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再者,火锅推广到现在不过月余,班楼客流量就增加了十倍左右。若是推出其他新奇的菜品,班楼的竞争对手难免会眼红,到时反而得不偿失。冯盛才扫过宋志明摊开纸张上的菜方,黢黑的脸颊骤然泛出红润的光,一拍大腿:妙啊!正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宋公子这方子刚好和先前的火锅相得益彰!说着,冯盛才大笑起来:寻常百姓三五成群,偶尔来大堂吃顿火锅不是难事,贵人们口味刁钻,纵是有辣锅和清汤锅两种口味,也架不住日日吃。荷叶鸡是一道大菜,辅以我酒楼从前的招牌小菜,也能让贵人换换口味不是!宋志明轻笑:冯老板不用担心,火锅的汤底我后续还有新口味推出。至于其他小菜,你只管先按原来的走,我也还有别的方子需要慢慢研讨,之后自会一一交给你。话是这样说,宋志明脑海中能用的菜方却是不知凡几,蓝星的菜谱领先这里几百年,他自然是取之不尽。不过凡事都讲究物以稀为贵,虽然冯老板是个实在人,但他还不敢拿人心相赌。冯盛才闻言大喜,将菜方叠好揣进怀里。这时,一楼的大堂却传来一阵嘈杂的争吵声。你们南方的举子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仗着地域优势勉强有些胜算!说罢,一个燕地口音的学子将手边的茶碗重重地磕在桌子上,茶碗和木桌相撞发出粗粒的响声。这会试明摆着偏向南方漕运!北地的马政弊端和中原的旱情怎得只字未提!另几个操着淮南口音的举子闻言,随即和他们对峙起来。简直不知所谓!我等皆是寒窗苦读了十几载才走到今天,若是你们说水利漕运是我们南方的学子得利,那藩王屯田你们京城的学子难道不是更熟悉边疆的那些学子难道说就都熟悉突厥兵法吗宋志明和冯盛才相互给对方使了个眼神,后者马上倾身下楼。宋志明则是从小阁踱步而出,找了处视野开阔的地方,倚着二楼的雕花栏杆,垂眸将楼下逐渐沸腾的局面尽收眼底。冯盛才急色匆匆地往楼下赶,心里则是乱成了一锅粥。会试结束没几天,南北学子就因为试题而争吵起来,传出去他班楼的生意还要不要做了!冯盛才和伙计好声好气将双方拉开,以那个燕的学子为首的几个人嘴里仍旧骂骂咧咧。又叫了好几个伙计说了些好话,才将几个气性大的燕的学子给送走了。冯盛才长舒一口气,这才回到二楼的小阁里,他饮下一大杯凉茶,才解了些口头的干燥。说了那么多话,嗓子都快冒烟了。宋志明则是眉头紧皱,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冯老板,我还有事,先告辞一步了。冯盛才刚放下茶盏,险些呛到自己,来不及将宋志明送到门口,只朝对方摆摆手作罢。宋志明没有立刻回城西小院,而是去了和班楼同在北城的董成家中。宋志明轻叩董成家的木门几下,开门的确是另一个眼生的书生。董成原籍不在京城,乃是为了参加春闱,特地早早来到京城,和几个燕地老乡在北城暂时租了个院子。开门的书生睡眼惺忪,显然是被他的叩门声吵醒的: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