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地拍了拍案几,眼中透着股赏识,
“你这汉人,倒是比魏成那废物懂规矩!”
他站起身,走到刘玄面前,粗粝的手掌拍了拍刘玄的肩膀:
“若真如你所说,本都司记你们一功!”
周仲和廖元对视一眼,都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些笑意。
巴图继续道:“尸首和缴获的军械,藏在何处?”
刘玄答得干脆:“回尸首被暂且堆在永安村的土墙下,上面盖了些枯柴,做了记号,缴获的长矛、倭刀,都用草席裹着,藏在土墙内侧的豁口处。”
巴图点点头,目光转向一旁的廖元:
“你,跟我亲兵去一趟。”
他指了指帐外两个腰挎弯刀的后金兵,“带着此人,去村东土墙查验,回来报我。”
廖元应声,跟着那两个后金兵往外走,随后帐外传来牵马的动静。
听着马蹄声起,刘玄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这第一关,算是过了。
如今后金朝廷成立绿营,目的必然是收复失地。
按照鞑子的尿性,无论是两军对垒还是攻城略地,必然会先让汉人顶上去,他们在后面补漏督战。
若不及时献出军功,争个一官半职,随时都有可能被当成填线的炮灰。
此时,巴图忽然起身,对刘玄道:
“你既与倭寇交过手,该知他们虚实。”
他走到地图前,用手指重重戳在靖边墩的位置,
“我急欲收复靖边墩,本次战报,倭寇来犯五十余人,若真被你等斩了十人,还连带一个骑将的话……”
“我且问你,你觉得,想收复靖边墩,最快需多久?”
刘玄直言道:
“一日便可。”
“一日?”巴图的手指在地图上顿住。
“正是。”刘玄继续道:
“靖边墩乃守御大墩,周长近百丈,箭楼四座,驻兵可达二百人,倭寇不过四十人而已,守卫必然分散。”
“只要够快,趁着倭寇尚未增兵,东乡守备这二百人全部堆上去,一日之内,必破靖边墩。”
巴图的眼沉了沉,手指在地图上反复摩挲着靖边墩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