公公大人大量,不合你计较,我倒是要和你计较计较。你既然管了我户部的事,那我就来问问你吏部的差。兵部提交了十二名将领调迁名单,还有原六省总督杨凌留在各省地‘千人队’士军返还原籍的提议。为何被你一一压下,鸡蛋里挑骨头。就是不给呈到御前?十二名将领,被你通过的只有三人吧?”杨慎笑吟吟的道:“这个么。倒正是在下职责之内,十二名将领,大多寸功未立,无功而赏迁,向无此例,官员乃皇上治国之臂指,干系重大,下官得一一详查”。“无功不赏?如果百十年不曾作战,将领便再无升迁了?鸡肋资历升不得官?”这十二名被提升的军官要么是早就投靠刘瑾的人,要么是最近给刘瑾送了重礼交托买官地,像周德安等三人,虽说是送了重礼买通的,好歹却有战绩,杨慎也不能全压下来不报,其他的庸吏他是能拖就拖。一听黄景的话,杨慎道:“恩赏过滥,则官员不知恩重。现在官员并无那许多空缺,积历升官又何必要呢?”他向刘瑾拱拱手道:“刘公公重律法、慎施恩。不计个人名利,一心为了朝廷,我这也是向刘公公学习阿。《孝宗实录》编成,按照旧例参加编纂的翰林们都应该得到提升,刘公公不是只赏了银子,把十六位翰林调到南京六部去了么?”翰林院一大半掌握在杨廷和手中,刘瑾恨那些翰林们假清高。不肯巴解顺从自己,结果实录编成,按照规定这些翰林职位也该升了,工资也该长了,他却笑眯眯地每人赏了些银子,然后明升暗降,全部打发到南京六部养老去了。那些翰林会干什么?会玩弄笔杆子,一番冷嘲热讽,把这事儿闹得满城皆知,杨慎借此讥讽了刘瑾一番,黄景不敢在这事上纠缠,便不屑冷笑道:“花言巧语、尖牙利齿,堂堂京师第一神童,也不过是卖弄唇舌之辈罢了。小小年纪,只会胡搅蛮缠,不要以为依仗父荫,便可以为所欲为,朝廷这湾水深着呢,你小心一脚踏进泥坑里,呛上一口浑水”。杨慎是靠荐科入朝,最忌讳的就是有人说它是靠着父亲的面子才做的官,闻言脸色涨红,一拂袖子立即反唇相讥,他是才子,才子骂人连脏字儿都不带,暗喻影射,把个马屁精埋汰的脸红脖子粗,忍不住破口大骂。杨慎是个孝子。但凡骂人话不是骂爹就是骂娘,一听他口出污言秽语,文斗立即升格为武斗,杨慎上去就是一拳。杨慎年轻,身手利落,黄景还手可打不着他,两个人把文华殿当成了角斗场,你追我逃地闹了一阵儿,黄景便露出他那被打的乌青的眼睛四处‘炫耀’,叫嚷大学士之子当庭打人。杨廷和看看实在不像话,不管对错,做父亲的得拿出个样儿来,总不能让人家说自己家教不严,于是上去揪住儿子反反正正就是几个耳光,杨慎可不敢躲。老老实实挨了揍。李东阳见状忙拿出老资格上前劝架,不料黄景偷袭,却一拳打中他地肩膀,把老头打了个趔趄,这一来同为户部给事中的吴一山不干了,他是清流李杨一派的人,立即跳出来和自己同事掐起架来。双方各有好友、同仁,老成持重的还知道上前劝架,年轻点的立马撸袖子加入战团帮忙,这一架打的不亦乐乎。刘瑾瞧着外臣掐架,心中只是暗笑,也不去制止,老狐狸焦芳可不往里搀和,他立即叫伺候的小黄门儿找人来拉架。御马监的杜甫正好今天值班,负责宫中安全,急匆匆赶来一看。全是些当官儿的,尤其是人堆里扬大学士铁青着脸不知在追着谁打,前边一堆堵地,后边一堆拦地,李大学士则被一大帮人拥挤的跌跌撞撞。他领来的御马监人马和锦衣卫瞧了这情形也不敢武力阻拦,杜甫特别老实,实在没招儿,这才一溜烟赶去找皇上报讯了。杨凌赶到的时候,战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状态,本来是性情比较稳重上前劝架的给事中们被人推推搡搡,有人还中了冷拳,也忿然加入了战团,六科给事中共八十多人。除了请假的,出差的,今天到了六十九人,全部加入了战团。杨凌踮着脚尖看了看,场面太混乱,官员们拉扯的不成体统,袍子裂了地、乌纱掉了的,鼻青脸肿的,一边动手,一边还不断发动宣传攻势,口中之乎者也。也不知喊些什么。最里边刘瑾翘着二郎腿,端着杯茶笑吟吟地吹着气儿,好像眼前什么事也没发生似地,墙角里站着焦芳,眯着眼睛揪着白胡子,脸上一副很焦急的模样,只可惜那眼睛怎么看怎么够奸诈。杨凌顾不上和他打招呼,连忙大喊道::“住手!住手!不要打啦!”杨凌声音不小。可是住手一词毫无威慑力。已经纠缠成一团地文官们有的掐脖子、有的抱大腿,根本没人听他的。杨凌不敢乱讲‘皇上驾到’,那是要欺君的。眼见情形无法控制,他抽冷子大吼一声:“刀下留人!”这一声很有效,恐怕皇上来了喊声‘住手’都没这句有效,六十多位正在斗殴的官员齐刷刷地停在那儿,一齐向门口望来。杨凌笑呵呵的拱手道:“诸位大人,诸位大人,久违了久违了”。礼部都给事中何神连忙放开工部都给事中老王的衣领子,对他还了一礼:“见过威国公爷”。杨慎挣了两挣,吼道:“放开我!”黄景正瞧着杨凌发愣,被他一吼,忙扔下杨慎那条被他抬起老高的大腿,杨慎一边整着衣衫,一边也走上来作揖到:“下官见过威国公”。这一下众官员才反应过来,连连纷纷放开对手,向杨凌作揖施礼,满堂一团和气。现在杨凌是国公,地位在三大学士之上,三人也纷纷上前见礼,彼此寒暄一番,杨凌趁机问了问情况,这才知道事情发生的原因。刘瑾这才放下茶杯皮笑肉不笑的迎上前来,说道:“见过威国公”。他见了国公该行大礼的,但他现在的权势,是许多国公见了他得倒过来给他行礼,所以刘瑾大剌剌的行了一礼,动作十分的随便。杨凌也不在意,随意回了一礼,笑吟吟的道:“刘公,多日不见,刘公气色甚好,春风满面,好似年轻了十岁呀”。刘瑾干笑两声,眯起眼道:“威国公气色也不错呀,这清福享的,哎呦,好像胖了点,脸也白了些,不但更英俊了,也有了国公爷的威风气度,叫咱家看着,也替你喜欢”。“哈哈哈哈。。。。”,两人相对大笑,只是眼中殊无笑意,旁边众人看着两位大佬,悄然退了一步,只听刘瑾说道:“国公爷现在是无事一身轻呐,今儿这么大雪,怎么忽然有兴致来到文华殿,不知有何贵干呐?”杨凌眨眨眼,也笑道:“本国公也奇怪,文华殿的‘揖会’是三大学士和六科给事中议政的地方,刘公公不在司礼监坐镇,怎么赏雪景儿赏到这儿来了?小心让皇上看见,责斥你逾了规矩!”刘瑾一窒,刚想说话瞧见杜甫陪着正德皇帝急匆匆走了进来,正德皇帝进门儿就抻着脖子喊:“谁打架?是谁打架?全都吃撑着了!你们一个个。。。。。哎呀,哈哈哈。杨卿也在这里。。。。这位国际警察刚刚骂了两句,一眼瞧见杨凌立即喜孜孜的走过来。杨凌和众位官员下拜见礼,正德一把扶住他,笑道:“免了免了,杨卿阿,你可两天没去豹园陪朕拉,今早本想找你,可惜下了大雪,太皇太后病体也加重了。。。。。”。众官员趁这机会赶紧整理自己的官容,由两位帽翅儿掉了,赶紧退到了人队后边找到帽翅儿悄悄往上安。杨凌忙问到:“太皇太后凤体一直难愈,太医们没有什么好办法么?”正德脸色沉了下来,轻轻摇了摇头。杨凌目光一闪。说道:“内子文心,医术精湛,况且她是皇上封的宫中女官,可否让她来给太皇太后诊治一番?”正德喜道:“对阿,我怎么把她忘了,好好好,回头你就把她带来”,正德不是那种息怒不行于色的料儿,伤心快,开心也快,立即凑近杨凌耳朵到:“一仙跟朕说,新婚之夜你是新娘子,没义气阿没义气,这么好玩的事儿居然不通知朕去看看。”正德皇帝把六七十位官员当成了摆设,也忘了自己来这里的目的,和杨凌唠起了家常,刘瑾看着心里泛酸:“幸亏咱家把他挤兑下去了,要不然以皇上的恩宠,还有我混地份嘛?”刘瑾向前一步。细声细气儿地到:“皇上,吏部都给事中在朝堂上论及朝政,一言不合竟大打出手,这可是岂有此理,把朝廷的体面都丢光了”。刑部都给事中刘云凤立即一弯腰,沉声说道:“杨慎年轻识浅,德行不足,动手打人惹起事端。实在不成体统,下官弹劾杨慎有失官仪,应予罢免!”旁边一大帮已投靠刘瑾的官儿立即纷纷应和:“是呀是呀。朝廷命官尚且不守法度,何以服天下?杨慎仗势欺人。皇上应当严惩!”群情汹汹,越说越是严重,大有不驱杨慎,似乎就要国将不国了。正德听地皱起眉头,满脸的不悦,刘瑾大喜,刚要趁机进言挤兑那个小混蛋走人,杨凌忽然哈哈一笑道:“匹大的事,至于么?”轻描淡写一句话。那些给事中们立即闭了嘴。杨凌拱手道:“皇上,臣记得托孤大臣、三朝元老、当今首辅大学士李大人,不但曾经在皇城内夺马鞭怒笞国舅爷张鹤龄,还曾在金殿上多了金瓜武士的兵器,满大殿的追杀,先帝感其一片真性情、衷心于国事,不但未曾严惩,还多次予以安慰嘉勉。杨慎十三岁进京,就甚受李大学士青睐,不但收入门下,还以小友相称,呵呵,这还真是同为性情中人,连行事作风都如出一辙,杨慎才华出众,年轻有为,他资历尚浅,论及国事时却不计较个人得失,实是皇上之福,如果好好栽培,将来必为我皇肱股之臣呐“。正德一听眉头顿时舒展开来,可不是嘛,李东阳在金殿上还提着金瓜打我舅舅呢,在文华殿打架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他看着刘瑾,刘瑾哈着腰还没起来呢,也不能不给他个面子阿。正德把袖子一拂,瞪起眼睛道:“瞧瞧你们,一个个衣冠不整,毫无仪容,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一定要动手,动手若能分出个高下,那朕还要你们干吗?调群大汉将军来做六科不久完了么?一个个的吃撑着了是不是?去!杜甫阿,一人发把木锹,给朕扫雪去,三大殿啥时清理干净了啥时走人!”“奴婢遵命!”杜甫连忙领旨,六十多个给事中全部被带出去,一人发了把锹给皇宫扫雪去了。正德道:“太皇太后病体沉重,朕还要回宫探望,你们也都散了吧”。他匆匆走到门口,忽又回头道:“嗳,对了,杨卿入宫,有何事见朕?”杨凌刚刚直起腰来,忙又弯下去道:“回皇上,使永福公主殿下,召臣晋见”。正德眼珠转转,似笑非笑地道:“喔。。。。。。嗯嗯。朕晓得了,你去见永福吧,朕先回宫了”。刘瑾听说杨凌是永福公主召来地,立即猜到是为了选驸马的事,他在心里暗暗骂了一声:“这个杨慎好大的福气,要不是杨凌恰巧入宫,咱家近日就能趁机把这小子从吏部赶出去!哼。来日方长,杨凌已经不在朝了,我看它能护你多久”。刘瑾皮笑肉不笑的道:“威国公、三位大学士,咱家司礼监还有些事情要忙,这也告辞了。呵呵。再会、再会!”看着刘瑾两袖飘垂,大摇大摆地走出殿去,杨廷和重重一叹,摇头道:“国公,自你离开朝廷,如今的天下风云已变,刘瑾越来越。。。。。”。他怀着一丝希冀道:“国公年纪尚轻,就此离开朝纲。实在令人惋惜。皇上对国公信赖不减,如果我们三大学士同时进谏请求,皇上一定会破例允许国公重涉朝政,不知国公。。。?”杨凌哈哈一笑道:“皇上英明,朝中又有三位大学士在,谅也无妨。如果朝廷出了大事,为人臣者,只要圣上有旨,自然尽心用命,不敢稍怠。不过爵至国公却入朝理政,以前不曾有过,祖宗的规矩不容轻易更改,杨凌岂敢冒犯”。他微笑着拱了拱手,道:“我还要去见永福公主,告辞了”。焦芳和李东阳忙也拱了拱手,杨凌返身便走,杨廷和在后边追叫了一句:“威国公真的就此风花雪月、无意朝政了么?”杨凌顿住了身子。仰首片刻,喟然说道:“万事不如杯在手,今生几次月当头?”焦芳见杨凌走了出去。摸摸胡子也拱手道:“二位大人,老夫公事待忙,告退,告退了”。杨廷和蹙着眉头,忧虑的道:“哎!今日刘瑾连揖会也开始插手了,司殿太监也自己兼了,通政司成了摆设,所有的奏章全都要让他经手一遍,昨日有几个人弹劾张永。。。。看样子他是在打张永的主意,要把京营抓在手里了,本来杨凌是能和他抗衡的,可他贪图国公之位,有负先帝所托阿。这样下去。。。。。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老江湖李东阳意味深长的瞧了他一眼,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介夫,何必杞人忧天?呵呵,就算天真的塌下来了,自有个高的顶着,你担心什么?”他缓缓说道:“马上要过年了,老夫有几年没回家乡了,准备向皇上告个长假返乡一趟,明年开春再回来”。杨廷和一听就急了,一把揪住他的袖子道:“走不得,老大人呐,焦芳对刘瑾态度暧昧,似有迎合,如果你再一走,那天下间谁还制得住刘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