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的轰鸣声尚未在人们耳边散去,新的难题已经摆在了萧玄的书房。
一本本由柳如烟亲手整理的账目,堆在桌上,像一座小山。
“殿下,铁路解决了大宗运输,但随之而来的,是管理的混乱。”
柳如烟的声音里没有了之前的兴奋,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疲惫。
她纤细的手指点在一份货物清单上。
“负责押运的管事,十个里有九个不识字,货物的交接全靠口述与画符。”
“算不清数,对不上货,每天光是核对这些烂账,就要耗费大量人力。”
福伯站在一旁,愁容满面地补充。
“工坊也是一样。”
“新来的工匠,连最简单的图纸都看不懂,全要老师傅手把手地教,进度太慢了。”
“我们缺的不是铁,不是煤,也不是机器。”
萧玄平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我们缺人。”
“缺能识字,会算数,懂格物,可以管理工坊,可以勘探矿脉,可以改良机器的人。”
柳如烟与福伯同时点头,这正是他们要说的话。
萧玄站起身,踱步到窗前,看着王府外那片刚刚规划出的空地。
“既然缺,那我们就自己培养。”
他的声音很轻,却让柳如烟与福伯同时一愣。
“殿下您的意思是?”
萧玄回过身,脸上是一种不容置喙的平静。
“我要办一所学堂。”
“不教四书五经,不讲圣人道理。”
他一字一句地说道。
“只教三样东西。”
“识字,算数,格物。”
“格物?”
福伯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这个词他听着就觉得不对劲。
“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道理,是水为什么会流,火为什么会热,铁为什么会硬的道理。”
萧玄解释道。
“殿下,这……这不就是奇技淫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