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经过时代变迁和历史沉淀,它的论述和华夏的道门有诸多相似之术,但注定是无源之水啊!
而用这等奇书对付皇甫极的道之新解,那完全就是老虎吃豆芽,小菜一碟了。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儒教、佛门、道门,还是兵家、法家等都能从此书中找到影子,有所参悟。
这就是一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包罗万象的“内圣外王”之学。
别说用它主导“三教合流”,就是“万教合流”都没啥问题。
当然,在掌控了儒释道之后,他根本不需要走皇甫极的路子了。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各大教派当互相争鸣,走进百姓,为天下苍生所用!
不过,《道德经》的威力终究太过强大了。
他都还没称帝呢,民间已经开始尊他为“道君”了。
这个称呼怎么说呢……
他并不喜欢。
华夏历史上,有一个皇帝被称为“教主道君皇帝”。
那便是赫赫有名的昏君,宋徽宗。
宋徽宗很有才,却不适合做皇帝。
他是要当开国之君的,对于“靖康之耻”也是向来痛心疾首,如果上来当“道君”,属于和宋徽宗一样自误不说,还容易被焊死在道门。
道门今后岂不更猖狂?
好在今日之后,恐怕又有人说他是“佛帝”或者“儒圣”了。
如此一来,也就完成了对冲。
先前他是真武大帝转世之说,便被“道君”给冲垮了。
参照这经验,他大可什么都不用做。
一个真人慌忙道:“并非我等不相信王爷,而是《道德经》真乃古今第一奇书也!贫道近来日夜参悟,虽有所得,但还是觉得浅薄,想请王爷为我等讲经,相信道门所有弟子皆有此愿!”
一个高僧立即附和:“佛门也是如此!此书一出,万经失色啊!”
留意到一众大儒皆是看向自己,程储亦是大声道:“还请王爷讲经!”
讲什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