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此恭贺官家,得此一门良缘,老臣不才,愿意为官家执笔,撰写婚书。”
王珪也清楚是他出言的时候,没让众人等待太久,起身对着赵煦行礼,语气间满是认同和高兴。
王珪话落,高太后笑了,向太后面容苦涩,其他人也清楚此事尘埃落定,好几位都羡慕的看着曹评。
因为他们清楚,只要曹家不作死,曹家依旧能持续辉煌下去。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王相了。”高太后高兴道。
“太皇太后,既然事情定下,那不妨趁着今日,请王相撰写婚书,我等也能沾光,做个见证。”
苏颂也是三朝老臣,朝堂常青树,政治智慧不低,知道这件事已经成了定局,他自然不会傻不拉几的去反驳,很是从心的顺水推舟,卖了高太后一个好脸。
“老狐狸。”
其他人见状纷纷暗骂一声,快速出言附和,齐齐表示赞同,生怕慢上一点。
高太后大喜之下,让人拿来笔墨纸砚,让王珪当着众臣的面写下婚书,曹评拿着婚书,笑得合不拢嘴,其他人都纷纷祝贺。
向太后心头发苦,带着不甘先行退下。
朱妃也被高太后打发离开。
曹评也是个老狐狸,瞧着情况不对,随意找了个借口离开。
待两人走后,高太后朗声道,“另外,昨日老身与左相、左右二丞以及参知政事商议,定下右相由知枢密院事韩缜升任右相,礼部尚书司马光,于今日请辞。”
“老身本意是明日叫诸位前来商议,今日恰逢其会,不如就一同商议,将人选定下如何?”
“老臣以为可以。”韩缜出言附和。
“老臣也以为可行。”张璪紧随其后。
“老臣同意。”
其他人见状,纷纷表示同意。
王珪在看了眼赵煦后,见赵煦点头也表示同意。
“那诸位可有推荐之人?”见众人同意,高太后笑着问道。
“臣以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尹吕大防,品节高雅,政绩斐然,可升任礼部尚书。”韩缜建议道。
这是他之前与高太后商议的人,吕大防是坚定的保守派,官职从三品,升任从二品礼部尚书,正好合适。
“臣以为兵部侍郎许将政绩斐然,可以升迁礼部尚书。”章惇迅速开口。
“臣以为同知枢密院事章惇,可为枢密院事……”
“臣以为曾布……”
“臣推荐吕大人……”
……
新旧两党的人一听,纷纷谏言,争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