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 >帅小伙gary宏翔的军事成就 > 第10章(第1页)

第10章(第1页)

“所以,是先有学校的各项好政策在前,才有我的好文章在后。因此在写新闻稿的时候,我是怀着对学校的感恩之心、敬畏之情,发自肺腑洋洋洒洒写了千字。此时能成为校报的一名记者,我个人能力不足挂齿,是学校的力量,给了我个人力量。”“谢谢,谢谢大家!”台上的领导和老师,率先起身开始鼓掌,他们不能不鼓掌,因为小帅通篇都在夸学校。若是不鼓掌,或者鼓晚了,那他们是什么意思?觉得学校不好?觉得小帅在讲假话?小帅在掌声中,双腿打着摆子下了台。回到座位上的时候,他额前的头发都湿了。但终究是躲过了一劫,没有当众出丑。校领导率先开口讲了话:“王小帅同学,就是咱们校报最需要的人选。因为他具备极高的新闻嗅觉和事件敏感度。更重要的是,他能发现学校的美,对学校有着崇高的热爱。只有一个爱学校、爱师长、爱同学的人,才是一名合格的校报记者。”“文章创作的方式、文笔、理论,在座的谁不会?我相信大家能通过筛选考进来,对这方面都有研究和心得。”听到此处时,小帅莫名地心虚了一下。因为他真不会,他是靠着误打误撞的模仿,走了狗屎运才搞出了那篇文章。倒是校领导滔滔不绝,对着小帅的文章和刚才的发言,一通分析和剖析。小帅发言只用了三分钟,领导们解读他的发言,却用了足足半小时。小帅觉得领导和老师说得真好,有些事情小帅自己都没有想过,可他们却能分析地鞭辟入里、振聋发聩,惹得台下掌声不断。关键分析过后,他们还要将这些心得体会,强加到小帅头上。搞得小帅都有点不好意思;搞得他有点热血沸腾,好像自己就是为新闻这行而生的;搞得自己像个媒体小天才,如果将来不从事这一行,简直天理难容!会议结束后,不少人纷纷朝小帅伸来了友谊的橄榄枝,纷纷跟他互换手机号码、交口称赞。韩俊更是自来熟,十分大方地拍着小帅肩膀:“帅,待会儿我请客,一起去门口饭店聚聚。”小帅拘谨地起身笑道:“我吃过晚饭了。”“大家都吃过了,就是聚在一起认识认识。好多人都去,给我个面子。”韩俊再次拍着小帅肩膀。这种事情不好拒绝,小帅也只能随大流。那晚吃饭,几个大二的学长也去了。开始他们在饭桌上很风光,许多刚入校报的新生,都纷纷朝他们敬酒,各种恭维马屁不断。可渐渐地,风头就被韩俊抢去了。韩俊似乎有种说不出的气场,他特别能聚拢人心。同时小帅又发现,韩俊这人有点自大,似乎不太考虑周围几个学长的脸面。酒过三巡后,他甚至当着所有人的面嚷嚷,说目前校报办得不怎么样,将来要是让他搞,绝对能提升好几个档次。几个学长听到这话,脸当时就沉了下来……校报风波似乎就这样过去了,可小帅的难题却没有解决。他被架上去了,被老师和同学抬得太高了,他要干不好校报记者,是要丢大脸、要被人鄙视和唾弃的。所以他在完成本专业学习的同时,还要马不停蹄去图书馆,看看相关的新闻媒体书籍;周五晚上参加校报齐老师组织的技能培训;还要常去校报编辑部,边值班边暗暗学习经验。有时候被催急了,他也只能写一篇散文,硬着头皮交上去,但死活不再写新闻稿件。之前在饭桌上的那几位学长,倒是挺重视小帅的。他们已经混成了校报的编辑,而且跟主编、副主编,乃至于总负责人齐老师,关系都很不错。他们一有机会就让小帅的文章见报,还鼓励小帅多写新闻稿,尤其是长篇报道。因为只有新闻稿,才有机会上头版头条,不仅稿费拿得多,关键是露脸。小帅也不是不想写新闻,只是他实力确实有限。而且新闻和散文不一样,新闻有其严肃性、真实性、格式性,万一写不好,小帅就露馅了。他之前考试新闻稿写得好,那纯粹是练普通话时,背了一堆新闻稿,最后东拼西凑上去的。后来他通过看书和培训才清楚,新闻不仅仅只有写稿,还需要沟通、采访、构思、立意。所以每每被劝,他都谦虚而不失尴尬地说:“把机会留给其他人吧,我才大一,不能什么好事儿都上去抢。”小帅的闪躲,在别人眼里却成了谦虚懂事。不仅学长夸,就连齐老师都私下里褒奖,说小帅这孩子谦虚大度、为他人着想,将来能成大器。而小帅不是不愿抢,只是能力不够,只能默默地积蓄力量、补齐短板。第28章女同学小帅在报社交的第一个朋友,既不是意气风发的韩俊,也不是手握权力的编辑,而是一个叫“徐晓宁”的女孩。和徐晓宁交朋友,也不是在报社里,而是在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新闻是小帅的短板,一有时间他就去期刊阅览室,阅读大量新闻、杂志、期刊。徐晓宁也常去阅览室,但不是为了学新闻,而是追一部在期刊上连载的小说。两人头几次见面都没有打招呼,毕竟男女有别、彼此不熟。两人在报社见面,也没打过招呼,眼神总是尴尬闪躲,他们成了“熟悉的陌生人”。有天周末,小帅接到报社电话,说新一期报纸印刷出来了,编辑部人手不够,让小帅过去帮忙清点分发。当时徐晓宁就坐在小帅不远处,她也是报社的人,于是小帅鼓足勇气上前说:“报纸印出来了,编辑部缺人手分发,学长让过去帮忙。”他没想到徐晓宁很爽快地答应了,手脚麻利收拾好书包,就跟小帅出了图书馆。两个熟悉的陌生人,突然就变得有话聊了。徐晓宁先自我介绍,说自己是传媒学院的,学电视新闻、电视节目制作和播音主持。小帅觉得徐晓宁在他眼里,又高档了一个层次。毕竟节目主持人,小帅只能在电视里看到,如今现实中,竟然能和她挨得这么近,蓬荜生辉的感觉油然而生。小帅发自内心对徐晓宁羡慕、赞美了一番,又自我介绍是机械工程学院的,好听点儿叫从事“工业设计”,直白点儿叫“进厂撸铁”。徐晓宁被小帅的耿直逗笑了,她更发现小帅的牙齿很白、很整齐,笑起来很温暖、令人提不起一丝防备。肩并肩步行,小帅也是第一次近距离打量徐晓宁。他发现这女孩五官很精致,虽然个子不高,但身材饱满,手特别漂亮,白皙匀称。最重要的是徐晓宁声音很温柔,柔情似水。固有印象里,徐晓宁因个头不高、性格内敛、不爱出风头,在报社里就像个透明人。若不是经常在阅览室碰到,小帅都不会注意这个人。而此刻挨得这么近,小帅才猛然发现,徐晓宁竟然是个美人胚子,和海棠那种人高马大的美女,有着截然不同的美。他们越聊越起劲,乃至到了报社编辑部,也是一边干活一边小声聊。从专业课聊到兴趣爱好,从课外书聊到美食,从高中同学聊到大学室友……活儿干完了两人都还没聊够,又彼此互留了联系方式。往后的日子里,每当期刊更新,徐晓宁若是时间不方便,就打电话让小帅帮忙借阅。为表感谢,徐晓宁常带些小零食,和小帅一起在图书馆录像室里吃。小帅的课后作业往往是做题、画图、啃资料,徐晓宁的作业却是看电影、写影评、搞拍摄。小帅说羡慕徐晓宁的专业,徐晓宁却说“文艺片”不好看,她一个人都看不下去。小帅就陪徐晓宁在录像室里看,第一次看的电影叫《情书》,小帅也没怎么看懂情节,云里雾里的,但他觉得很温馨。电影里的情节温馨,电影之外更温馨。他和徐晓宁挨在一起,甚至能触碰到徐晓宁柔软的胳膊、迷人的发香、呼吸的温度。但小帅并没有迷醉在温柔乡里,他依然知道自己的任务是好好读书,还要补齐新闻上的短板。不然哪天曝露了,被报社踢出局,不仅自己面子挂不住,他更没脸见徐晓宁。他得知徐晓宁的专业有新闻采编课程,便在徐晓宁的帮助下,跑到传媒学院蹭课。上完课他们还一起吃饭、发现美食,徐晓宁说“食之味”家的炒饭好吃,小帅说“二姐”家的熏肉饼好吃。每每夜里躺在床上,小帅就辗转反侧。他觉得自己变心了,纵然海棠有万般好,可她的模样却在一点点被徐晓宁替代。他觉得自己恋爱了,一天见不到徐晓宁就难受。他觉得自己该表白了,可每次见到徐晓宁,他又心跳加速、一团乱麻,自卑得没有勇气说出口。秋去冬来,小帅变得患得患失。他生怕哪天冒出来一个男生,把徐晓宁抢走。他开始对徐晓宁万般好,吃饭抢着付钱,帮徐晓宁完成课后拍摄作业,有新闻线索就给徐晓宁提供,让她多写新闻、多赚稿费、多稳定在报社的地位。机工学院搞辩论大赛活动,小帅又义无反顾将新闻线索,提供给了徐晓宁。那天傍晚,小帅像个真正的男友一样,先在传媒学院楼下接了徐晓宁,又请她在校外美食街吃了饭,然后两人有说有笑散着步,去了机工学院辩论赛现场。辩论赛倒没什么好看的,倒是辩论赛中间,有文艺节目表演环节。弹吉他唱歌的叫“苏哲”,是小帅同宿舍的二哥。苏哲长相清秀、温文尔雅,鼻梁戴的金边眼镜更显他的深沉与高贵。苏哲家境富裕、出手阔绰,在宿舍里人缘不错,跟小帅也处得来。那天苏哲连唱了三首歌,从民谣唱到摇滚,从一个清秀面孔,唱出了一颗放荡不羁的浪子心。歌声惹得现场女生连连尖叫,小帅也觉得自己倍儿有面子,一个劲儿跟徐晓宁介绍:“这是我宿舍二哥,不仅人帅、有钱,还特别有才华。”徐晓宁却故作鄙视地撇着嘴:“他真能嘚瑟!还是你这种男生好,温暖沉稳。”辩论赛结束后,苏哲如众星拱月般出门,却看到小帅正跟一个女生聊得火热,他赶紧跑来笑问:“哟小帅,藏得够深啊!还不赶紧介绍一下我这未来的弟妹?”小帅忙摆手辩解:“你别瞎说,晓宁是我在报社的朋友,今天过来采新闻的。”苏哲托着眼镜狡猾一笑:“真不是弟妹?”徐晓宁也红着脸颊否认:“不是!”这事儿还是在宿舍传开了,老大靳军和锅盖对着小帅各种“严刑逼供”,小帅越说不是,他们就越认为是。小帅的脸皮不厚也不薄,但在感情这种事上,他的脸皮却薄如蝉翼。面对宿舍兄弟的“严刑拷打”,他本想臊眉耷眼、恬不知耻地默认,却又怕万一传到徐晓宁耳朵里,惹得对方生气,甚至厌恶。于是小帅死扛着不承认,苏哲就站在一旁,手推着鼻梁的金边眼镜,跟个侦探似的分析说:“那女孩是个极品,只是被朴素的外表掩盖了。如果她稍微装扮一下,绝对是个大美女!”小帅震惊于苏哲毒辣的眼光,才见了一面,他竟然就能发现,徐晓宁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承认了吧,跟宿舍兄弟还藏着掖着?”苏哲狡黠地引诱小帅。“二哥,我和徐晓宁真没那层关系!”小帅苦着脸求饶。“要是真没关系,那我可动手追了。”苏哲半是玩笑、半是试探。小帅先是猛一哆嗦,他觉得苏哲成了威胁,一是苏哲也觉得徐晓宁漂亮,二是苏哲家境优渥、长相帅气、能歌善舞。可转念一想,徐晓宁都说了,他不喜欢苏哲这种爱张扬的男生,甚至还有点讨厌。同时,苏哲说的八成是玩笑话。于是小帅硬气道:“有能耐你就去追,反正我和徐晓宁只是朋友关系。”小帅本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可一周后靳军过生日,苏哲又突然提出来,让小帅把徐晓宁叫上,给靳军和锅盖开开眼。这个提议取得了靳军和锅盖的强烈赞同,小帅说徐晓宁不会去,可靳军却一脸严肃:“试试看嘛,丑媳妇早晚要见大哥。”小帅不想驳兄弟们的面子,却又不好意思跟徐晓宁开口。那天小帅硬挤出一下午的时间,先陪徐晓宁看了部文艺电影,又帮徐晓宁完成了课外拍摄作业,晚上又请徐晓宁吃了顿饭。繁星浩瀚的夜幕降临,他们迎着微凉的风,肩并肩走在橘黄的路灯下。“那个…明天我们宿舍老大靳军过生日,想把你也叫上,一起认识认识。”小帅尴尬得脸颊发烫,使劲搓着手心的汗,又忙解释:“不去也没关系,就是吃个饭。”“行,那我去。”徐晓宁理着耳根的发丝,回答得干脆利索,一时间竟把小帅搞得不知所措。第29章爱情萌芽夜里小帅兴奋地睡不着,他觉得徐晓宁默认了彼此的关系,这是在给他强有力的暗示:该表白了!因为一个女生,愿意见男方宿舍里的兄弟,就好比女朋友愿意见家长,定下终身大事一样。周六傍晚,小帅穿上了自己最拿得出手的衣服,宛如正牌男友般,在女生宿舍楼下,焦急而甜蜜地等待对方下楼。“哎,等急了吧!”徐晓宁从门口出来时,小帅第一眼竟没认出来。徐晓宁化了妆,精致的脸庞更显白皙;她还专门做了头发,柔顺得像小瀑布一般,风情万种;那凹凸饱满的身材,把粉色线衣衬托得玲珑有致;黄色的牛皮短靴穿在脚上,带着卡通般的可爱。记忆里的徐晓宁,总是一身黑色或灰色衣服,掩没在人群中总是那么不起眼。今天她却有了靓丽的色彩,犹如绿草中飞舞的彩蝶,美得不可方物。并肩前行中,小帅竟生出了一丝自卑。他觉得还是徐晓宁以前的打扮好,虽然不够亮眼,但和自己的气场相符,两人在一起也不显突兀。然而此刻,自己活像是一坨牛粪,衬托着徐晓宁这支鲜花,有了些许的距离感。同时小帅又很开心,徐晓宁为了给自己撑场面,竟由里到外精心打扮了一番,这难道不是爱情吗?不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吗?来到饭店包厢,徐晓宁确实把所有人都惊艳了!一向沉稳的大哥靳军,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磕磕巴巴请徐晓宁入座。锅盖兴奋得两眼放光,抱着小帅胳膊用力掐,既羡慕又嫉妒,咧着大嘴止不住笑。倒是苏哲相对镇定,礼貌而大方地跟徐晓宁攀谈,不至于冷场。如果徐晓宁不来,宿舍几兄弟谈天侃地,扯得都是不靠谱的牛皮。可如今徐晓宁坐在这里,而且如此漂亮,气氛又变得不一样了。靳军很严肃地谈论他们校学生会的事,小帅也故作深沉谈报社的事,锅盖两边点头,还不忘提及自己参加机械技能大赛的事。反倒是苏哲跟徐晓宁拌起了嘴。徐晓宁说糖醋鲤鱼好吃,苏哲却说菜太酸倒胃。徐晓宁说她做头发,花了三个多小时,苏哲就说女生就是爱臭美。徐晓宁说苏哲油嘴滑舌不靠谱、爱显摆,苏哲却脱掉外套、撸起袖子,鼓起线条优美的肌肉,手腕上还戴着金灿灿的大手表。“我要显摆的地方多着呢,这才哪儿到哪儿?”他们针锋相对地抬杠,却又很有分寸地不急眼。徐晓宁生气了就斜眼瞪他,苏哲赶紧用一个笑话,又把徐晓宁逗得忍俊不禁。小帅觉得这样挺好,苏哲越坏,徐晓宁就越讨厌他,反而用实际行动划清了跟徐晓宁的界限。倒是靳军和锅盖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端着架子不放,总吹嘘自己的丰功伟绩,使得小帅认为他俩有意在徐晓宁面前显摆。那天小帅喝了不少酒,他本想借着酒劲儿,等饭局结束后,壮胆跟晓宁表白。结果却喝大发了,出饭店的时候冷风一吹、酒劲儿上头,连眼皮都睁不开了,最后连怎么回的宿舍都不知道。那天过后,小帅真正见识到了徐晓宁的美。虽然晓宁的装扮,又回到了曾经的黑衣黑裤,又做回了普普通通的女学生,可小帅内心的那股爱意,却更迫切了,也更自卑了。小帅觉得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帮徐晓宁做课后作业时,挤在摄像器前,看显示器里拍摄的画面。那时徐晓宁的脸和他挨得很近,他能清晰地闻见徐晓宁脸上润肤露的香味,有风的时候,那一缕缕的长发飘到小帅脸上,就宛如一根根电线,搞得小帅浑身酥麻。可不知何时起,徐晓宁的时间却紧迫了起来,不知道在忙什么。开始是图书馆不怎么去了,后来报社也不怎么去了,再后来竟然还逃课。小帅问,徐晓宁也不说,只说有点私事要处理,后来还让小帅帮忙做新闻采编作业。小帅倒也愿意帮忙,他采编新闻、写好稿子,发给徐晓宁上交专业老师。通过老师的批改,小帅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他的新闻写作能力,倒是获得了很大的提升。那段时间,小帅总期盼着晓宁赶紧把私事处理完,让生活回到正规,他们还一起看电影、一起去图书馆、一起上新闻课、一起吃饭。并找寻一个好时机,跟晓宁来一场浪漫的表白。可这个机会却怎么也没等到。在小帅为情所困的同时,韩俊却在报社里却出尽了风头。他的很多期新闻稿都上了头条,他的实力甚至都盖过了大二学长。他常在报社编辑部里,跟大三的主编、副主编,甚至齐老师侃侃而谈,摆明了一副下任主编的架势。他还常聚集一些水平不错的记者,到饭店里请客吃饭。小帅是他常邀请的对象,开始小帅去过几次,后来就不去了。他倒不讨厌韩俊,只是他们一聊起文学、新闻理论与创作、媒体行业的发展,小帅就心惊肉跳、浑身紧张,生怕自己漏了怯。他们大都是文学院新闻系的、历史出版学院的、传媒学院的,谈起这些自然胸有成竹。而小帅作为一个理工男,而且还是乡下走出来的理工男,他实在插不上话。那天韩俊不知是好心提醒,还是故意试探,在编辑部值班的时候,韩俊低声跟小帅说:“得写几篇新闻报道,冲一冲头版头条了。现在有人怀疑你,当初考试写的那篇新闻,是抄了报纸上的稿子。”“嘴长在别人身上,由着他们议论去吧。”小帅故作镇定地攥紧椅背。“我是好心提醒,你写散文诗歌,写不过文学院那几个女生;你再写不出新闻,就更没优势可言了。报社的淘汰率那么高,照这个形势下去,你被开除的几率很大。”“谁说我写不出新闻稿?”小帅当即驳斥。“那你倒是写呀?当初纳新,校领导和老师都把你夸上天了,大家都认为你能成为校报的笔杆子,可你也没拿出成绩啊?”小帅气不过,直接翻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几篇稿子,往韩俊面前一拍:“自己看吧。”这是小帅之前替徐晓宁采编的稿子,还得到了传媒学院专业课老师的肯定和褒奖,他一直揣在包里,就是为了以防万一,遇到今天的尴尬窘境。韩俊看着看着,眼睛都瞪大了。他们俩的行为,也吸引了不远处几个大二学长的注意。“你们俩吵吵什么呢?”编辑谭林走过来好奇地问。韩俊刚想把小帅的稿子收起来,小帅就耷着脸说:“有人怀疑我的新闻创作能力。所以我把之前,传媒学院的技能大赛、我们学院的歌咏比赛、校健美操比赛的几份稿件,拿出来给韩俊看看。”谭林师姐本身就跟韩俊不对付,现在更是一把抢过稿件,仔细阅读之后,她也瞪大眼睛道:“写得不错嘛!怎么当时不往报社投稿?”小帅是不敢投稿,万一审核不过,他的脸就丢大了。所以他只能通过徐晓宁,将稿件交给传媒学院老师审阅,验证自己的创作水平。而等老师批改完作业,时间就已经过了校报的投稿日期,因此小帅一直赶不上机会。所以此刻,他不能说实话,而是依旧谦虚道:“我看有别的同学,也写了这些活动的报道,有些人甚至连一次校报都没登过。所以…我想把机会留给他们。”第30章万箭穿心小帅的努力没有白费,小帅的实力在稳步提升,小帅的这次亮剑,瞬间打散了那些流言蜚语。在别人眼里,他不再徒有其表、外强中干。他成了两方势力拉拢的对象。一方是以韩俊为首的“新锐改革派”,主要以大一学生为主,以文学院和出版学院为主,以几个新晋的硬笔杆子为主。另一方是以谭林、陈凯为首的“保守派”,他们是校报的中层力量,多数都混成了编辑和资深记者。部分大一学生跟着他们混,水平相对一般,但过稿率很高,因为谭林和陈凯这些人,手中掌握着一定的审稿权限。小帅也搞不清楚,这两大派到底是何时成立的。但这两大派,一直对他都还不错。韩俊时不时就叫小帅出去聚餐,谭林和陈凯很容易就让小帅的散文见报,还时常夸赞小帅有才华。本来两派只是心照不宣、暗暗较劲,后来韩俊玩儿了一次大的,差点在编辑部里,跟陈凯学长干起来。而且当时好多人站了场子,要不是齐老师及时出现,都有可能引发集体混战。起因是一篇“好人好事”的报道:经济学院一男生拾金不昧,捡了钱包主动上交学工办,后来学工办的人找到了失主,失主送锦旗表达了感谢。这次事件的采编,韩俊的人和陈凯的人都去了,也都写了稿子。但陈凯手下写的稿子,质量明显不如韩俊这边。可偏偏最后登报的,却是陈凯的手下。韩俊气不过,所以他理直气壮、有理有据,极力控诉陈凯徇私枉法、滥用权力、搞小圈子、排除异己。陈凯就挤着三角眼,据理力争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再说是他这边先投的稿,再加上时间比较紧急,就登了这篇稿子。搞文化的人就是这样,无理也能辩出三分,就这个扯皮法,扯到明年都未必有定论。由于事态恶劣,最后齐老师黑着脸,各打五十大板,一人一张黄牌警告。韩俊和陈凯都扣了2个学分,本月120元的津贴费也扣掉了。这是两派彻底撕破脸的导火索,但韩俊明显更占理,更能赢得人心。因此他十分大胆,走了一步很过分的棋。他自封“编辑”,收集审核自己那一派的稿子,并直接绕过大二这群编辑,将稿件递到大三的主编、副主编,甚至齐老师手里。因为韩俊占理,这次谭林和陈凯选择了隐忍,就连齐老师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是默认了韩俊的行为。那时小帅觉得韩俊真是个人物,有勇有谋有魄力。他本来没有一个正当职位,没有跟谭林、陈凯叫板的硬实力。可经过这么一闹,韩俊竟然可以跟对方平起平坐、势均力敌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