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 >家养小首辅全文 > 第81章(第1页)

第81章(第1页)

若是出了什么事,咱薛家的脸可都被丢光了。”“可不是!这赵家养得什么儿子,半夜竟去爬人窗户,这想干啥啊?!”孙氏道。“这事赵家必须给我个交代,要不然我跟他们没完!”招儿说。“要啥交代?你想要啥交代?我就在这儿,你把我拉出去杀了得了!金瑞已经被黑子咬成这样了,王招娣也没什么事,你还想要啥交代!你小姑已经这样了,你想要啥交代!”赵氏梗着脖子喊,脸涨得紫红,因为太激动,唾沫星子在空中飞舞:“要不然你把拖出去杀了,我也是姓赵的,你把我拖出去杀了!”“阿奶,你这说法完全是不讲理。”“我还要怎么和你讲理……”突然,嘭的一声响,却是薛老爷子狠狠地砸了一下炕桌:“都给我闭嘴!”他气得浑身直发抖,又呛咳起来,止不住的咳:“咳……你们……通、咳咳、通……给我闭嘴……”“爹,你没事吧?”薛青柏忙上前给薛老爷子顺着气,又去给他拿茶壶,让他喝水顺气。好半晌,薛老爷子才平静下来,他看着招儿:“招儿,这事就算了。”“阿爷!”薛老爷子嘴唇抖索着,他推开薛青柏,去摸旱烟袋:“赵金瑞今天吃了这么大的亏,他以后肯定不敢了,你谁的面子不看,看看你小姑的。”“阿爷,他实在是……”“阿爷知道他做过了,可千不看万不看,你看着你阿奶姓赵,看着他是你小姑男人份上。这事若是闹大了,不光你小姑、赵家,咱家也没脸见人了。再说了,招娣到底是个妇道人家,又是个寡妇,这事闹大对她名声也不太好。”屋里一片安静,连薛翠娥都不哭了。薛青柏看了看薛老爷子,又去看招儿:“招儿,你看这……”“若是再有下次,我让人抓你去见官,以后别出现在我跟我姐面前!”说完这话,招儿就气得扭身走了。留下三房四房两口子面面相觑,跟薛老爷子知会了一声,也都回屋去了。屋里又是一片压抑的寂静,薛老爷子看着赵金瑞,眼神恶狠狠的:“明天,你俩都给我滚回赵家去,以后没事别来了!”“爹!”薛翠娥仓皇道。“滚蛋!”赵氏忙给她使眼色,薛翠娥才慌慌地站起来去扶赵金瑞,将他扶去了西间。之后西间小声的啜泣声一直没停下,赵氏也直个劲儿抹眼泪,薛老爷子听到这一切,只是沉沉地叹了一口气。次日天还没亮,赵金瑞就带着薛翠娥仓皇走了。招儿起了后听周氏说起这事,也是满心感叹,其实打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想拿赵金瑞咋样。赵金瑞此人再可恶,可终究牵着赵氏牵着薛翠娥这一层关系,尤其这事若真是闹大,确实对招娣的名声不好。她和她姐闹得这一出,不过就是想一劳永逸,打消他那种见不得人的心思,以后彻底绝了他在借口亲戚什么的,出现在招娣的面前。有了这一次,以后赵家的什么事,都会和二房没有丁点儿关系,一些必要走过场的面子,给不给都可以。至于招儿感叹的,不过是发生了这样的事,薛老爷子竟还欲盖弥彰的让女儿回赵家,就连赵氏这个做亲娘的也不说什么。可,能说什么呢?总不能将赵金瑞给打死,想要彻底解决,只能是和离。而和离大抵是薛翠娥乃至老两口,从来没有想过的解决法子。招儿第一次开始深思作为一个女儿身,这个世道到底对其有多少的不公。甚至因为肚里怀着一个,她忍不住会想更多。若是她生了个女儿,女儿长大后碰见这样的事该怎么办。她想了整整一天,得出了一个结果,那就和离,回家,她来养女儿,所以说还是得赚许多许多的银子。且不提这边,赵金瑞回到赵家后,他的模样引来赵家的震动。洪氏哭得眼睛都肿了,赵大舅也是浓眉紧缩。请了大夫,大夫给他处理伤口,又开了药,并交代一系列不要沾水、不要吃辛辣之类的等等。其实赵金瑞的伤并不重,也就是胳膊被黑子咬掉了一块儿,其他处都是轻伤。赵金瑞并没有跟家里人说是怎么伤的,只说自己是不小心被薛家二房的狗给咬了。包括薛翠娥,他也严词交代过她,不准说漏了嘴。可嫌隙还是生了,赵金瑞被咬成这样,薛家连个屁都不放,连最起码的请医问药都没做,洪氏闹着要去赵家讨个说话,还是被赵大舅给拉住了。包括赵金瑞也劝她,说这事就算了罢。洪氏满心憋屈,自然清楚男人儿子在顾虑啥,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赵氏,还不是因为薛翠娥。赵氏远在薛家,她拿她没办法,可不代表她拿薛翠娥也没办法!洪氏的一腔恨怨都朝薛翠娥撒了去。洪氏这人做事最是两面三刀,怕人说她刻薄儿媳妇,她就变着法子折腾薛翠娥。天还不亮,就说赵金瑞要吃豆腐,拿了豆子出来让薛翠娥起来磨豆子。磨豆腐这活儿最是累人,寻常人家轻易也不自家做。一来费力,二来做少了不划算,做多了吃不完。豆腐这东西不能放,一天吃不完就馊了,一般都是直接买了豆腐来吃。薛翠娥一大早就被折腾起来推磨,心里的那股憋屈感别提了。她的男人偷人被抓受了伤,家里人怨她,婆家人也怨她。她憋着不能说,还要忍着冤受着气地背黑锅,若是赵金瑞知道心疼她些也好,可自打从薛家回来后,赵金瑞就不愿意跟她说话了,眼里就好像没她这个人。薛翠娥心里那个苦啊,苦得比黄连水还苦,心里也觉得冤,比窦娥还冤。可极品之所以叫极品,就是因为脑子里想的东西和人不一样。她没有恨上赵家,倒是恨上一切的始作俑者招儿姐妹两个了。若不是王招儿爱管闲事,喜欢出风头,表哥也不会怨了她这么久,婆婆也不会迁怒她。若不是王招娣是个狐狸精,表哥也不会因为她被黑子咬,被爹娘厌弃,赵家也不会这么对她。所以都是这两姐妹的错!再一次洪氏以赵金瑞要吃蕨菜,赶着薛翠娥一大早上山挖野菜,她因为没看清路狠狠地摔了一跤后,她扔了锄头摔了背筐,一路奔下山,偷偷离开了赵家庄。*另一头薛庭儴在将信递回家后,就静下心来一门心思读书。每日他都会做时文两篇,并去向六师伯吴明吉请教一些关于《春秋》治经方面的问题。在其的指点下,他对《春秋》的理解日益增进,甚至延伸出自己的种种见解。让潜心研究春秋多载的吴明吉为之大喜,夸赞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闲暇之余,还不忘研读诸如《皇昌乡会试二三场程文选》、《二三场鸿宝》、《后场备考汇典》、《皇昌策程文选》之类的书籍,为之后乡、会两试做着准备。这些书大多都是会针对乡会试后两场的,也就是俗称的举业用书,乃是民间刻坊所印,每逢到了乡、会试前夕,这种书总是在市面大行其道。薛庭儴本以为像北麓书院这种地方,是不会有这种功利性太强的书,谁曾想竟是让他在藏书楼找到了。不光找到了,且新旧都有,最新的薛庭儴看了一下刻印时间,是最近两月刻印出来的。至于旧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宋明年间。薛庭儴环视这座藏书楼,这座藏书楼占地面积宽广,处在北麓书院的正中心处。事实上这座藏书楼也确实担得起这个地位。北麓书院之所以名声在外,不光是因为拥有鲁桓卿这个士林中颇具威望的泰山北斗,不光是北麓书院在朝中的特殊的地位,还是因为北麓书院有一个享誉四海的藏书楼。这栋藏书楼里的藏书,无所不包无所不含,这对因战乱失传了许多珍贵典籍,尤其显得珍贵,许多人前来北麓书院求学,甚至求教,也恰恰是因为这些书。这才是北麓书院立世的根本,包括鲁桓卿也是这么说。刚来的时候,薛庭儴对这个藏书楼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欣喜感,哪怕在那梦里,他也是好书之人,可穷其一生所藏,却不足以这里的几十分之一二。而此时这种感觉更甚。对于四书五经制艺文章之类,他自诩虽不是手到擒来,但也不算难事。唯独后面两场,是他目前所欠缺的。即使是在那梦里,他在乡、会两试的表现也称不上出色,名次也只能算是中等,俱因后面两场拖了后腿。所以这些书对现今的薛庭儴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恰恰可以让他申明自己的不足处,再从前人的经验中拾遗补阙。当然,如饥似渴研读这些书的同时,薛庭儴也有一丝疑虑藏在心中。北麓书院素来以不重功名利禄而著称,整个书院里薛庭儴来之后观察了一下,虽身负功名者不少,但俱是偏学术方面的。谈起学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可谈起为人处事做官治世,那些师伯师兄们说是门外汉也不为过。而北麓书院给人的观感也就是如此,不过是一群悉心研究学问的痴人。当然在朝为官者也有,但数量极少,虽位高却并不权重。说白了也就是清贵的官职,并不掌权。薛庭儴想了想,这大抵就是北麓书院一直能保持中立名声的原因所在。不是紧要位置,才能超然物外啊。可为何藏书楼里竟有这种书?难道真是为了无所不包的名声,所以才会连近两月印制的各种程文墨卷都备齐了?按下不提,时间过去的很快,转眼间离乡试也就只剩半个月不到了。这日,陈坚来找薛庭儴,说是林邈找他。两人一同去了林邈的住处,毛八斗和李大田与二人差不多是同时到的,之后林邈带着几人去了鲁桓卿的无名斋。此斋无名,所以就叫无名斋,乃是鲁桓卿在北麓书院的住处。不光是几人来了,还另有其他人,这些人都是这次乡试打算下场的。鲁桓卿对他们说了些话,大多都是些勉励之言。其实用白话点儿来说,就是让他们不要太看重结果,重在参与。一众徒子徒孙们俱是称是,行过礼之后,就退下了。鲁桓卿留下了林邈说话。不同于面对其他人,鲁桓卿在面对林邈的时候,宽和中又带着关切:“你勿要得失心太重,为师早就说过,人之所学并不是需要用外物来证明。北麓书院不同于他处,纵观举朝内外,世人无不以功名作为重中之重,为外利所困扰,殊不知……”这个‘殊不知’之后,只是一声长长的轻叹。旁人不知,林邈却是知道为何,不过他却讳莫如深。半晌,鲁桓卿才望向林邈道:“你且去吧。”“是,老师。”次日,以林邈为首的一众北麓书院的学生们,便离开书院,前往太原府了。而与此同时,薛家这边却是发生了一场事。第109章第109章==第一百零八章==事情有些复杂,还要从之前说起。送走了薛翠娥,赵氏伤心了两日,就没有再去想这件事了。也是实在精力不够,妞妞如今正是精力旺盛调皮的时候,她上了年纪,一个人带个奶娃子,多少是有些吃力的。乡下人带娃,都不是太精细,因为个个手里都有活儿,自然不能啥事不干,就围着娃娃转。仔细一些的人家就给娃做个‘木轿轿’,也就是一块木板打光,中间挖个洞,下面会有垫板和支撑的木条。娃娃待在里面,想坐就坐着,想站也可以站起来,又不怕她摔跤什么的,十分便宜。不太仔细就扔在炕上,周边围一圈被子,就出去干活了,时不时回屋看上一眼就行。薛家因为老二是个木匠,自然不用专门去找人做。一个木轿轿坐了薛家三代人,从薛俊才到薛庭儴,甚至栓子毛蛋都坐过了,如今又轮上妞妞。天冷就给垫块儿褥子,天热就什么也不垫,反正木头都打光了,光溜!拉屎拉尿了都不怕,用水冲一冲,擦干净继续用。所以平时赵氏手里有些零碎活儿的时候,就把木轿轿搬出来,将妞妞放在里面,就搁在屋檐下面,她来来回回在院子里干活儿,抬头就能看见。妞妞这孩子也听话,只要吃饱了从来不哭闹,塞她一个小木马或者草蛐蛐啥的,自己能玩半天。平日里来薛家串门的村民,都说妞妞这孩子听话,知道心疼阿奶。可能也是年纪大了,赵氏特别心疼小妞妞。估计孙儿辈里,除过薛俊才,也就是妞妞了,每次听到有人夸妞妞,她就笑得乐呵呵的。如今因为薛庭儴考中了秀才,村里人也都高看薛家人一眼,寻常来串门的人也比往常多了许多。尤其现在天热,白日里都不见有人出来,一到后半晌太阳落山,本来安静的村子就热闹了起来。东家走走西家转转,这也是夏日里村民们难得的休闲。“这一口小米牙长的,很快就能吃饭了。”一个和赵氏差不多大年纪的老婆子说道。“可不是,等她能吃饭了,我也能安省许多。”赵氏刚择了菜,这会儿正蹲在井边洗菜。闻言,当即和对方感叹了句。这老婆子凑到妞妞跟前,逗着她:“小东西能吃饭了,你阿奶就不用费两茬功夫做两样饭了。瞧瞧你阿奶把你养的,胖乎乎的,肉蛋蛋的,这小脸蛋瞧瞧圆的,小胖丫头!”乡下人都是这么哄孩子,说个话也是煞有其事的,其实也是在教娃娃说话,等听多了,娃娃自己就能说。妞妞也爱说,虽然现在还不能说,但有人跟她说,她也十分高兴。挥舞着手里的小木马,嘴里噢噢的,似乎在答着什么。“哎呀呀,都会跟刘奶奶搭话了,再过几天是不是自己就会说了?你个小人精,小胖蛋,以后长大了可要好好孝敬你阿奶。”妞妞也不知道听不听的懂,哇咔咔的笑着,别提多招人喜欢了。“你这福气好,多招人疼的小孙女。”刘婆子和赵氏感叹道。赵氏高兴得眉眼飞扬,还要佯装一副很淡定的模样:“行了行了,快别夸了,你家孙儿孙女还少?!”“少是不少,就是没你家妞妞招人疼,真给我这么个孙女,我睡觉做梦都要笑醒了。”“这话可千万不能让你家大英子看见,不然指定跟你闹。”大英子是刘婆子的儿媳妇,也是最得她待见的儿媳妇,因为大英子可是给刘婆子生了两个孙子。可这次大英子和刘婆子闹得有些不愉快,俱是因为这一胎她生了个丫头。别看刘婆子逗别人家的孙女可以,轮到自己家肯定是孙子越多越好。自家的孙女不稀奇,跑出去稀奇别人家的女娃,可不是要跟她闹。“她跟我闹什么?哪家女人不生孩子,她生儿子又不是给我生的,还不是给她自己!”刘婆子道。赵氏打趣她:“不信你嘴犟,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刘婆子笑了笑,又叹了口气道:“不过我家大英子算是不错了,连着两胎都是男娃儿,也就这胎是个女娃。其实我心里也挺高兴的,这不是做给老大老三家看的,免得总说我这个婆婆总是偏老二家的。”儿女多了,各自成了家,是非也就多,轻不得重不得。当老人说句话干件事,都得想着琢磨着,就怕下面几个小的闹意见。“当爹娘的生你一场,偏了咋样,不偏又咋样,还能翻天不成?”刘婆子可不赞同赵氏这想法,不过这话她自然不会说出来,遂打岔道:“你是不知道我家老头子可是喜欢那小妞妞了,说小妞妞长得跟他像,你说说这小娃子还没长成,谁能看出跟谁像。他一个糟老头子,说一个奶娃子跟他像,你说说这事。”人家愿意夸你孙女,轮到别人说自家孙女的时候,自然也要捧场。赵氏跟着笑了几声,也说了几句夸刘婆子孙女的话。刘婆子也笑眯眯的:“不过让我说,小妞子还是长得像他爹,姑娘家像爹有福气。”“可不是,我看也像他爹。”两个婆子唠了一会儿,刘婆子见薛老爷子从外头回来了,就跟赵氏告了辞。说时候也不早了,也要回家做饭。赵氏也没留她,只说了让她有空来串门。那边薛老爷子将锄头搁在墙角,从井里打了水冲干净脚,就回屋里炕上去了。到底年纪不由人,以前干一天到晚都不觉得累,现在也就太阳落山去地里干会儿,还觉得累得不轻。赵氏把饭在灶上做了,瞅着外面天色暗了下来,就喊杨氏出来炒菜,自己则去把妞妞往屋里搬。这木头做的东西,敦实!她得两个手才能搬起来,奶孙俩脸对脸,妞妞直冲赵氏笑,赵氏心里突然响起那句像他爹的话。她端详了好几眼,都没看出来妞妞像谁。扭头吃晚饭的时候,她就问老头子,问他妞妞像谁。杨氏还在饭桌上,听到这话,脸当即拉了下来。她也没说什么,只说自己吃好了,就端着碗收去灶房。一见娘吃完了,有才小子也不吃了,忙跟了出去。薛老爷子斜了赵氏一眼,骂道:“你没事找事是吧,闲着吃撑了你,当着俊才娘问这事。”赵氏觉得十分委屈,她不过就是问了一句。可当着杨氏问妞妞长得像谁,不是明摆着伤疤上捅刀。妞妞是薛寡妇和薛青山的孩子,能像谁,左不过不像爹,就是像娘。这会儿赵氏也反应过来了,可她并不认为自己错了,不过就是一句话,能咋样!晚上,妞妞已经睡着了,赵氏才来到炕头上躺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