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摇头道:“不是两家,我拿到了5家报刊亭的电话,都让咱们过去,说想先看看,还有1家直接订货啦!” 白子慕有点惊讶,但是很快抬头看向那边道:“你让那个老板帮忙问的吗?”报刊亭里都有电话,在公共电话亭盛行的时候,里面还兼着卖电话卡,确实是可以互相给其他报刊亭老板传递信息,十分便利。 杜明挠挠头道:“对,我还多给了他5个发圈,这个从我的钱里扣吧。” 白子慕道:“这个算公款,不用你出,你推销出去一家店给你提成,按20%给……哦,算下来大概是一家报刊亭18块,商店50块钱左右,具体看售价多少。” 杜明吓了一跳,说话都结巴了:“不用,不用,这太多了。” 白子慕道:“我哥说的,你回头找他聊吧。” 杜明哑巴了,他抱着纸箱眼里涌出泪花,又心酸又感动。 他这一年里经历了太多,老大对他照顾也太多太多,如果只是之前的一点手工费,他可以攒下自己的学杂费,但现在给的钱,已经可以拿出来帮助家里度过难关。 杜明哽咽道:“子慕,你和老大对我好,我记你们一辈子。” 白子慕抬起手表看了下,道:“走吧,现在是10点,咱们争取一个半小时跑完,然后去找我哥汇合。” “好嘞!” 杜明跟在雷东川身边,也是从小在家属大院里长大的人精,只是这一年来家里变故太大,因此才略有些消沉,现在有了奔头,比谁干活都卖力。 白子慕擅长数字,但并不擅长与人沟通,杜明替他做这些刚好。 至于那20%的提成,白子慕对钱不是很在意,他只知道哥哥想帮杜明,那么他也愿意分出一块蛋糕给他。 中午的时候,大家在市场的小吃街上集合。 白子慕他们的纸箱已经卖空,杜明还有些意犹未尽,他今天一上午谈下了4家报刊亭,现在瞧见人多的地方就两眼放光。 白子慕抱着纸箱,手特意压在上面。 杜明瞧见想帮忙拿:“我来,我拿着吧!” 白子慕避开道:“不用,我能搬动。” 一个空的纸箱没有什么份量,杜明也就没再抢着拿,不过走了两步他就觉察出哪里古怪,扭头看了白子慕那边,觉得他的右手一直压在上面,忍不住问道:“子慕,你这手……” 白子慕手腕又伸出来一点,道:“好看吧?” “啊?” “我新买的手表,和我哥款式一样的。” 杜明这才瞧见他手腕上一直亮出来的多功能电子手表,他这一上午眼睛里除了发圈就是钱,压根就没留意,难得瞧见白子慕炫耀个什么,连忙点头夸道:“好看,好看!这手表真漂亮啊,哪儿买的?老大手上也戴着吗,那我一会可得好好看看,咱们东昌还没见过这样的呢……” 杜明嘴甜,夸了一路,甭管有的没的一通吹。 说的多了,总有几句戳在白子慕心坎上,让戴着手表的小孩更得意了,在路上还给他演示了几个功能。 “这个还能防水,我哥喜欢游泳,夏天也能戴着下水玩儿了。” 杜明连连点头。 小吃街,炒饼摊上。 雷东川他们已经站好了位置,五六个半大小子跟在他身边,已经点好了炒饼和炒面。小吃街上吃饭的瓷碗上都套了一层保鲜袋,炒面和炒饼就盛放在里面,里面放了肉丝、芹菜和包菜丝,炒饼切成细条,沾了汤汁半浸泡在里面,里面还是白面饼芯,嚼着吃又香又劲道。 来来往往吃饭的人很多,这家店里的炒饼格外香,再坐了一帮小孩,就跟活招牌一样,不少人也凑过来买了一份炒饼带走。 白子慕他们过来的时候,雷东川老远就瞧见了,举起手冲他们晃了晃喊道:“这里!” 杜明抬头就瞧见了雷老大手腕上的新电子表,和白子慕那块一样的款式,只是浅色一个深蓝一个浅蓝,别说,还真挺好看。 雷东川招呼白子慕过来挨着自己坐下,一边给他掰开一次性筷子,一边在耳边低声道:“先垫一口,回家给你蒸鱼吃。”第126章麦琪的礼物(3) 白子慕点头说好,又小声补了一句:“我不挑食。” 他在外面表现一直挺好,从小要面子,外人一般瞧不出他的喜好。 雷东川笑了一声,没揭穿,跟老板要了一个空碗过来,从自己碗里分了一些出去给他吃。 白子慕饭量本就小,要是在外面乱吃,回家基本就吃不下什么了,雷东川只想让他垫垫肚子,回家再加餐。这在旁人眼里看来就是两个人格外节省,一时周围其他几个人纷纷道:“老大,我的给你吃!” “老大,我这炒饼香,我分你一半!” 连杜明都忙跟着道:“要不吃炒面吧?我这个加了辣椒……” 雷东川护着道:“不用,老实吃你们的,不够我自己再喊一碗。” 旁边的小弟们这才老老实实坐回去吃饭了。 小摊上卖的炒饼分量大,是切了一整个儿饼进去的,又加了肉和各色蔬菜,看起来满满当当一大碗,都堆得冒尖;炒面用的是粗面,加了青菜、黄豆芽和鸡蛋,再放切片的火腿肠,炒出来一大碗油汪汪的,咬在嘴里喷香。 杜明跑了一上午,是真饿了,放了点醋和辣椒把炒面拌匀,醋香开胃,光这么一闻就流口水。他端起碗一边大口吃着,一边在那听大家说着卖发圈的事儿。 雷东川上午带其他人去了市场那边,昨天受到白子慕的启发,他专门在一些卖小饰品的店附近摆摊,围过来的人多,老板一打眼就能看到,等卖上一阵之后再去店里推销,加上批发价9毛钱,留出了足够的利润给老板,基本上十拿九稳。 上午这样跑了一圈,零卖的倒是没昨天多,但是拿了不少的预付金,等着这两天交货之后就能收钱了。 杜明听得心潮澎湃,恨不得暑假多放两个月,好好干出一番事业。 雷东川道:“今天上午跑了北城区,下午的时候杜明带人去南边看看,我手里还留了两百多条的样品,大概能跑下个四五家店,这事儿你能办不?” 杜明立刻道:“能!” 旁边一个男生问道:“老大,你下午不去了啊?” 雷东川道:“不去了,我在家收货,跟林场那边约好了。”他把碗里的青菜夹给白子慕,抬眼看了问道,“怎么,杜明说话不好使了?” 那男生脸红了一下,连忙摇头。 杜明坐在那笑着打圆场:“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我上午和子慕送下货之后,也跑下了5家店,我现在大老远瞧见人就高兴,要是天天都能卖这么多就好了。” 白子慕坐在那道:“卖不了太多,也就是四五天。” 杜明没听明白,刚想问,转念一想又觉得或许是进货量就那么多,心里虽然遗憾,但也没多说。 雷东川一份炒饼也就吃了个三分饱,又要了一碗炒面,分了几根面条给白子慕,自己把一整碗面都吃了。 白子慕吃得慢,倒是看着也很合群。 那帮人就算看出来也不敢说话,毕竟都是从小到大一起玩的,谁不认识白子慕?家属大院里出了名的“白小碗”,听说小时候饭碗小的跟茶杯差不多,不过只叫到小学,后面也就他们老大能喊一声,其余人要喊了,不光白子慕,雷老大就先翻脸。 一帮小子们没一个敢惹雷东川的,惹白子慕的更没有。 这跟在太岁头上动土有什么区别? 谁都不嫌命长。 吃过饭,杜明就带着其他人坐公交车往南边去了,他现在干劲儿十足,走路都有风。 雷东川带白子慕回家去,到家之后又去厨房做了一份饭。 饭菜特别简单,甚至都有些清淡,一条蒸鱼,一碗白饭,可他弟就爱吃这口,刚才小吃摊上的有点油腻,一根面条咽下去都费劲,这会儿鱼肉拌饭吃得特香,头都不抬。 雷东川伸手给他把头发撩起来一点,逗他道:“慢点啊,头发都吃嘴里了。” 白子慕含糊道:“没有。” 雷东川又问他:“我做的饭好吃吗?” 白子慕点头,说得特别肯定:“好吃。” 雷东川手指原本放在他头发上,听到他这么说忍不住心痒痒了一下,手指头滑下来落在他耳边,捏了耳垂一下,只一下正在吃饭的小孩就抬起头来,疑惑地看他。 雷东川道:“吃你的饭,我瞧瞧你起疹子没有。” 白子慕就低头继续吃饭。 他以前就经常容易过敏,有的时候是手腕和脚腕上有疹子,有的时候耳朵后面那也会红一片,常常自己还没察觉,雷东川先瞧见了,因此也没觉得哪里奇怪。他一直都是被雷东川照顾长大的,也习惯了他的照顾。 雷东川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捏人家耳朵,顺势也就检查了一下,瞧见没有泛红,就坐在一边看他吃饭。 白子慕吃得香,他心里就得意。 全家人做的饭菜里,也就他和董姨做的菜小朋友每次都能吃光。 下午的时候林场两兄弟准时过来,又送下一批发圈,都是按照之前白子慕说的那样,分类、分颜色包装好。 雷东川一边给他们拿其余材料,一边问道:“做着还顺手?” 李成默点点头,道:“还行。” 李成文比他要兴奋的多,在一旁道:“我们做的越来越熟练了,而且我爸昨天放蜂回来,跟我们一起做了好些。我妈重活干不动,但是这个特别轻巧,她手指最灵活了,一个人顶我们兄弟俩,她还说想多要一点回去做,保证能完成……” 雷东川一边听着,一边点头道:“行,那就多带点回去。” 李家兄弟的父亲采药养蜂,供家里的妻子养病吃药,另外还要供兄弟两个上学,十分辛苦。至于李母,据李家兄弟说,刚开始的时候家里穷也不知道她是得了什么病,后来一次晕倒送去省城的医院之后才查出来,是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不能做重活,略一使力气就心口抽疼、喘不上气,严重的还会晕倒,只能在家养着。 雷东川有一年去他家拿蜂蜜的时候,就听有人议论,说李家有个病人。 为此李成默还特意找过他,要退还蜂蜜的钱,当时还跟他解释道:“我妈是心脏病,不传染,她平时好好的,不是病人。”大约是平时听了太多外面的风言风语,“病人”这个词,是扎在李家人心里的一根刺。 雷东川知道以后,也未跟其他人一样疏远,他听二叔说过心脏病,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反倒是从那以后有什么好事都会尽量带上李家兄弟两个,让他们给家里减少一点负担。 相比起家属大院的杜明和乡下雷家村的孙小九,其实李家兄弟和雷东川见面更多。 因为李父夏天要去乡下山里放蜂,冬天要去收药、采药,所以不管上学还是放寒暑假,李家兄弟两个都会见到雷东川和白子慕。 雷东川给他们拿了足够的材料,又给当天结了加工费用,送他们出去。 李成默他们骑的自行车是二八杠,兄弟俩这两年高了一点,但是营养有点跟不上,看着背影还是觉得瘦弱。 雷东川也没办法,只能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多帮一点。 * 发圈小生意一连做了三天,顺风顺水。 第四天的时候,已经有人开始模仿着制作售卖了。 杜明回来告诉白子慕,道:“他们用的材料不好,也不知道从哪里找的一些玻璃球,太丑了,还有一些小贝壳什么的,就直接用胶水粘在发绳上,卖的肯定没咱们的好。”他说完又有点犹豫,拧眉道,“但是他们卖的特别便宜,一条发绳就卖个两三毛钱,还是有一些人去买了。” 白子慕一点都不意外,点头道:“我知道了。” 杜明疑惑道:“子慕,你不生气啊?” 白子慕也被问愣了,道:“我为什么要生气?这个也不是我发明的,谁拿在手里看过之后,肯定也能学会,只是看配件质量和款式新颖的区别而已。” 杜明:“可是……” “这种发圈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只是一点小手工而已。”白子慕跟他解释道,“现在东昌市摆摊的人刚看到,所以就近也就是从潍水那边的纺织厂和辅料市场提货,拿到的款式肯定没有我专门从沪市带回来的好,只能打价格差,暂时不会影响我们的销量,还能再卖几天。” 杜明:“那,还能卖多久?” 白子慕道:“还能卖个一两天吧。” 雷东川忽然想起,他刚开始的时候问能卖多久,白子慕也是这么说的,一时开口插话道:“你早就猜到了?” 白子慕看向他点头:“嗯,这个不难做,有人学也是正常的。” 董玉秀的服装生意很好,有些款式经常一出来就被人仿照,白子慕见过许多次。 市场就这么大。 白子慕在沪市提货的时候,就已经计算好了,他原本就只想卖一批收手,虽然分了一块蛋糕给杜明,但是剩下的也足够了。 杜明走出雷家大门的时候,还是晕晕乎乎的。 白子慕跟他们讲了很多,他和老大差不多——或许,勉强理解力多那么一点点吧,但也听得脑仁疼。 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白子慕真的很聪明。 杜明这次之后,就彻底服了,他心里的想法都被白子慕的这个“预判”彻底碾压。他以前觉得自己还算有几分小聪明,但是真的对比之后,心里萌生出一个想法:或许跟着老大和白子慕,才能走得更长远。 发圈生意在第五天收尾,第六天上午送完了最后一批货,彻底结束。 这一个礼拜,雷东川带着家属大院里的一帮半大小子们早出晚归,忙活了好几天,小生意做得红火,结束得也在兴头上,跟在雷东川后面的人都赚了点零用钱,每个人都挺高兴的。 其中杜明赚的最多,他做事也是最多的,每天都是第一个跑到雷家来,晚上也是送回订货单之后才回去。雷东川让他做的,他都做了,没让他做的,也都做得很好,他眼里有活儿,也比普通同龄人会说话,会办事。矿区家属大院里下岗的人家很多,有些小孩会因为家庭环境骤变,变得敏感自卑,也有一些会在磨练中成长,杜明就是后者。 杜明及早的和自尊心达成和解,在飞快地成长,而且做的很出色。 至于雷东川,他完全没有这个过度时期。他每年回乡下老家的时候,在爷爷家里就已经得到历练,不管是雷厂长的儿子,还是一个乡下卖鱼的少年,他都能从中得到趣味。 凡事都是他觉得有意思,所以才会这么做。 白子慕跟在雷东川身边卖了几天东西,把最后赚到的钱数好,放进叠放在桌上的钱币里。 白子慕数钱的时候动作又快又准,而且眉毛总会不自觉扬起来一边,有的时候太专注,还会不小心默念一下,口型动的时候,脸上的小酒窝会轻轻浮现,一闪而过。 雷东川也发现了,他弟好像是个小财迷,虽然不说,但是数钱的时候特别开心,明显能看出是高兴了。 “一共是15260元。”数好之后,白子慕就把这些钱都给了雷东川。 雷东川疑惑:“给我的?” 白子慕道:“嗯,哥哥喜欢钱。” “我……这谁不喜欢啊,但是我不能要你的,这是你赚的钱,我给你帮忙,不收钱。” 白子慕道:“我要钱没有用。” “怎么会没有用,你拿着买东西啊,买个玩具,或者买个电子琴什么的,多高兴啊。” 白子慕下巴枕在手臂上歪头看他,笑着道:“我看着哥哥花钱,一样很高兴啊。”第127章摩托车 雷东川听到这话,心里说不高兴是假的,但是他领情不代表他愿意收白子慕的钱。 白子慕推回去两次,故意学他的样子拧起眉毛道:“我要生气了。” 雷东川道:“你别学我说话。” 白子慕看他:“你别学我说话。” 雷东川:“……” 雷东川也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就抬手去揉揉他脑袋,道:“我给你花钱就行了,我是你哥,我照顾你是应该的啊,不用你这样……小碗儿,你有什么喜欢的没有?” 白子慕摇头。 他是真的没有,他想过送哥哥礼物,但是哥哥喜欢钱,所以这些钱就是礼物。 “我拿着也没用啊。” “有用,哥哥前阵子一直在算钱,我都看到了。”白子慕还在看他,弯起眼睛笑道,“我瞧见你省钱来着,从乡下爷爷家的时候就一直念叨,我就猜哥哥肯定想攒着钱用。” 雷东川摸摸鼻尖,道:“你看出来了?” “嗯。” 雷东川也不瞒着他了,坦白道:“我还真的是有一个东西特别想要,你等着啊,我去找一下。” 他说着去房间床底下拽出一个纸箱里,里面放着他堆起来的一些杂物,有不少杂志书,找出了一本封面印着摩托车的宣传册递给白子慕。白子慕接过来看了下,这是家里订的杂志,以前二哥最喜欢《赛车世界》,所以他念大学了也交钱继续让邮寄回家,二哥不在的时候,都是他们俩在看。 雷东川翻到最后面,指给他看:“你瞧,这几页都是摩托车,上面还有价格。”他用手指点了其中一辆问,“你看这台雅马哈,酷不酷?” 白子慕捧场道:“嗯,好看。” 雷东川道:“我也觉得它可帅了,我就是想着攒点钱,凑够一辆车钱,买了送给你。” 这次轮到白子慕疑惑了:“我?” “对啊,有车就方便了,不过你还小,我可以骑车带你,去哪里都行。”雷东川得意道,“等以后你想找你爸,我就骑车带你慢慢去找,全中国这么大,我们跑一遍,一点点总能找到。” 白子慕看着图片上的摩托车,过了好一阵,才移开视线问:“哥,你从一开始就想好的吗?” “什么?这个车吗,也不算吧,我就是年初的时候看到,所以才想买。”雷东川实话实说,他以前对车也没什么兴趣,就是那天看了电视上的广告,广告中两个人骑着摩托车,戴着头盔,风驰电掣跑过高山、草原和望不到头的公路,那画面一直印在脑海里,后来看到宣传册上有那台车的价格,就一下记住了。