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 >回到明朝当王爷绿改 高文心 > 第98章(第1页)

第98章(第1页)

红娘子仰面长长舒了口气,身下马蹄踏踏,娇躯随着马身轻轻起伏,她捋了捋粗硬如丝的马鬓,目光睨着赶至身旁正紧盯着她神色的杨虎,一言不发。其余几人隔着几匹马的空间就缓下了脚步,杨虎躯着马围着崔莺儿兜了两圈儿,这才停了下来,微微欠身低声道:“娘子,怎么了,可是。。。。。。杨凌那小子曾对你无礼?”崔莺儿柳眉一竖,却又忍住,扭过头去淡淡地道:“他有哪个本事么?”可是倏忽想起洞中情形,想起与杨凌擦唇而过那电光火石的一吻,她的唇情不自禁地觉得有些发胀,想起他抱紧自己大腿、脑袋抵着屁股的情形,就连臀部也有些酥麻起来,也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骑马颠簸的。她不自然地扭头他顾,泄气地道:“虎哥,我们回去灞州好么?不要再谈什么争江山、坐天下了,就在深山里好好的过日子,我忽然很厌恶自己的武力,自以为是在替天行道,其实。。。。。。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她语气低沉地说:“那个杨凌,我一只手就可以把他杀死,那又怎么样呢?他说得对,我的能耐仅止于此,我能杀贪官,他能树好官,我能抢了大户,劫银子送给穷人,让大家都变穷,他却有能力让百姓有吃有穿,人人都变富,呵呵。。。。。。人家才是真正有本事,我们这点能耐真的只是匹夫之勇,没甚么用处。”杨虎拍拍马颈,眼神怪异地道:“娘子,你在说什么呀?若是被兄弟们知道就连你也这般想,我们的大事还能成么?姓杨的到底跟你说了什么?你从来不听人劝的,居然听他的话,你。。。。。。”崔莺儿打断他的话,冷声道:“他什么都没有说,我自己有眼睛会看,他引了那些庄稼回来,比我们劫富济贫更能救人,而你。。。。。。却想杀人毁庄稼!鞑子冲进庄时,他若乱箭杀了我们,在侍卫保护下逃跑,十里路程,鞑子未必追得上他,可是他却释了我们这些钦犯,只为集中全力杀蛮人,替天行道?到底谁在替天行道?”杨虎被她锐利的目光瞪得瑟缩了一下,随即恼火地道:“这天下是他们的,他们当然要这么做,结果还不是许多人饿死?结果还不是鞑子年年来袭?如果我们夺了天下,哼哼!”崔莺儿苦笑一声,说道:“虎哥,你总说夺天下,夺天下,你到底凭的什么夺天下?夺了天下又靠什么去治理,靠咱们山上那些兄弟们?那时咱们去抢谁?抢咱们自己的百姓?”杨虎不以为然地道:“嘿!风从虎,云从龙,等到我们大事已成时,自然会有能人来投靠我们,这些事现在何必担心?”霍五爷瞧见二人似在斗嘴,忙催马过来,远远就咳嗽一声,马到近前,方和颜悦色地道:“虎子,咱们现在去什么地方?如今露了行踪,大同是回不去啦!”杨虎朗声道:“五叔,他们料到咱们走了,咱们偏不走,肖家寨有我一位道上好友隐居,咱们去避避风头,昏君若死了,我们要谋天下就容易多了,况且今天死了三个兄弟,他们不能就这么白死,这笔账咱们一定要和昏君、要和杨凌算个清楚!”“我们走!”杨虎招呼一声,纵马相北而去。崔莺儿瓷玉般细腻的俏脸上满是失望神色,望着杨虎的背影,她忽然觉得很陌生。原来觉得他豪爽认侠、威武不屈,武功虽不如自己,可是在强盗群中也是一条光明磊落的好汉,如今怎么只觉得他如此浅薄、如此利欲熏心?今日若不是一队鞑子误打误撞地闯了来,一行人遭重了杨凌的计被乱箭射死了,还想杀皇帝?看看今日明军的威风,自己只怕连皇帝什么样子都见不到,就要被斩成肉泥了。霍五爷见崔莺儿犹豫不前,不禁勒住马缰说道:“莺儿,不是五叔说你,你是虎子的媳妇儿,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胡子在北绿林,如今是坐头把交椅的好汉,论声明地位并不委屈了你。老寨的积蓄全用来买了兵器甲丈,老爷子很希望姑爷能坐上江山,你是老爷子唯一的闺女,将来当个皇后娘娘,叔也为你高兴。不要为了点小事就使性子,虎子是男人,在家里怎么让着你都行,除了门你得给他这位绿林大哥留点面子,嗯?”崔莺儿黛楼紧锁,苦闷地叹了口气,默默地点点头,然后在马臀上狠狠抽了一鞭,随在杨虎身后扬长而去。雪花,不知何时又开始袅袅地飘洒下来。。。。。。霍五爷看着她落寞的背影轻轻一叹,也纵马扬鞭而去,轻盈的雪洒满一地,不消片刻,就湮灭了一切痕迹。。。。。第199章凤欺游龙“通知皮货行,弥勒教的刺客还未露面,他们在城里应该还有人,密切注意所有生面孔,不,等等,侦缉方向错了!弥勒教在各地开设香堂,信徒甚多,大同是大城,应该有他们的秘密分舵。查本地人!弥勒教陕西造反失败是四年前的事吧?就查四年前开始至今所有大户人家有过可疑举动的,或者曾有外乡人长期在他们家中居住的,尤其是有道士出入过的。”“是!”“李家集前天刚刚有人收买了一批牲畜寄放在那儿,今日便有鞑子翻山越岭准确无误地赶来,一定有细作通知消息,也要查,同时官府也有查,查查那个商人的来路,和什么人有过交往,以及这些人中谁有能力出城北向。”“是!”“今日观白登山,易攻不易守,尤其山顶凹凸不平,怎能让天子在那里与人会盟?唔,找个理由,就说大同官兵在那儿歼灭上前鞑寇,本官为彰扬其事,要在山顶筑亭立碑,趁机平整土地,在四面八方架设隐秘火炮,缓坡上多挖陷马坑,埋铁蒺藜,只留出一条登山口。”“是!”“收殓被歼的鞑子,发现他们的肩饰、马鞍、蹄铁、帽盔甚至兵器,多由出自中原的,显然有人走私,若走私茶盐等物赚钱也罢了,经人出售军械,罪无可赦,给我查!”“是!”“鞑靼主力已移往平顺、壶口一带,火筛作为鞑靼第一猛将,居然滞留不走。还派人劫掠粮草,貌似要长期驻留,最大的可能便是我们的分化之计奏效,伯颜已对他起了疑心。按理说他们不可能知道皇帝出巡的消息。不过皇上安危是天大的事,小心为上,命令太原位指挥使张寅急速挥军北上,以为策应,斥候探马密切注意火筛一切动向!”“是!”“对了,张寅是走的武定侯郭勋的门路才做的官,此人统兵本领如何?虽说大同守军足以应付伯颜大军。不过他是我唯一的备用棋子,若是个庸才紧要时刻不免误事。”“回禀厂督大人,前方主要将领按您的吩咐卑职都认真查过,张寅此人是山西大姓张家的人。虽是远房,不过在族谱上是德字辈,辈分蛮高的。他原为山西代州兵备道,操练乡兵、修凿城池、设法储粮、广修山寨、统兵有度,四方盗贼莫敢侵扰代州,甚受地方称道,他到任太原卫后,整肃军纪、操练士卒,倒也得法。”“嗯,那就好。对了,今日大同军中那个号称鬼王的荆佛儿骁勇善战,堪称一员猛将,可惜我看他顶多做个千户,打仗只知冲锋在前,一队士兵让他带成了游兵散勇。看他作战气势可怕,要真碰上有章法的将军,只须略施小计,就能诱他中伏、全军覆没。此人放在得用的地方是个人才,放错了地方就是个祸害,回头着人去探探他的口风,可愿加入内厂,如果有意思,我向杨总制、杜总兵要人。”“是!”“另着人注意杨虎等人动向,若一路返回霸州,暂不必动他,他们肯从此洗心革面最好,若是继续从事山贼这份有前途的职业也无妨。若是不肯返回霸州,必是贼心不死,见即格杀!“”“是!”“受伤的弟兄,延聘郎中好生将养,死去的兄弟入棺埋葬,记下名姓,回京后好重重抚恤。”“是!”“嗯,就这样,你们先下去吧。”看着部下一一退了出去,杨凌长吁一口气,坐回椅上,捧起茶杯揭开盖来,凑到唇边吹了吹水上翠莹宝的浮叶。热气盈面,忽想起在洞中和红娘子相唇一触间的柔软销魂,杨凌不觉心中一荡,脸上浮起略带些坏坏的笑。这个杨虎执迷不悟,屡次三番要杀我,明知受了弥勒教利用,还是不知悔悟,竟然一直追到大同来,这次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么?热气灸到额头肿起的肉疙瘩上,感觉一阵疼胀,杨凌忙移开了杯子,轻轻抚着硬邦邦的额头想到:“他的娘子虽不读书,倒还懂些道理。唉!可惜了,一朵鲜花,插在。。。。。。”就在这时,门框当一声打开了,一个轻盈的身影倏地闪了进来,急惶惶地道:“表哥,大棒槌说你受了伤,快让我瞧瞧。”杨凌抬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着水田衣的簪花少女急冲冲地走了进来,娇俏可人的脸颊上满是焦急之色,后边一国之君的正德皇帝鬼头鬼脑地象她的小跟班儿似的也跟着跑了进来。杨凌不由开心地笑了,唐一仙现在不必象在王府中时那么守规矩,不知怎的,给她挑的绫罗绸缎不喜欢,却偏好穿这些轻便简单的衣装,这水田衣犹如现在的乞丐装,蛮适合这个叛逆期的女孩儿穿戴,虽不高贵,倒真的更增几分俊俏。看见杨凌额头正中肿起的紫红色肉疙瘩,唐一仙心疼地蹙起了秀眉,她轻轻捧住杨凌的脸,伸出一只纤巧的玉手,轻轻地抚在他的脸上,噘起小嘴儿轻轻地吹着气儿,柔声问道:“表哥,怎么正撞在这个地方,再偏一点儿就伤了眼睛,还疼么?要不要请个郎中?”杨凌抓住她柔腻的手腕,笑道:“不妨事的,大哥今儿本想引一位活佛出来,却不料下错了诱饵,错招来一头猛虎,这也罢了,大哥正想擒虎,偏又跑出一群饿狼。哎,真是乱七八糟,至于这额头的伤,呵呵,不提也罢。”唐一仙纯真善良、乖巧可爱,看到她对自己的关心体贴,杨凌心中暖暖的,虽无血缘关系,他现在却真的感觉到和唐一仙有种亲昵无间的感情,那绝非是因为她被自己的仇家伤害落难的愧疚,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唐一仙被他的话逗得笑起来。她笑言弯弯地道:“表格再说什么啊,我是有听没有懂,刚刚儿的还想等大哥回来带我和小黄上街走走呢,看你现在这样子。唉,我还是在家陪你吧。”“小黄?”杨凌低头瞅了瞅,没看见她脚下跟着条小狗,忙问道:“小黄在哪儿?驿馆里没有狗吧?你在街上捡的?”“呃?”唐一仙愣了愣,然后毫无风度地看着正德捧腹大笑,正德皇帝啼笑皆非,他白了眼放肆大笑的唐一仙,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道:“回禀大人,小黄就是在下,在下就是小黄。”杨凌唬了一跳,不过看正德皇帝一幅乐在其中的模样,他也不好再说甚么,唐一仙笑得俏脸生晕,他对正德皇帝挥了挥手道:“去,到后院井口敲些冰来,再拿块毛巾,我帮表哥镇一镇,早些把淤血化了。”“哎!”正德答应一声,颠儿颠儿地就要跑出去。杨凌连忙唤道:“慢慢满,不必了不必了,额头发胀,冰块一镇反而疼了,让它慢慢消吧。”正德一停顿住了脚步,唐一仙俏眼一瞪道:“那就去找驿丞要些獾油来。”正德刚要转身,一听这话连忙又折了出去,杨凌扬着手无奈地张了张嘴,唐一仙已扶着他道:“哥。你坐着,真不知道你从哪儿找的这笨亲兵,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得我教他,不过。。。。。。他脾气倒不错,整天笑嘻嘻的倒不讨人厌。”杨陵干笑两声,心道:“不知这算不算是谤君?”正德哪知道驿丞住在哪儿,其实这驿丞也早被赶出去了,整个驿馆完全都是杨凌的人,他跑回自己院子一通诈唬,手下的侍卫顿时作鸟兽散,不一会儿还真找来六七罐獾油,正德忙喜孜孜地用衣襟兜了,急急地跑回杨凌书房。药取来的晚了,拿来的多了,唐一仙用手指剜了獾油,一边小心翼翼地往杨凌额头涂着,一边唠唠叨叨,以前唐一仙在“莳花馆”被人管教出来的,杨凌还真不知道她叽叽喳喳的这小嘴儿就每一刻清闲,正德在一旁点头哈腰、满脸堆笑,被她训斥的飘飘然不知东南西北。杨凌看在眼里,心中十分喜悦,虽说他是奉正德之命将唐一仙赎出“莳花馆”,这姑娘若留在那地方,早晚也是沦落烟花的苦命人,可是经他手将这姑娘讨出来,他就觉得自己对她有一份照顾的责任。再加上唐一仙为自己落崖失忆,以及如今彼此的感情,如果正德对她只是抱着戏弄的心态,亦或唐一仙根本不喜欢皇帝,他一定会想办法阻止他们的接触,如今看正德对她呵护得如珍似宝,自己身边这么多亲兵,唐一仙又独爱训斥折腾他一个人,显然这对少男少女间是有些特别的情愫的,只是他自己也尚未察觉罢了。杨凌轻轻吁了口气,心想:“回了京得让文心想办法为她医治一下,失了忆总是一种遗憾,徒留一具躯壳,又怎么能算是当初的唐一仙呢?自己的爱妻苏三、雪里梅赫塔情同姐妹,从小交下的感情,若不能让她记起往事,他们也一定抱憾终生的。”唐一仙将獾油细细地涂抹一遍,左右端详一番,十分娇俏地皱起鼻子,咯咯娇笑道:“哥,你现在脑门锛亮,印堂油光闪闪,一出门儿肯定捡个金元宝。”正德也凑趣道:“金元宝有什么稀罕的?敲着脑门,没有三五百年道行练不出来,这一出去,没准儿就能捡个大美人儿回来。”唐一仙瞪了他一眼,娇嗔道:“你倒想,没上没下的,拣什么美人儿,哥才刚满二十呢,我都有三房表嫂了。”正德讨了个没趣儿,讪讪地住了嘴,唐一仙挑眉睇着他,扬了扬弯眉,问道:“怎么,你不服气呀?”正德连忙摇头道:“没有,哪里,岂敢,呃。。。。。。我是在想。。。。。。整天闷在驿馆里也没什么事做,如果出去走走,其实也挺不错的。”唐一仙一听也怦然心动,说道:“嗯,前两天在王府,就听说明儿‘花磊街’上有‘十二锦屏’展示,这屏风能拿出来给人观赏,想必都是一等一的珍品。”她咬着杏粉色鲜嫩的嘴唇想了想,可怜巴巴地扯扯杨凌衣襟道:“哥,咱明天去瞧瞧好不好?”好,带唐一仙去当然没问题,可那个小黄能不去么?虽说如今大同城内犹如一座兵营,算是极安全的了,更安全的是,没有人认得皇帝,漫说弥勒教中人,就是大同上下的官员,除了代王、胡瓒和杨一清,就算正德走在当面,只要他不穿龙袍,谁认得他是皇帝?漫说这里的人,就是在京为官,甚至日日上朝的人,有些品秩低站的远,或者高度近视眼的家伙,天天见皇帝,只要他不穿龙袍,还是不认得这位大爷,可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朵颜三卫几日之内必到,还是不要生事的好。象唐一仙这样的小美人儿软语温求,还真不好拒绝,杨凌赢了硬心肠正要摇头,就瞧见正德站在唐一仙侧后,一边点头,一边竖掌如刀。不断向外切出,态度坚决,似在促他答应。唐一仙顺着杨凌眼神儿向后一瞧,不禁讶然道:“你在干吗?”正德的手象抽筋儿似的停在半空中,好半晌才干巴巴地道:“我是大人侍卫,大人要出去,我自然要护卫在侧,呃。。。。。。我正在练习功夫。”唐一仙无奈地一声呻吟,抬起手来飞快地给了他一个脑锛,没好气地道:“白痴,没见过你这么白的白痴,你这佛脚抱得是不是也太晚了些?”正德皇帝干笑不已,杨凌想想还是不妥,自己在京师闹市街头被掳,算是一时大意阴沟里翻船,今日本来要安排妥当,捉拿尾随而来的刺客十拿九稳的局面,偏偏半空冒出一只打野食的鞑子军来,又险些出事,可见世事无绝对。他摇了摇头,含糊地道:“这个。。。。。。表哥还有许多公务要做,明日能不能抽出空来还不好说,到时再看吧。”唐一仙乖巧地点头道:“嗯,那你好生歇息,刚刚自外边回来,还没吃饭吧?”就在这时,伍汉超悄然打开房门闪了进来,一见正德和唐一仙都在,不觉怔了一怔,这才抱拳说道:“卑职见过大人、见过小姐。”正德和唐一仙嬉笑惯了,唐一仙对他呼来喝去的也不觉为奇,但是对杨凌其他的部属却甚是尊重,忙也裣衽还礼道:“见过伍大人。”杨凌问道:“怎么,有什么要事么?”伍汉超颌首道:“是,大人,有一件要事。。。。。。”,他说到这儿顿了一顿,唐一仙会意,连忙说道:“表哥要忙公务,我去给你做几道清淡的小菜,熬点碧粳粥!”她像燕子般翩然转身,走出几步见正德还滞在房中,便说道:“你赖在这儿干吗?走,给我打个下手,别在这儿碍事。”正德无奈,只好跟着走了出去。杨凌忙向伍汉超问道:“有甚么要事?”伍汉超走近了低声道:“西厂苗公公、和许泰参将的兵马已经回来了。”杨凌一听振奋而起,欣然道:“太好了,仅以伍千精骑深入大漠,苗逵为立功也太过冒险了,我一直在为他们担心,他们回来就好,现在驻军何处?我去见见他们。”伍汉超神色有点古怪地道:“杨总制派人飞马来报,正是要请大人前去,因为。。。。。。因为苗公公、许参将大军回返,还劫掠了一个女人回来。”杨凌听了一怔,眉头不由皱了起来。孤军在外,随时面临死亡危险,他原也没奢望这些边军悍将一路袭杀,会不劫掠财宝、不侵辱女人,可是公然将女人带回来这就是严重违犯军纪了。苗逵是太监,虽说太监也有喜欢美女的,不过苗逵对于权利显然更有兴趣,私携女人回营,十有八九是那位武状元许泰的主意。那女人何等美貌,竟让前程似锦的许参将干冒弹劾风险?想到这儿,杨凌心中忽地一跳,杨一清治军甚严,但他初来乍到,对于三关将士还不能恩威并至,许泰是大同总兵杜人国的部下,又是孤军深入立下大功的战将,杨一清必是不便以军法制裁他,所以才要自己这位负有巡视边关、手握尚方宝剑的钦差大人出面。治军严谨固然应予支持,但瑕不掩瑜,许泰奇袭蒙古诸部落浴血而归,他还喘息未定自己就祭起天子剑先杀功臣,这样会不会对军心士气大有影响?杨凌蹙起眉头来回踱了几步,问道:“报讯的人在哪?都说了些甚么?”伍汉超道:“在门房候着,他听说我是大人随身侍卫才直言相告,说苗公公、许参将掳回一个女人,这女子身份十分可疑,杨总制请大人立即赴古店一晤。”杨凌听说不是要斩杀许泰树军纪,而是掳来的女人身份奇怪,这才松了口气道:“身份可疑?”伍汉超颌首道:“是!这女人对他的身份闭口不言,不过许将军掳她回来时,在后边追哭的侍女大呼可孰不止。。。。。。”“可孰?”杨凌身子一震,骇然道:“蒙古可汗的皇后?”他立即走到墙边取下斗篷,兴匆匆向外便走,说道:“走,马上找张公公来,一起去古店。”第200章草原之后唐一仙端着热腾腾的粳米粥,正德亦步亦趋地跟在后边,手里举着两盘精致的小菜,在一种大内侍卫们无可奈何的眼神中匆匆来到书房,却见那张榻上空无一人,唐一仙放下米粥,走到门口向侍卫们问道:“我哥呢?”一个侍卫毕恭毕敬地道:“小姐,大人接了一个重要消息,匆匆赶去见杨总制了。”唐一仙失望地回到房间,嘟着嘴儿一屁股坐到杨凌的帅椅上,埋怨道:“表哥又不是铁人,饭也不让吃,真是的,皇帝还不差饿兵呢?哪有这么使唤人呀。”正德有点心虚地缩了缩头,干笑两声,举着两盘菜不知是该放下还是怎么办。唐一仙瞪了他一眼,嗔道:“放下吧,你要举到表哥回来呀?”正德将菜放到桌上,羡慕地道:“美人洗手做羹汤,不知将来谁家的公子有福气,能尝到姑娘你的手艺。”唐一仙往桌上一趴,手托着下巴,眼神儿朦胧地道:“这个啊。。。。。。我也想过,唐一仙的夫君一定要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要有大本事,能保护我、保护大同的百姓不受鞑子欺侮,能建立不世功勋,千古流芳!”正德瞧着她痴迷崇敬的美态,不禁心中一荡,悄悄地挺起了胸膛,在她面前晃来晃去。孰料唐一仙说完,却白了他一眼道:“反正不会是你这样儿的,表哥一介书生,却诸事亲为,身涉险境也不畏惧,你呢?英雄不怕出身低,就怕一生操贱业,那些大将军没有一生下来就是将军的,可你要甘于一辈子做个小兵,那就没出息了。整天跑前跑后的只会干些服侍人的活儿。”正德涨红了脸道:“我哪有?我也想过要建功立业呀,这不是。。。。。。这不是大人将我拨给你听用嘛。”唐一仙小瑶鼻儿轻轻一哼,抬起眼睛斜睇了他一眼,见她一连困窘,不禁心中一软,说道:“小黄,早上看你和侍卫们比武,年纪虽然轻,武功还是蛮不错的。以后没事的时候多读些兵书吧,你还年轻,将来建功立业、拜将时候,做个允文允武的大将军多好。其实我本来干的就是侍候人的活儿,到现在也没拿自己当大小姐。平时对你呼来喝去的,只是觉得你这人好玩罢了,倒不是有心使唤你。男人比不得我们女人,男人的荣耀不是浴血沙场就是治国安邦,最不济也地做个名士才子,你该有些志向才是。”正德被她一番话说得心怀激荡,他涨红着俊脸,半晌才发誓般地道:“一仙姑娘,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小黄不是永远的小兵,总有一天,我要站在千军万马前边,指挥若定、戟指千军,建立不世功勋,流芳于万世千古,做大将军。对!做个最大的大将军!”唐一仙“嗤”地一声笑,手托着香腮横他一眼道:“我失望个啥劲儿,你又没有出息跟我有什么关系呀?”她说完了收回眼神,心中忽又莫名一动,眸波再起,对上正德痴情爱恋的目光,俏脸上忽然也有些发热。风起,大雪满弓刀。六十骑战马匆匆掠过人烟渐少的街市,直奔北城外古店镇。这里是奇袭蒙古刚刚返回的苗逵、许泰驻军休整处。苗逵、许泰这次圆满完成了在敌后破坏的任务,其意义不可谓不大。从来都是游牧为生的鞑靼人不断来边境劫掠,这次明军主动出击,深入鞑子的草原,对于整个蒙古部落的军心士气的打击,较之在大明土地上剿杀数万蒙古铁骑更能引起他们的恐慌。而且这次破坏,必定会让蒙古各部落为了生存在开春之后展开一场内部战火,如果大明能因势利导,扶弱灭强、再将朵颜三卫争取到手中,就可以让刚刚有了统一模样的大漠重新成为一团散沙,陷入战国状态。如果大明在趁机开禁富国,练兵强军,那么十年后、二十年后。。。。。。杨凌想到这儿,不禁心中一热,前方一座二层的酒楼,红色的旗幡、灯笼都已有些破旧了,房顶矗立的血红色羊毛大晒军旗和苗字、许字帅旗表明这里便是苗逵和许泰驻扎之地。铁骑到了楼前,杨凌匆匆下马,亲兵将马牵去一边系了,杨凌抖抖衣袍上的浮雪,眯着眼望了望茫茫天空。雪落如雾,古老的酒楼掩于雪中,以便白色只有那旗幡和灯笼微微摇曳,带出浅浅的红色。四下营帐中不断有兵卒进出,三两战马时而发出希聿聿一声低嘶。张永也下了马,这是里便已闻讯抢出一行人来,前边一人瞧见杨凌、张永忙急奔两步,喜悦不禁地道:“杨大人、张公公”,说着已扑上前来一把抓住了杨凌的手臂。杨凌目光一扫,后边跟着杨一清、杜人国,旁边还有一位二十多岁蒙古人装束的青年将军,满面风尘还未及梳洗,也正笑望着自己,杨凌心中灵光一闪,已猜出这人必是两年前的武举状元,如今的大同参将许泰。难怪他们顺利横扫大漠,除了拥有内厂提供的详细情报、准确地图,军队的骁勇善战,恐怕他们一路乔装改扮,打扮成鞑子也是原因之一吧。杨凌不济细细思忖,再细瞧满脸激动的苗逵,这位原本细皮嫩肉的西厂厂公如今也穿一件臃肿肥大的兽皮棉袍,脸上、手上皮肤粗糙,敷色变的黧黑,皲裂着细细的口子。冒生死之险深入大漠,吃尽这么多的苦头,说不好听点这叫贪图权势,那么号称建功立业的又图的是什么功、建的是什么业呢?在这一刻,杨凌心中对这位苗公公再无一丝岐见。他紧了紧苗逵的手,含笑道:“厂公,五千铁骑扫荡沙漠安然而返,你的丰功伟绩一定会载入史册,大明开疆拓土、平定鞑寇之功自今日始!”苗逵听得热泪盈眶,近一个月出生入死,日日行军在不毛之地。这份辛苦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能受到别人这样的尊重,令他心中感怀莫名。张永元为西厂部下,见了旧上司也上前慰劳几句。那位蒙袍将军含笑待双方寒暄已毕,才健步上前,单膝跪倒,朗声道:“末将许泰,拜见两位钦差大人!”杨凌和张永忙上前搀起他来,笑道:“将军劳苦功高,勿要如此客气。”杨一清含笑道:“呵呵,来来。外边雪大,咱们进房再谈。”一行人进了房子,只见房子中间一个泥炉,炉上铁锅沸水滚滚,里边炖着大块的羊肉,以便桌上放着蒜泥调料和一些奶酪、干粮,和几只大碗。杨凌不便立即问起那位鞑靼可孰的事来,他搓了搓手笑道:“大碗酒,大口肉。好,我腹中也有些饿了,来来,咱们围炉焙酒,边吃边谈。”一行人走到桌前坐下,在座的大多是武将,杨一清虽是文臣出身,先是西凉养马,再是边关镇帅,也早被同化,除了张永吃相斯文些,这些人狼吞虎咽,全无一点朝中重臣的模样。苗逵在大漠摸爬滚打了一个月,也早习惯了腥膻味道,大块的羊肉用小刀切开来,中间的血丝还红殷殷的,就送入嘴里大嚼起来,间或端起碗来灌一口烈酒,那份豪爽真比男人还男人。苗逵、许泰一对杨一清细述过钱入大漠的经历,这是在对杨凌、张永谈起,情绪间便不再那么激动,暴雪狂风中挖洞藏身、遭遇饥饿凶残的狼群、夜间奇袭烧掠鞑靼部落,一件件娓娓道来,无论是那生死一线的惊险,畅然快意的厮杀、血肉横飞的凄惨,此时置身在这暖融融的室内,都如在讲述遥远过去的一个故事。待二人将经过说完,杨凌长长舒了口气,这才追问道:“听说你们回程时劫掠了一位妇人,是一位可孰,莫非是。。。。。。伯颜的皇后?”许泰摇了摇头道:“难说,我们回程时遭遇狂暴风雪,一时不辨方向,如果留在那里就得全军冻死,只好一路寻找背风隐蔽之处,无意间发现一处坡坳里有一个蒙古小部落,本想顺手抄了他们,所以只派了一个百人队,想不到那支小小部落竟然没有老弱妇孺,虽不足五百人,却全是善战的勇士。末将见攻势受挫,立即率全军掩杀,这才将他们斩毙,有一个蒙人侍女匆忙逃进一座大帐呼喊可孰逃避,我的斥候兵懂得鞑靼语,立即引我追去,末将觉得这妇人身份必然不一般,所以才将她带了回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