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 >夫郎的现代小相公小说免费 > 第91章(第1页)

第91章(第1页)

  江致微处于禁足阶段,他们在府上还有几个边缘小厮被买通,问出来的消息很浅,只说每天在家读书。  后面重要的部分,谢星珩正了神色,看得仔细认真。  信寄出来时,京城百姓已经知道圣上要祭天的消息。祭天祈福,以慰臣民。  日子没定,推锅给钦天监,说他们正在观星掐算。  他们也感觉京城的人变多了。  正常来说,科举考试结束以后,会有大批秀才返乡。取中人数有限,落榜者返乡。  直到春试之前,都陆续有举人上京。全国各地的举人,或是赶在天气没到最冷的时节,或是等到年后出发。  这些人不会很多,是会多个方向,陆陆续续进城。  现在涌入京都的人,只有少数人有文气。  京都镖局的镖师是精选,手里都沾过血,对此敏感。他们认为,来的都是兵。  人数比明面上看见的还要多,因为城内粮食销售量猛涨,好几个米铺都顺势涨价了。  冬天粮价上涨,很多百姓都很不满。  这两件事后,是各处暗线递来的消息。汇总出来,没大差别。  只码头的老孙,给了一个信息。好几船铁器偷渡进京了。  铁器。  说得真委婉。  这不就是刀兵吗。  刀兵将起,能避则避。  谢星珩皱眉,仔仔细细把信件再看一遍,然后传阅。  一家都看完后,他折两折,送去炉子里烧了。  何镖头最后才说上次掩护的伤亡情况。  死了五个,伤了八个,有两个落了残疾。  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炉火时不时炸响一声。  何书文说:“都已抚恤过,我们处理完后事才来丰州的。”  这次伤亡太重,镖局关门,反对的声音才小。  江承海早做过打算,一起出生入死的人,都算自家兄弟,这么多年相处下来,少有狼心狗肺的人,他分银子从不计较。  这回关门,也要给兄弟们一个交代。  丰州老家都要苟着过日子,京都是天子脚下,更不能狂。  趁伤亡惨重时,他们退居种地去。  榨油太显眼了,他们做豆制品。  另外还能搭着种红薯、花生。  江承海叫谢星珩说。  纯农产品,没有一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赶着市场空缺时,能挣小钱,不能大富。  再加以转化,让农产品换一种形式出现在大众眼前,提提价,同样不能大富,至少温饱有余,可以攒下钱。  要大富,得等风波平息,他们再打通销路。  镖师们再重操旧业,当护卫队,或走水路,或走陆路,把商品销往各地。  饼子盘大了,才能卖出大价钱。  种地不能杂,农庄各条产业链的循环模式,暂时不适合出现在京城。  那里贵人太多,随便来个谁,就能夺财杀人,倒打一耙。  卖豆制品没事,种花生没问题。  花生要用肥料,先看看产能,后期转榨花生油。油渣出来,再配上养殖。  红薯是目前的重点项目,尝试做红薯粉。  古代缺粮食,粮价又贱。农产品多数保质期短,到了收获的季节,低价不卖,农户没别的路子,就都砸手里了。  红薯粉、米粉,甚至土豆粉,都能做。  红薯比较合适,价格低廉又高产。  镖局也多壮士,家里的媳妇夫郎少有脾性软和的,也能再找熟悉的医馆,请教一下怎么养“药材”。  虫子能入药,比如蜈蚣、蝎子,这等毒物,一般人哪敢碰?  谢星珩没了解过成规模的养殖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他就知道可以养。  具体养殖方式,问问医馆的人。或者让郭先生他们几个监督,摸索着来,做好记录,边养边调整。养完了,也是个无可替代好营生。  医馆的人或许不会教,没关系,以利诱之。一家不行换一家。  亏本算我们的,养活的“药材”,可以低价卖给他们。签契约,优先三年供货。  三年时间,肥猪都出栏了,养个虫子还养不好了?  何家夫夫俩听得懵懵的。  听谢星珩这样说,怎么感觉挣钱很容易的样子?  种地都能挣大钱。  他们镖局的人,多数都是农庄乡野的汉子。  在家乡实在过不下去,若非养家艰辛,谁愿意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  “读书人的脑子就是好用啊。”何镖头朴素夸赞。  江承海爱听,连笑数声。  席间就着京城镖局后续的安置问题、产业问题、分红与新老镖师的月钱问题,做了深谈。  火锅撤下,江知与叫人摘了一篮柿子来,就着炉火,还烤着馍片、花生、豆子、瓜子。  一壶茶咕噜噜,放上去就没凉过。  最后是问:“镖局的宅院,还留着吗?”  江承海看看夫郎,再看看两孩子,重重叹一声:“不留了。”  倒就倒得彻底一点。  丰州这头,他们家都一直没扶起来的样子,卖盐都卖得小家子气,低调做人。  两次遭追杀,都是京都的人,活在人家眼皮子底下,表现出无以为继,只能缩回乡下种地的模样,更能蒙混过关。  何镖头的宅院可以留着,那是他的家。  这事说完,府上客房也已收拾妥当,江知与带他们去客院休息。  谢星珩还在堂屋坐着,突然问:“舅舅还在盐帮吗?”  江承海一口茶喷了出来。  宋明晖抬起眼:“小鱼说的?”  谢星珩点头:“在京城认识了个上陵府的书生,顺口就聊到了。”  宋明晖这些年跟哥哥联络,都很隐蔽。  走王家的路子,带一封信。领信的人,是他们家的老仆,再忠诚不过。  得了信,还得再辗转,进了盐帮,还得费一番周折,才能把信给到他大哥手里。  不过贩盐就是贩盐。  徐诚南下后,他也带信给大哥说过了,江家得了盐商的名头,往后要卖盐,他们两家可以合作。让大哥把产业洗白,从潜藏在盐帮的私盐贩子,变成普通商户。  谢星珩解释说:“不是怕他连累我们,据我了解,各地官府管制力度都不大。即使来年没有兵变,皇权是正常的、合乎情理与法理的自然更替,为了好名声,为了得民心,也为了施展抱负,解决各地疑难问题,必会在日程内。”  剿匪又吃力又不讨好,哪有剿盐帮的油水大。  朝廷管制盐茶铁,还不是利益相关。  新皇登基,百废待兴,正是要花钱的时候,开源节流都要有。  开源嘛,挣钱哪有抢钱快。  宋明晖点点头:“我会再写一封信。”  算起来,徐诚也在那里待了三个多月,也该回来了。  随他同行的穆玄武认识路,到时再带人过去,就是熟门熟路。  这件事要避开王家,找信得过的人去说。  他们太过显眼,若非如此,谢星珩要举家搬到上陵府,去舅舅那里避风头。  丰州隶属于昌和府,昌和府是广平王的封地,广平王的儿子林庚,疑似卷入夺嫡之争。  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庙。  京城动刀兵,昌和府也得有动作。  希望不要波及到丰州县。  话到即止,谢星珩跟江知与按照原计划,去看看大嫂陈冬。  两家住得近,出门晚些也行。  谢星珩第一次在没有暖气的环境里过冬,来到室外,只能穿厚重的棉衣,再披上皮毛大氅,穿着靴子,戴着皮帽,把耳朵都遮住。  出来见风,竖领的领口挡不住风,谢星珩感觉脖子冷。  回家后,琢磨琢磨怎么织围巾。  江知与火气旺,一截白皙的脖颈在他动作间时隐时现,他不觉得冷,怕谢星珩摔着,牵着他走在雪地上。  谢星珩问他:“小鱼,你会滑雪吗?”  江知与会一点,只有一点点,划出一段路,停下来就重新开始。  谢星珩又问他丰州的雪会下多久,大不大。  “我们去云台山打猎滑雪吧?”  闲着也是闲着。  江知与心动,“好呀。”  进了小巷,这条街地上干净,雪都铲完了。夫夫俩还看见谢根拿着铁锹的身影。  他夫郎快要生孩子了,他生怕这条路不好走,今早起来就开始铲雪,院子里铲干净了,等着雪停,把院子里又铲一次,再出来把这条巷子的雪都铲了。  谢根话少又寡,对夫郎的心意,就都落在一处处的行动里。  他铲雪久了,看多了白色,眼睛里有重影,等江知与跟谢星珩到了跟前,他才认出来,忙把人迎进屋。  “你们怎么过来了?大雪的天,路上又不好走。”  陈冬正在堂屋里转圈圈踱步,听见声音来开门。  堂屋里放了个炉子,上边咕噜噜炖着萝卜汤。  冬吃萝卜胜人参。  农家到了冬季,也是炖菜多。  他们早早炖上,下午能喝碗甜汤暖暖身子,晚上再加点萝卜进去,又是一道菜。  江知与跟谢星珩吃了过来的,摇头好几次,才让谢根放下汤勺。  他俩拎了一篮冻柿子过来,吃不完的就埋雪里继续冻着。  还没到放学的时辰,夏川还在朱老先生家。雪天路滑,午饭也在朱老先生家吃。  江知与看陈冬肚子大得坐都坐不稳,有些害怕:“怎么一日比一日大?”  每回见面,这肚子都要大几分。  陈冬摸过脉,郎中说只怀了单胎,肚子大是吃太好了。  他怀小豆子的时候,农活家务干不完,家里日子紧巴,夫夫俩都节省,到生的时候,肚子也就那么点。所以孩子生下来,也像小豆芽菜,细细一根。  二胎前期凶险坎坷,安家以后都过的好日子。  宋明晖提醒过,不能补太过,怕不好生。他也闲不住,胎气稳了,总在走动。  偏偏肚子跟吹了气一样,到现在,他心里也怕得很。  他生过一胎,知道大了不好生的意思。  孩子大,口子小,出不来。要么憋死小的,要么捅死大的。  这话,他连谢根也不敢说,成天里害怕,这一阵他觉都睡不好了。  江知与看他支支吾吾,就跟他回房说。  江知与先安慰他:“你别慌,你心情对孩子也有影响的,也许是你太瘦了,才显得肚子大?”  孕期水肿,陈冬不知道他有没有长胖一点。他有被安慰到。  江知与又说:“我们离得近,你这头发作了,我跟小谢都会过来。外头他看着,我在里边陪着你。”  陈冬一下就哭了。  他虽然是一个孩子的爹爹,可他做什么,都没谁教他,都要摸索着来。男人对他好,他就更加慌乱,总想着要保下孩子,又真的怕死。  江知与跟他聊了好久,还说谢根恨不能把雪铲到稳婆跟郎中的家门口,好让他们来得顺当。  “到时满县城都知道你要生孩子了,你男人疼你。”  陈冬擦眼睛,笑得羞涩。  聊过一阵,他心情舒缓不少。  江知与出来吩咐人,把旁边耳房收拾出来,他跟着搭把手,今天就把稳婆接来住,好安大嫂的心。  天黑前,拎包入住,稳婆会说话,看了陈冬的肚子,也被大小惊了下,随后就说是大胖小子,他有福气。  时下人,都爱生儿子。  儿子是大胖小子,更是美好祝愿。  陈冬听了,心里松快,总算有个好盼头。  江知与跟谢星珩这才趁着天色没黑透,踩着雪水,原路回家。  家里有个“争宠”的事,等着他们处理。  来喜是之前留在听风轩当差的人,去一趟京都,府上老人都走了,余他一个人。  他一个人没地方去,听风轩有了升平做主,使唤着三个小厮,好威风。跟来喜明踩暗讽的说了两个时辰攀比话。  各方面来说,来喜完胜。  他来得早,还跟着去过京都,是主家信得过、肯定过才干的人。  可他这前浪,被拍死在了沙滩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