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官家看重,臣定不负所托,定当入太学以扬名,过三舍,受荐朝堂。”
李助没有丝毫迟疑,拱手行礼。
他既然效忠赵煦,认赵煦为主,自当舍弃道家身份,为赵煦的谋划所付出。
而且,他也清楚,他的强项不是武力,而是在于谋划,因此成为文人,步入朝堂,反而更能帮助赵煦。
“先生之才,朕自当相信。”赵煦微笑道,“不过,今天太学招募已过,需要人特别举荐,才可入太学。”
“明日苏师到来,朕会请苏师将先生纳入苏门,就是不知先生意下如何?让苏师举荐入太学。”
“臣自是求之不得。”李助面露惊喜,苏轼父子三人扬名大宋,在儒林中自成一派,苏轼父子三人,连同其门生,都被称为苏门。
他若是能入苏门,那是祖宗显灵,这道家身份,就可有可无了。
“既然如此,那就这样说定了。”赵煦笑道,“不过,在这之前,你需要先教会孤剑术才行。”
“官家有命,自当遵从。”李助笑着行礼。
随后,李助看向赵煦,正色道,“属下猜测,官家学剑,应是为了护身。”
“属下会两套剑术,一套为属下所创的金剑之术。”
“一套为双剑,乃师傅所授之顾应剑法。”
“顾应剑法,莫非是昭烈帝的双剑之术?”听到双剑剑术名字,周侗惊呼,面上带着震惊。
“周兄好见识,正是蜀汉昭烈帝刘玄德自创的顾应剑法。”李助微笑颔首。
狄咏等人齐齐露出震惊的神色。
“有趣,居然是刘备的剑法。”赵煦挑眉,也有些意外,他没想到李助居然会刘备独创的顾应剑法。
这顾应剑法是真正的实战剑法,也是历史上,有过明确记载的剑法。
刘备在汉末之时,可是凭着这套剑法多次纵横战场。
同时,赵煦也来了兴致,他的双臂或许不像《三国志》中记载刘备那般垂手下膝。
但他的双臂绝对不断,比普通人要长上一些,而且他很清楚,以后他也有七尺之躯,所以刘备这这套顾应剑法,或许很适合他。
“先生,这金剑之术,是先生独家剑术,因此朕还是学习这顾应剑法,以作护身之道。”想到这里,赵煦很是肯定的开口。
李助微笑道,“官家即使不说,属下也有意让官家学习顾应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